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84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32篇
  217篇
综合类   411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红壤性水稻土稀土元素组分分布与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南奇 《土壤通报》2002,33(5):360-364
测定了具有代表性的 4种母质发育、3种水育型的红壤性水稻土及起源土壤的∑REE、∑LREE和∑HREE ,分析了其分布特点和剖面变异性 ,表明 :(1)红壤性水稻土的∑REE平均水平和离散性均大于全国水稻土平均水平 :(2 )不同母质发育的供试土壤的∑REE和∑LREE的平均水平依玄武岩母质土壤系列 >石英闪长岩母质土壤系列 >黑云母花岗岩母质土壤系列 >凝灰岩母质土壤系列顺序递减 ;(3 )土壤剖面稀土组分体系的变异程度为 :∑LREE >∑HREE >∑REE ;而在不同水育类型上则依起源土壤、潜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顺序增大。 (4 )∑LREE和∑HREE在渗育型水稻土的E层和潴育型水稻土的Br层具有显著的分馏作用  相似文献   
762.
不同利用方式对潮棕壤交换性钾钠及盐基总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刻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交换性离子的影响,本文对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cm剖面中土壤交换性钾、钠、交换性盐基总量的剖面分布及交换性钾钠比值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和撂荒地各土层交换性K含量及土体中交换性K储量具有高于水稻田和玉米地的趋势;水稻田和撂荒地0~20cm各土层的交换性Na含量显著高于林地和玉米地;林地0~150cm深度土壤交换性Na储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利用方式(P<0.05);0~150cm深度内土壤交换性盐基总储量大小依次为林地、玉米地、撂荒地、水稻田;水稻田剖面土壤交换性K/Na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则是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管理和植物自身的特性在土壤剖面中交换性离子的构成以及土壤交换性盐基库的重建等方面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3.
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农业上常见致病菌灰霉菌、枯萎菌、镰刀菌的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施肥特别是氮磷钾配施循环猪圈肥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总量,施用氮磷钾和氮磷钾配施循环猪圈肥均提高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但化肥配施有机肥降低了真菌数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微生物分布存在差异,有机物料归还量较大的荒地和林地微生物数量较高,每年移出地表植物的割草处理略低,而裸地处理最低,细菌和放线菌分布规律一致,均为:荒地>林地>割草>裸地,真菌分布略有差别,为:荒地>割草>林地>裸地,土壤微生物含量和比例可大致反映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生态系统中,灰霉菌、枯萎菌、镰刀菌的分布不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致病菌数量普遍高于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枯萎菌,仅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检测到;微生物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在七月左右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64.
深松和压实对旱地棕壤硬度和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深松与压实及对照处理棕壤农田土壤的硬度剖面分布和水分入渗曲线变化,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机械物理性质和通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深松和压实处理后,0~25 cm土层硬度大小顺序为压实对照深松,25~40 cm土层的硬度为深松压实对照;而这一处理效果随处理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但90天后0~25 cm土层处理间差异依然存在,而25~40 cm土层这一差异不明显;(2)菲利浦公式能较好地表达压实、深松和对照处理土壤水分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且不同处理及各处理重复间的土壤入渗曲线变异性较大;(3)对各处理土壤入渗菲利浦公式做标定处理求得的代表性入渗曲线,其初始入渗速率大小顺序为深松对照压实,而稳定入渗速率则为对照压实深松处理;说明深松和压实对土壤入渗能力影响明显不同,深松不仅能提高前期土壤水入渗能力、还能抑制入渗后期的深层渗漏。  相似文献   
765.
<正> 水土保持工程特别是在坡面上布设的工程,其断面设计一般都需要进行三角形计算。由于地面坡度和工程断面边坡比的影响,使这种三角形的计算往往较为繁复。如将上述两个坡度的三角函数推导出一个双坡函数的计算式,并假设一系列地面坡度和工程边坡比,然后计算出双坡函数值列于表,这样在工程设计中就可以查表计算,从而大大减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766.
从彩红外航片上分析南川河流域土壤侵蚀状况费健雄,郭立民(山西省农业遥感应用研究所,太原030002)从彩红外航片上分析流域黄土区土壤侵蚀状况,主要是根据航片上显示的沟缘线分布高低,沟谷地、沟坡面积比例大小,沟坡上侵蚀沟的密度、规模、侵蚀方式,沟坡地表...  相似文献   
767.
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碳源及其质量浓度、稀土元素、6 - BA和2,4-D配比对互叶白千层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效果较好的是MS培养基.以20 g/L的葡萄糖代替其他浓度的糖类,能有效提高白千层丛生芽诱导率.稀土元素对丛生芽的诱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5 mg/L的硝酸铈效果较好,诱导率为93.33%.在添加1...  相似文献   
768.
试验研究了5种2:18系列的钼磷酸稀土盐对黄瓜和番茄上2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钼磷酸稀土盐对供试的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mun)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因杂多酸稀土盐的不同结构以及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的生理生化的特性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中铈钼磷酸和镨钼磷酸稀土盐对真菌抑制效果显著,钕钼磷酸对真菌抑制作用也较明显。对保护地番茄的叶霉病(Cladosporium fulvum)喷洒试验表明:杂多酸稀土盐对该茵有抑制作用,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69.
山原红壤是在古气候影响下残存于高原面的古红土,近年来退化严重。为认识山原红壤的质地和退化程度,以滇东山原红壤典型发育地带为研究对象,对灌丛、草地、松林、红裸土剖面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2.734~2.829,土壤质地整体属于粉质粘壤土。随着深度的增加,灌丛、草地、松林的土壤分形维数逐渐变大,红裸土则呈现出相反的规律。黏粒含量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土壤剖面上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砂粒和粉粒规律不明显。分形维数与黏粒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要由黏粒决定,与粗砂呈负相关,与细砂和粉粒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p < 0.05)。分形维数与有机质呈正相关,与速效钾、速效磷、硝态氮呈负相关,均不显著(p < 0.05)。分形维数可以表征山原红壤退化过程中剖面质地的均一程度,作为判断土壤质地差异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也可以反映土壤的肥力特征。  相似文献   
770.
赣南稀土尾矿堆积区水土流失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卢慧中  梁音  曹龙熹  陈玲 《土壤》2015,47(2):387-393
赣南是我国重要的离子型稀土矿生产基地,但在其开采的同时也对矿区周围的土壤与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稀土尾矿的水土流失问题尤为严重。本文选择典型的尾矿水土流失区,采用野外测量等方法对矿堆的主要水土流失类型及其强烈程度进行研究,同时对典型水土流失路径进行实地监测。结果表明:尾矿水土流失区沟道平均侵蚀模数约为3.73×104 t/(km2?a),坡面细沟平均侵蚀模数为1 651.2 t/(km2?a),水土流失情况极其严重。在降雨过程中,侵蚀沟内路径为侵蚀状态,侵蚀深度不断增加,在距沟头66 m处侵蚀深度开始减小,径流流出冲沟后到距离侵蚀沟出口处大约60 m的地方侵蚀深度为0 cm,之后随着距离的增加,泥沙开始逐渐沉积,水土流失状态转为堆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