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83篇 |
免费 | 498篇 |
国内免费 | 71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32篇 |
农学 | 664篇 |
基础科学 | 207篇 |
1253篇 | |
综合类 | 3252篇 |
农作物 | 642篇 |
水产渔业 | 730篇 |
畜牧兽医 | 580篇 |
园艺 | 247篇 |
植物保护 | 3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67篇 |
2022年 | 207篇 |
2021年 | 251篇 |
2020年 | 301篇 |
2019年 | 366篇 |
2018年 | 223篇 |
2017年 | 386篇 |
2016年 | 474篇 |
2015年 | 365篇 |
2014年 | 487篇 |
2013年 | 549篇 |
2012年 | 624篇 |
2011年 | 666篇 |
2010年 | 498篇 |
2009年 | 467篇 |
2008年 | 398篇 |
2007年 | 432篇 |
2006年 | 385篇 |
2005年 | 290篇 |
2004年 | 221篇 |
2003年 | 170篇 |
2002年 | 164篇 |
2001年 | 160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对双向选择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肉鸡腹脂和产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08只(公母各半)5~9周龄一世代高、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系肉鸡进行3个代谢能水平(13.4,12.5,11.6MJ/kg)和3个粗蛋白水平(22.4%,19.4%,16.4%)的三因子交叉的遗传-营养互作试验,以探讨肉鸡腹脂及屠体性状的遗传、营养、性别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日粮对脂肪沉积的影响存在品系差异,品系与日粮代谢能互作对板油有明显影响(P<0.05);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对高VLDL系板油的影响大于低VLDL系,高VLDL系板油随日粮代谢能的升高而升高,而低VLDL系无此规律。品系与日粮代谢能互作对肌胃脂率有明显影响(P<0.05),日粮代谢能对低VLDL系肌胃脂的影响大于高VLDL系,而粗蛋白对高VLDL系肌胃脂的影响大于低VLDL系。品系间肌胃脂的差异在不同日粮代谢能水平下表现不一致。品系与日粮互作对产肉性状未产生明显影响。日粮代谢能与性别间的互作对腿肌率有明显影响(P<0.05),雌性腿肌率随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15.
为研究乡土草日粮对商品獭兔后期生产性能、毛密度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健康无病、精神状态良好的110日龄试验兔30只,公母各半,按性别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饲喂15%当地乡土草草粉+85%基础日粮;试验Ⅲ组饲喂30%当地乡土草草粉+70%基础日粮。预试期7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试验组提高了獭兔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体况评分,降低了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体况评分分别提高了9.78%、57.9%、4.02%及7.38%(P0.05),而料重比降低了9.4%(P0.05)。试验组提高了獭兔各部位被毛密度,试验Ⅲ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獭兔背部、腰部、左肩部和右肩部毛密度分别提高了20.7%、38.6%、33.7%和47.3%(P0.05),而臀部毛密度提高了12.9%(P0.05)。试验组提高了獭兔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免疫球蛋白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总蛋白提高了15%,白蛋白提高了13%(P0.05);球蛋白提高8.6%,白球比提高了23.5%,免疫球蛋白G提高了30%(P0.05)。综上所述,30%乡土草草粉替代基础日粮提高了獭兔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移栽密度对白三叶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移栽密度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移栽密度,为我国生态畜牧业饲粮生产提供基础依据。试验设置6组移栽密度,分别为16株·m-2、25株·m-2、36株·m-2、49株·m-2、64株·m-2和81株·m-2,进行6期处理分别记为D1,D2,D3,D4,D5,D6,测定其密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前期移栽密度对白三叶的生物鲜重、生物干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随刈割次数增加而减小;中期生物鲜重、干重基本无显著差异,其中以49株·m-2的产量最高;第6次刈割时,密度对白三叶生物鲜重、干重有显著影响(P<0.05),但此时鲜重、干重产量最高的均是49株·m-2;白三叶生物总产量随移栽密度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先增大后降低,在49株·m-2时达到最大。因此,49株·m-2为白三叶最适宜的移栽密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和神农香菊(D.indicumvar.aromaticu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其叶片的表皮毛形态、密度以及叶片表面分泌物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其叶片表皮毛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没有分泌功能的T-形非腺毛,一类是具有分泌功能的头状腺毛。T-形非腺毛在上下表皮的密度差异不大,而头状腺毛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叶片的下表皮。两种植物材料叶片表面分泌物里共分析出73种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萜类及其衍生物,共有的化合物有18种;野菊和神农香菊中分别分析出48、43种化合物,分别占分泌物总相对含量的90.96%和84.33%。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建立回归模型,进行解析、寻优和频数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蓝茎冰草(Pascopyrum smithii)种子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施氮量(X2)>植株密度(X1)>喷施PP 333(X3);施氮量与植株密度的互作效应对种子产量的作用为协同效应;同时得出了3因素对种子产量的优化配比方案:植株密度429.4~450×104株/hm2,施氮量160~164.9kg/hm2,喷施PP 333量0.197~0.233 a.i.kg/hm2。 相似文献
20.
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大力士高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大力士高粱在16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种植方式下,产草量、生产速度、茎叶比、茎粗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撒播密度为18 kg/hm2、条播为22.5 kg/hm2、穴播为28.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生长速度在第53-55 d时最高,达5.7 cm/d;茎叶比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减少;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