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06篇
  免费   1803篇
  国内免费   2330篇
林业   1999篇
农学   2125篇
基础科学   918篇
  2963篇
综合类   10046篇
农作物   1565篇
水产渔业   1442篇
畜牧兽医   6041篇
园艺   1005篇
植物保护   2535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523篇
  2022年   943篇
  2021年   1083篇
  2020年   1096篇
  2019年   1230篇
  2018年   818篇
  2017年   1170篇
  2016年   1300篇
  2015年   1267篇
  2014年   1477篇
  2013年   1549篇
  2012年   1873篇
  2011年   1915篇
  2010年   1575篇
  2009年   1577篇
  2008年   1342篇
  2007年   1478篇
  2006年   1192篇
  2005年   934篇
  2004年   812篇
  2003年   657篇
  2002年   489篇
  2001年   548篇
  2000年   513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336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0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明确西北黄土高原半湿润偏旱区耕作方式与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以设在半湿润偏旱区连续12年的耕作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裂区设计,以传统耕作和免耕耕作为主处理,不施肥(CK)、单施无机氮肥(N)、单施无机磷肥(P)、单施有机肥(M)、无机氮磷肥配施(NP)、有机无机肥配施(NMP)为副处理,栽培制度为1年春玉米-3年冬小麦轮作,研究耕作及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在生产年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型及耕作方式均以有机无机配施冬小麦产量最高,有机肥单施高于化肥单施,磷肥单施高于氮肥单施。耕作方式间表现为传统耕作高于免耕耕作,年型间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耕作和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以干旱年最好,平水年和丰水年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配施与传统耕作结合优化了冬小麦冠层温度、叶绿素相对含量等生理指标,提高了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因而改善了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而使冬小麦增产。在550 mm左右降水量的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无论何种耕作方式及生产年型,长期采用有机无机或无机氮磷肥配施均表现出持续提高冬小麦产量的良好作用。因此,有机无机配施结合传统耕作是提高陇东半湿润偏旱区冬小麦产量的最佳耕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2.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ultraviolet (UV) light and dietary vitamin D on calcium metabolism in permanently indoor‐housed gentoo penguins (Pygoscelis papua ) was investigated. The study consisted of three periods, each completed with blood samples to analys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25‐OH‐D, 1,25‐(OH)2‐D, ionized (iCa) and total calcium (tCa). During the first study period (D), animals were housed under routine conditions without UV‐light and fed a diet of different fish species, supplemented with 1,000 IU vitamin D per animal and day. The following study period (Baseline) of 28‐day duration consisted of the same diet without any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without UV‐ligh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UVB) artificial UV‐light was added for 3 weeks. The vitamin D content of fish was measur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t varied between fish species and between facilities, ranging from no measurable content in capelin (Mallotus villosus ) to 7,340 IU vitamin D/kg original matter (OM) in herring (Clupea spp). The average dietary vitamin D content was 311 IU/kg OM at facility 1 and 6,325 IU/kg OM at facility 2, resulting in a vitamin D intake per animal and day without supplementation of 130 IU (25.5 IU/kg body weight BW) and 2,454 IU (438.2 IU/kg BW) respectively. The supplementation of vitamin D elevated significantly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25‐OH‐D by an intraindividual difference of 15 (range ?2 to 59) nmol/L and tCa by 0.1 (0.0–0.3) mmol/L only at facility 2. The exposure to UV‐light raised the blood concentrations of tCa at facility 2 by 0.15 (0.1–0.2) mmol/L, and of iCa and tCa for females at facility 1 by 0.23 (0.13–0.41) mmol/L and 1.8 (1.1–2.5) mmol/L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he study periods (D) and (UVB) was found for the concentrations of 1,25‐(OH)2‐D at both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103.
基质对黑果腺肋花楸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霞  孙燕  蔡灿  王香港  吴红 《草业科学》2018,35(3):574-580
以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为试验材料,选用田园土、泥炭土、珍珠岩和黄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黑果腺肋花楸成苗率以及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对黑果腺肋花楸出苗率、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和高径比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活力、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综合分析各项指标,筛选出适合黑果腺肋花楸容器育苗的栽培基质为田园土(40%)+泥炭土(30%)+黄沙(30%)、田园土(40%)+珍珠岩(30%)+黄沙(30%)、田园土(40%)+泥炭土(30%)+珍珠岩(30%)和田园土(60%)+泥炭土(20%)+黄沙(20%)。  相似文献   
104.
黔糖3号果蔗病害的致病原因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黔糖3号果蔗生产上病害发生特点及危害程度提出了各病害等级划分标准,并介绍了各病害的田间表现症状、发生特点及变化规律,结合多年的调研结果,分析了导致黔糖3号病害发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黔糖3号生产中各种病害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5.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小麦全蚀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并从抗病品种利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小麦全蚀病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是增强农业物质装备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抓手。借助我国农业机械统计数据,利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11—2019年我国省域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效率进行测算,以期能为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9年间我国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技术进步方面年均增长8.5%,而同期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技术效率却年均降低7.9%,整体上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效率水平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特征,且9年间并未上升;从区域角度看,9年间仅有东部地区实现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技术进步均实现了增长;从各省份具体情况看,我国有将近1/2的省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效率存在正增长的情形,但差异较大;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来看,依靠纯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共同促进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的6个省份,东中西部地区都有分布,但仍有12个省份存在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损失并存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7.
为探究投喂频率对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生长、生理指标及肝脏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设5个投喂频率,分别为1、2、3、4和5次/d (分别简称为F1、F2、F3、F4和F5),每个处理组设3个平行,每缸养殖30尾鱼[(6.47±0.56) g]。实验期间,水温为17℃~ 26℃,盐度为30~31,pH为6.8~7.6,溶解氧≥5 mg/L,养殖周期为30 d。结果表明,不同投喂频率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的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均有影响。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绿鳍马面鲀幼鱼的摄食和生长均呈上升趋势,F5组数值最大,摄食率为3.95%,增重率为347.19%,特定生长率为5.07%/d,增重率为F1组的2倍多。F1组的肥满度为1.79,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肝体比逐渐升高,F4和F5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增加投喂频率,鱼体的粗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2组最高,为59.82%;粗脂肪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F5组最高,为31.23%。胰蛋白酶活性随投喂频率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F3组活性最低,为37.48 U/μg prot;脂肪酶活性逐渐升高,F5组最高,为2.67 U/g prot;淀粉酶活性不受投喂频率的影响(P>0.05)。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最高均在F5组,分别为14.71 U/mg prot、250.32 U/mg prot和2.73 nmol/mg。肝脏中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不受投喂频率的影响(P>0.05)。基于绿鳍马面鲀幼鱼的生长性能和生理效应的综合考虑,其最适投喂频率为3次/d。  相似文献   
108.
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ai)养殖体系中筛选得到具有群体感应淬灭(Quorum quenching, QQ)活性的潜在功能菌,并对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安全性评估及发酵条件优化。采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136液体X-gal法进行活性菌株筛选,发现2株细菌(BDZ5和W1B)的发酵液对信号分子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C6-HSL)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但经沸水浴处理后均丧失降解活性。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BDZ5和W1B分别被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科贝特氏菌属(Cobetia)。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菌株BDZ5和W1B均无溶血性,且对多数抗生素具有敏感性,注射2株活性菌未提高凡纳滨对虾死亡率,且对凡纳滨对虾血清免疫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单因素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在起始pH为7.0、盐度为20、0.0005%的MnCl2条件下培养48 h后,菌株BDZ5达到最大生长量;在起始pH为6.0、盐度为40、0.05%的CaCl2条件下培养48 h,菌株W1B达到最大生长量。2株菌的最适信号分子C6-HSL降解条件与其生长条件有所不同,在起始pH为7.5、盐度为30、0.0005%的MnCl2条件下培养48 h,2株活性菌对信号分子C6-HSL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菌株BDZ5和W1B可作为益生菌应用于水产养殖,为基于QQ角度防治对虾细菌性病害提供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09.
南方菜地辣椒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农  刘勇 《辣椒杂志》2007,5(4):27-30
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南方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辣椒秋延晚栽培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措施,坚持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生态调控与物理防治相结合,在无公害辣椒大面积生产中逐步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110.
次生幼龄林封山育林后乔木层物种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浙江省仙居县俞坑村的封山育林区设置20 m×20 m的固定样地2块,对连续5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其对次生幼林乔木物种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增加了7~11,乔木物种增加了2~5科,3~8属.自然恢复为以壳斗科、杉科、山茶科、樟科、胡桃科、安息香科等物种为建群种或共建种的次生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