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1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411篇
林业   276篇
农学   647篇
基础科学   303篇
  827篇
综合类   2329篇
农作物   475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361篇
园艺   871篇
植物保护   42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利用蛭石为基质,采取发芽盒培养的方法,综合评价了不同锰水平对大豆(垦农18号)的形态及物质积累的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适宜浓度的锰(0.0001~0.1mg·L-1)具有促使大豆根系发达和促进地上部生长的作用;缺锰或施锰过多均抑制大豆的苗期生长。  相似文献   
992.
以JN2、JN5、JN6、JN7等4个不同粒型的红小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小豆群体干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夏播小豆的群体生产量变化表现为前期增长慢,从8月中旬开始快速增长。(2) JN2、JN5、JN6、JN7在开花期最适宜的干物重积累量分别为368.64、339.66、354.72和406.08 kg/hm2,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JN2为6 241.36 kg/hm2时产量最高,而其他3个品种后期累积量在4 000 kg/hm2左右即可达到预期目标。(3)开花期的叶面积指数,JN2应控制在6-7之间,JN6控制在4-6之间,JN5控制在4左右, JN7控制在3左右为最适,产量较高。(4)在中等肥力大田生产条件下,JN2适宜高密度(36万株/hm2)种植, JN5和JN7适宜中低密度(18万株/hm2)种植,JN6适宜中高密度(24万株/hm2)种植。  相似文献   
993.
994.
本文研究了微量元素铜在同样的氮肥量水平下对水稻生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基础上,适量施用铜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有效分蘖率,减少空秕率,提高抗稻瘟病、抗倒伏能力和产量。铜肥不仅促进水稻的氮素吸收,还促进氮素同化利用,氮肥量水平高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5.
对甘肃中部及陇东地区的几种旱地黄绵土、黑沪土及褐土等土壤的持水能力及抗旱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几种土壤的田间持水量(30KPa时的含水量)为160~240gkg ̄(-1),有效水含量在88~179gkg ̄(-1)之间,据此得出几种土壤1m土层中有效水贮量变动在135~216mm之间。通过对土壤基质持水能力及持水特征的比较分析,认为褐土、红土抗旱能力最差,而几种黄绵土的抗旱能力相当强。黄绵土结构状况差、坡度大造成降雨入侵慢、影响深层贮水是造成生产上干旱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6.
金穗1号是以花培品种“早花2号”为亲本,与优良性状互补的品种杂交配组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既保持了水稻品种高产稳产抗性强品质优的特点,而且抗旱性突出,适合旱直播栽培。冀东旱直播高产栽培的关键在于早播,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997.
在辽宁省主要蔬菜区获得辣椒花叶病毒两个分离物,一为烟草叶病毒辣椒分离株(TMV—P),其表现黄斑驳花叶症,病毒粒子呈长杆状,稀释限点10~(-6);致死温度97℃;体外存活期为10天以上,另一为黄瓜花叶病毒辣椒分熟株(CMV—P),病毒粒子球状,稀释限点1:3000,致死温度60~65℃。体外存活期3~4天。  相似文献   
998.
研究表明,二晚旱床育秧,用当家组合汕优64,播种量以1.333 kg/hm2为最佳.不同播种量早栽,产量间无显著差异,随着移栽期推迟,秧龄增大,有效穗递减,产量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移栽期对产量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移栽临界期为7月28日.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播种育苗,研究毛果青冈Cyclobalanopsis pachyloma1年生苗各器官干物质生产分配的变化规律。经定期测定和回归分析,并拟合苗木各器官干物质生产分配及相关关系和异速生长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苗木干物质的生产分配在出苗期、生长初期和生长盛期末及生长后期以根为主,在生长盛期以叶为主;茎在生长盛期未分配量较多但在整个生长期其分配量均小于根和叶;苗木各器官干物质生产分配与苗木地径、苗高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拟合的数学模型效果好,可用来估测和分析毛果青冈1年生苗在各生长时期各器官的干物质生产分配量。图1表4参11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豫西典型旱区定点茬子麦田的土壤含水量、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关系以及农家肥作用的多年研究,初步看出以下几个事实:一是在自然降水相同条件下,小麦产量越高,土壤含水量基本上呈递减趋势。土壤内平均水分含量0—100cm内的要比100—200cm内为少。二是在试验处理限定范围内,施肥量越大土壤肥力越高,产量也越高。在自然降水相同条件下,施肥区平均每毫米自然降水生产的小麦要比对照提高158.8%。三是配方施肥加上增施农家肥的处理区土壤容重明显降低,有机质显著提高,比配方不施农家肥的处理区增产18.1—37.3%。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使豫西旱地茬子麦大幅度增产的突破性措施就是配方施肥加农家肥,也是豫西旱地小麦生产的第一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