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140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36篇
  749篇
综合类   633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068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4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21.
通过赤峰市多年来对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的探索,阐述了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和重要性,总结了实行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做法和体会,提出了今后的设想。  相似文献   
22.
羊草草原枯枝落叶中能量特征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以枯枝落叶为主体的能量的输入,积累和释放,是能量流动的主要环节。每年因植物的枯死,转移到枯枝落叶的能量为3949.679KJ.m62.a,其季节变化呈指数形式。现存枯枝落叶中贮存的能量为3424.10KJ.m^2,经1年分解后,残留在枯枝落叶的能量为2282.43KJ.m^2,释放出的能量为1141.60KJ.m^2,能量释放的季节动态呈S型曲线。  相似文献   
23.
对高寒地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群落垂直结构和生产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草地建植时间的延长,人工草地群落垂穗披碱草高度异质性逐渐减小.(2) 不同建植期(1999、1998、1997年建植)人工草地垂穗披碱草和群落平均地上生物量均主要分布在0 ~20cm冠层中,约占平均地上生物量的61.03%、90.64%、84.55%和67.47%、92.54%、86.08%.(3) 不同建植期 (1999、1998、1997年建植)人工草地群落平均地下生物量均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中,约占地下总生物量的85.97%、81.73%和78.47%.(4) 建植的人工草地如果其组分单一,即物种的丰富度很低时,均匀度增加,物种对环境资源的竞争力和利用率提高,导致土壤资源库中某些营养成分缺乏,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因此而降低。  相似文献   
24.
施肥对黔中地区混播草地牧草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量对黑麦草和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禾本科牧草叶的生长(P<0.05),增施钾肥对禾草的生长有利;磷能促进豆科牧草根的生长(P<0.05)且豆科牧草株高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高氮抑制豆科牧草的生长;最高产量的施肥方式:N:P_2O_5:K_2O为20:30:20,比对照处理的草地产量增加63.92%。  相似文献   
25.
青海天然草地属性及适宜性利用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草地在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分析讨论了青海天然草地的属性及利用 现状,根据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青海天然草地适宜性利用对策,为永续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27.
朱立泽 《草业科学》2005,22(8):42-46
以平凉市退耕还草产业化技术开发为例,以产业化系统链中各子系统间的功能协调统一为依据,以退耕还草产业化机制为纽带,在研究建立平凉市退耕还草产业化技术经济效果包括4个一级指标(基础指标、配套指标、服务指标和效益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隶属度函数法和综合效益指数法作为退耕还草产业化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经比较得出:平凉市退耕还草产业化技术开发综合指数达到0.595 1,属初步产业化阶段,相对发展指数达到27.268%,年均产业化进步速度达到6.817%.  相似文献   
28.
华北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对华北农牧交错带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的数量和物种组成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草地在刈割和放牧等干扰下,发生逆行演替,土壤种子库中植物种类及种子数量呈递减的趋势,轻度退化类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最高,有23种植物,种子数量最多,有4 303粒,禾本科所占比例较大,为32.3%;而极度退化草地物种组成最低,有14种植物,种子数量仅有1 156粒,禾本科只占8.4%.草地逆行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在物种组成上存在一定差别,中度退化阶段差别最大,有18种植物未在种子库中出现,极度退化阶段差别最小,有2种未在种子库中出现.  相似文献   
29.
植物育种的物理学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璐  那日 《草业科学》2005,22(12):63-66
介绍了草原生态恢复中选育优良牧草种子的一些物理学方法,包括电场、磁场、物理辐射、激光、离子束和交变应力等在植物的生物学效应、诱变育种和转基因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
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草地土壤氮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中段(西坡)及山前地带不同海拔下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草地土壤全氮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随海拔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在典型草原中沿土壤垂直剖面依次降低,在高寒草甸、荒漠化草原和草原化荒漠0~20与20~40 cm土层中差异不显著,但高于40~60 cm土层.在海拔1 360~1 380 m草原化荒漠的5个样地上,由于放牧利用程度和植被类型的不同,0~20 cm土层土壤氮的含量变幅在0.022 8%~0.034 7%.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与年降水量、植被盖度、草地生产力、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和<0.05 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温、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偏相关分析显示,影响0~20 cm土层全氮(TN)含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植被盖度(C)和年降水量(AP),相关方程是TN%=0.002 040 C 0.000 585 AP-0.076 800;而影响20~40 cm土层全氮含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草地生产力(B),与土壤全氮回归方程为TN%=0.001 6 B 0.024 7.而各环境因素中影响土壤全氮含量最主要的因素,0~20 cm土层为土壤有机碳和年降水量,20~40 cm土层主要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