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6篇 |
免费 | 189篇 |
国内免费 | 26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9篇 |
农学 | 336篇 |
基础科学 | 104篇 |
1038篇 | |
综合类 | 1661篇 |
农作物 | 229篇 |
水产渔业 | 131篇 |
畜牧兽医 | 278篇 |
园艺 | 117篇 |
植物保护 | 2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152篇 |
2018年 | 118篇 |
2017年 | 171篇 |
2016年 | 217篇 |
2015年 | 140篇 |
2014年 | 177篇 |
2013年 | 301篇 |
2012年 | 332篇 |
2011年 | 278篇 |
2010年 | 227篇 |
2009年 | 185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201篇 |
2006年 | 183篇 |
2005年 | 138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于转色前1~2周、转色末期在叶幕上喷施浓度为3 g·L-1的磷酸二氢钾,研究其对酿酒葡萄果实类黄酮物质的影响,旨在改善果实着色及其他类黄酮物质的含量,为优质葡萄酒酿造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转色末期喷施磷酸二氢钾能显著地提高‘赤霞珠’花色苷和黄酮醇的含量,花色苷含量较对照提高了30%,黄酮醇含量提高了48%;但喷施磷酸二氢钾降低了黄烷醇的含量,其中,磷酸二氢钾的喷施时期对其含量影响较大,转色前1周喷施处理的葡萄果实黄烷醇含量显著低于转色末期的喷施处理。说明转色末期喷施3 g·L-1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花色苷与黄酮醇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2.
硝酸钾和硫酸钾对番茄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钾素吸收和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种类(KNO3、K2SO4)、不同钾素水平(0、2.0、4.0和8.0mmol/L)对"天福冠露"和"毛粉802"2个番茄品种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对钾素吸收、生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钾素水平提高,番茄鲜重、干重以及根长、根体积、根直径等根系特征显著提高。在钾素水平为4.0、8.0mmol/L时,硝酸钾处理的番茄株高、根长显著高于硫酸钾。钾素水平为8.0mmol/L时,硫酸钾根直径显著高于硝酸钾处理的;"天福冠露"施用硝酸钾的根尖数显著高于施用硫酸钾;"毛粉802"施用硫酸钾,植株的根直径、钾含量和钾素积累量显著高于硝酸钾处理。番茄水培适宜的钾素浓度为8.0mmol/L,硝酸钾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硫酸钾有利于番茄对钾素的吸收。在相同钾素水平条件下,2个番茄品种鲜重、干重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3.
William S. Marshall Sharon E. Bryson David R. Idler 《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1989,7(1-6):331-336
The sperm duct epithelium of brook trout (Salvelinus fontinalis), mountedin vitro in Ussing-style epithelial chambers actively absorbs Na+ (measured as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Isc) and secretes K+ (measured using86Rb+ as tracer). Dibutyryl-cyclic-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b-cAMP) and 3-isobutyl-1-methylxanthine (IMX) produce a rapid, sustained
stimulation of both ion transport processes, but the hormone connected to the response is unknown. Purified sockeye salmon
CON A2 gonadotropin (GtH) produces a dose-dependent, rapid and sustained rise in Na+ uptake and K+ secretion. The time course,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are similar to those evoked by IMX. Carbohydrate-poor
(chum salmon CON A1) GtH is ineffective. Pretreatment of fish with 17α,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 (17α,20β-P)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milt volume but is without effect on resting or stimulated (IMX + db-cAMP) levels of sperm duct ion transport. This
is the first indication of a direct, rapid action of GtH on ion transport by the vertebrate blood-testis barrier. The results
suggest direct involvement of GtH in control of later stages of sperm maturation. 相似文献
104.
Abstract It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nitrification activity in acid soils is very low. Indeed, nitrification in mineral soils has been found to be negligible at pH values below 5.0 (Dancer et al. 1973; Nyborg and Hoyt 1978). However, it was reported that autotrophic nitrification occurred in some tea soils at pH levels far below 5.0 (Walker and Wickramasinghe 1979; Hayatsu and Kosuge 1993). An acidophil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um has been recently isolated from strongly acidic tea soils in Japan (Hayatsu 1993). On the other hand, fertilization has-been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nitrific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For example, sever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addition of ammoniacal fertilizer to soils can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the populations of Nitrosomonas (McLaren 1971; Ardakani et al. 1974). Liming of acidic soils also tends to stimulate the nitrification activity (Dancer et al. 1973; Nyborg and Hoyt 1978). Although nitrification has been studied in a wide variety of agricultural soils,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 nitrification in tea soils. The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nitrification in tea soils is poorly documented. 相似文献
105.
采用"3414"平衡施肥方案,在桐梓县肥力较高的小黄沙泥土上进行了杂交玉米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效果最佳的肥料配方为处理6,即尿素32.6kg·667m-2、普钙62.5kg·667m-2、氯化钾26.7kg·667m-2;从经济效益分析来看,以低氮低磷中钾处理的肥料增产效益最好,其肥料的产/投比为2.42,其肥料配方为处理12(N1P1K2),即尿素13.6kg·667m-2、普钙31.25kg·667m-2、氯化钾13.3kg·667-2.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解全氟辛烷磺酸钾(PFOS)对海洋鱼类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PFOS胁迫和净水恢复过程中真鲷(Pagrosomus major)鳃组织和肝脏组织内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与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胁迫开始时鳃中w(GSH)在低浓度组出现诱导,中、高浓度组出现抑制现象,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处于显著诱导水平(P〈0.01);肝脏中w(GSH)在胁迫第15天时各浓度组中出现显著的剂量效应,w(GSH)随着PFOS曝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真鲷2种组织的GST活性变化与各自组织中w(GSH)的变化趋势相近。净水恢复期内个别浓度组的指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说明真鲷可以修复PFOS胁迫造成的损伤。结果表明,PFOS在试验条件下对真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可能对海洋高等生物存在潜在性危害,应对其海洋环境风险评价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7.
为明确钾对西洋参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运用水培试验技术,在霍格兰营养液基础上,设置4个钾浓度梯度为处理,分别为0,0.6,2.0,6.0 mmol/L,探索钾胁迫对西洋参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碳氮代谢以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随着钾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2.0 mmol/L的浓度下达到峰值,分别为12.88,6.96,19.84 mg/g。根系活力随着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高钾浓度处理组比缺钾处理组西洋参根系活力高36.91%。缺钾显著降低了西洋参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钾浓度的降低西洋参幼苗叶片MDA含量逐渐升高,SOD、POD和CAT等保护酶类的活性逐渐增强。低浓度的钾导致西洋参幼苗光合作用、根系活力和碳氮代谢等生理指标的下降以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增强,从而抑制了西洋参幼苗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真盐生植物海蓬子中获得了高亲和钾离子转运体SbHKT1基因1647bp完整的ORF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54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2.10kD,理论等电点为9.33;氨基酸序列中第1个~第35个属信号肽序列,第197个~第537个属离子转运体(TrkH)家族特征序列;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10个跨膜结构,N端跨膜区及中部膜上呈现明显的疏水性,C端及中部多个跨膜区呈现强疏水性,符合载体类运输蛋白的特点,因此推测SbHKT1蛋白为跨膜运输蛋白。Blast分析显示该蛋白与碱蓬SsHKT1氨基酸同源性高达77%,与冰叶日中花、赤桉和小麦HKT类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63%、52%和46%。SbHkt1基因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正常生长条件在根、茎中表达较低,在叶片中几乎看不到表达;在高盐低钾的环境下,各组织表达明显升高,高盐低钾胁迫处理8h,其根部表达处于高峰期;经100μmol/L脱落酸处理4h,根部表达达到最高;干旱胁迫(20%PEG6000)处理2h,根部表达量明显上升。由此推断,该基因参与了植物在高盐低钾、渗透、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下的生理调控。由于目前已克隆的HKT类蛋白基因多来自非盐生植物,对盐生植物内源HKT基因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海蓬子内源HKT1基因的全长的获得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高盐钾饥饿环境下运输钾离子,调节植物体内Na+/K+平衡的功能,对于揭示真盐生植物的耐盐机制,将其运用于非盐生植物,培育新的耐盐品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10.
在对虾育苗期间,以选择施用0.5ppm和1ppm高锰酸钾、换水补药的方式为预防措施,以泼洒2~4ppm高锰酸钾短期药浴为应急治疗方法,连续2年在对虾育苗生产中取得了抑制和杀灭聚缩虫病成功率为100%,每立方水体生产15~25万尾仔虾的良好效果。育苗水体长期施用0.5~1ppm高锰酸钾对对虾幼体、单胞藻、卤虫无毒害作用,对微粒饵料、水质因子亦无不良影响。高锰酸钾施用方便,成本低廉,投入成本只占万尾虾苗售价的万分之一左右,便于在大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