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建立不同途径的南瓜再生体系,以‘大果蜜本’南瓜种子子叶节和授粉后2天的子房为外植体,对南瓜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发育两种再生途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发育途径中,3%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 min是最佳灭菌方式,MS+3.0 mg/L6-BA+ 0.1 mg/L NAA是诱导南瓜子叶节丛生芽形成的最佳培养基,MS+0.2 mg/L NAA是诱导单芽成苗的最佳培养基;胚状体发育途径中MS+4.0 mg/L 2,4-D+0.5 mg/L NAA+1.0 mg/L 6-BA和MS+0.06 mg/L TDZ均能有效诱导南瓜胚状体形成,MS培养基是诱导胚状体成苗最佳培养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南瓜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发育两种途径形成再生植株的体系。  相似文献   
72.
冰糖橙畸形胚状体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冰糖橙胚性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进行了胚状体诱导和增殖培养。增殖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胚状体出现畸形现象,具体表现为莲座型、玻璃化、白化或易愈伤化。为探究这些胚状体发生畸形的原因,本研究比较研究了这四类胚状体部分可溶性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球形胚状体和易愈伤化胚状体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胚状体,白化胚状体的两种可溶性物质含量均最低;就SOD活性而言,球形胚状体>莲座型胚状体>易愈伤化胚状体>玻璃化胚状体>白化胚状体;就POD活性而言,玻璃化胚状体显著高于球形胚状体及其它畸形胚状体。研究结果为了解柑橘畸形胚状体发生的生理生化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对春性甘蓝型油菜胚状体成苗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提高胚状体成苗效率,缩短DH群体构建的时间。【方法】以小孢子培养获得的5964个子叶形胚状体为材料,研究了胚状体长度、培养基分装方式、琼脂质量浓度、低温处理时间与胚状体成苗的关系。【结果】胚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放置方式影响其形态发育;长度为3~4mm的胚状体成苗率最高,达到60.1%;分装方式Ⅲ,即分装20min后封口,培养基凝固后表面没有积水的培养基出苗最好,成苗率达到65.2%;随琼脂质量浓度的增加,胚状体成苗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琼脂质量浓度为12g/L时的成苗率最高,达到61.3%;4℃低温处理14d可使胚状体一次成苗率提高到65.5%。【结论】缺氧和低温处理影响胚状体的形态发育;胚状体发育程度影响成苗率;相对干燥的环境有利于成苗;琼脂质量浓度通过影响培养基中可利用水的分配、培养瓶内湿度以及乙烯浓度影响小孢子胚成苗率;低温可能通过影响胚状体内源激素水平起到提高成苗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黄瓜高频胚状体再生体系,为黄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方法】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长春密刺、Q8和14-1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材料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分别取14-1的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和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的愈伤组织和胚状体产生情况;以14-1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4个不同基因型中,欧洲温室型黄瓜种质14-1可诱导出胚状体。在4种外植体类型中,14-1的子叶节可以高效诱导出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其诱导率分别为100.0%和34.1%。激素及其质量浓度组合也会影响胚状体的诱导,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以MS+1.5mg/L 2,4-D为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其对14-1子叶节的诱导率为100%;在分化培养阶段,MS+0.1mg/L 2,4-D+0.5mg/L KT+0.2mg/L IAA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发生,14-1的出胚率为62.5%。显微形态观察发现,黄瓜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包括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期胚等时期,这些胚可以发育成正常小植株。【结论】14-1的子叶节经诱导培养基MS+1.5mg/L 2,4-D和分化培养基MS+0.1mg/L 2,4-D+0.5mg/L KT+0.2mg/L IAA培养后,可高效产生胚状体,并可萌发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75.
早熟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优化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了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试验的10个基因型中有7个基因型诱导出了胚,其中以早熟大白菜‘陕秋白’产胚量最高,达到每蕾54.8个胚,耐抽薹的‘05BRF1-20’、‘05BRF1-22’和晚熟的‘秦白3号’没有诱导出胚.研究发现植株的生理状态与小孢子的发育关系密切,盛花期取样的小孢子出胚率最高,分别是初花期和末花期的4.65和15.4倍.在NLN-13培养基中附加0.2 mg.L-16-BA能促进胚状体的发生.B5培养基中附加0.1 mg.L-1GA3是小孢子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1/2MS培养基中附加0.1 mg.L-1NAA为小孢子植株的最适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76.
苜蓿花药愈伤组织胚状体诱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基因型的苜蓿花药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了基因型、愈伤组织生长率、培养温度、培养基碳源等因素对苜蓿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苜蓿花药愈伤组织生长率、胚状体诱导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两者的相关系数r=-0.326 1(P<0.01),两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低温处理可促进花药愈伤组织的分化,4℃低温...  相似文献   
77.
花生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熟花生胚轴在MS 40mg/\L2,4-D 0.5mg/L KT培养基中可直接诱导产生体细胞胚,降低2,4-D的浓度,将诱导产生的体细胞胚组织块继代2-3次可诱导产生出米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继而产生体细胞胚。花生体细胞胚直接诱导起源于表皮或近表皮的细胞,其形成经历了跟合子胚相似的过程。花生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具有细胞小、胞质浓、核大、核仁明显,排列紧密的特点。经愈伤组织形成的体细胞胚以单细胞内起源方式发生。首先由体细胞胚单个原始细胞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2-细胞原胚继续分裂成3-细胞原胚或4-细胞原胚,3-细胞原胚或4-细胞原胚继续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进一步发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78.
胡萝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技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种基因型胡萝卜品种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的方法,对影响胡萝卜小孢子诱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胡萝卜小孢子培养过程中的相关环节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有3个基因型诱导出胚状体,不同基因型之间胚诱导率差异明显,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诱导的重要因素;盛花期取材进行诱导的出胚率显著高于其它2个时期,表明盛花期为最佳取材时期;33℃处理2 d的出胚率最高,为胡萝卜小孢子胚诱导的最佳热激条件;激素最佳配比为0.5 mg·L^-1 2,4-D;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活性炭有利于小孢子诱导产生胚状体,最佳浓度为0.2 g·L^-1。  相似文献   
79.
小麦未熟胚离体培养的研究——愈伤组织发生及器官建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麦胚离体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发生及器官的形态建成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胚龄对愈伤组织发生的起始部位有明显影响。胚的各个部位对离体培养反应的敏感程度随胚龄的增长盾片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而减弱,3周龄至成熟胚的盾片不能产生愈伤组织,只起分泌α-淀粉酶、转化、吸收和运转养分的作用。同时还观察到输导系统分化完善之前存在传递细胞。不定根及不定芽的分化和形成,既存在器官发生途径,也存在胚状体途径。根、芽原基形成的先后顺序并不固定。  相似文献   
80.
甘蓝型油菜及其种间和属间杂种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1992年和1993年对田间的1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6个属种间杂种的小孢子进行了培养,并对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激素对小孢子胚状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建立田间植株的小孢子培养体系。试验结果表明,NLN,KR和K三种培养基均可使小孢子形成胚状体,但从产胚率和胚状体的质量看,以NLN最佳。在所有的处理中,10%蔗糖没有诱导出胚状体,13%蔗糖是有效的。在两年的试验中,0.01-0.1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