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8篇
基础科学   90篇
  314篇
综合类   1144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98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29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从10种分离自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真菌中,筛选出对炭疽病具有较好诱抗效果的6号菌种,该菌能侵染黄瓜但不表现症状。在PDA平板上,该菌对黄瓜炭疽病菌无拮抗作用。在黄瓜第1片真叶展开时,用为1000×10^7/L的6号孢子悬浮液喷雾诱导接种,3d后产生诱导抗病性,7d后诱导抗病性增强,相对防病效果达64.7%,15d后诱导抗病性减弱,用2次诱导处理可提高诱抗效果并延长其保持的时间。  相似文献   
92.
利用弱致病菌株诱导黄瓜抗枯萎病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从黄瓜枯萎病病株上分离到的尖孢镰刀菌的弱致病菌株(F01、F02)的10^7/ml孢子悬浮液注射接种到黄瓜4叶期的幼苗上,间隔一定时期后,再注射接种强致病菌株(F03),可诱导黄瓜对枯萎病产生抗性。诱导接种后间隔期为5d的防效可达63%-92%,间隔期为10d的防效可达69%-100%,随着时间延长,防效下降。本文还对其它接种方法诱导黄瓜抗枯萎病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3.
覆膜能明显提高黄瓜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和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初花期二者分别比对照增加75%和79.2%(N、P、K、Ca、Mg五种元素平均);养分吸收高峰比对照提前,出现在采收至采收盛期,五种元素吸收强度平均为420克/亩·日,比对照增加40.1%;覆膜能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前期尤为突出。在产量表现上,覆膜区黄瓜亩产7151公斤,比对照增产23.2%。  相似文献   
94.
大棚蔬菜滴灌试验与耗水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棚条件下的滴灌灌水试验,对黄瓜,茄子的需水量,需水规律及其土壤水分状况对蔬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产量还是植物株的生态考查结果来看。适宜土壤水环境对促进蔬菜生产发育有利,其中以土壤含水量达到85%左右时开始灌水至田持水量的产量最高,耗水量也最多。蔬菜的耗水量与水面蒸发力关系密切,苗期耗水量低于同期水面蒸发力,其它生育期高于同期水面蒸发力,在计算灌溉水量时,灌溉指标用土壤水分胁迫指标比用土壤水分亏缺量更能反映与作物缺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对 1 9个加工黄瓜品种的 7个果实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可溶性总糖含量、果实长度和果肉厚度的遗传力较高 ,对其进行早世代单株选择有较好的效果 ;遗传变异系数以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果实鲜重较高 ,选择潜力较大。性状间遗传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对果实长度的选择 ,可实现对果实鲜重、果实干重性状的间接选择 ,而对总蛋白质含量的选择可通过对果肉厚度的间接选择而实现。  相似文献   
96.
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对人类和环境生物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从防治效果看,温室内黄瓜叶片上喷雾施用异菌脲(0.562kg·hm^-2)、嘧霉胺(0.450kg·hm^-2)和啶菌恶唑(0.070kg·hm^-2)对黄瓜灰霉病(Botrytiscinema)的控制效果均达到70%以上;喷雾施用氟硅唑(0.056kg·hm^-2)、嘧菌酯(0.141kg·hm^-2)、醚菌酯(0.141kg·hm^-2)和腈菌唑(0.028kg·hm^-2)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fuliginea)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从危害水平看,除百菌清外,根据其他几种备选农药相关参数计算得到的危害水平值均低于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防效试验和危害水平对比相结合说明,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异菌脲、嘧霉胺、啶菌恶唑3种药剂可以代替多菌灵,而氟硅唑、嘧菌酯、醚菌酯和腈菌唑4种药剂可以代替甲基硫菌灵,分别用于防治黄瓜灰霉病和黄瓜白粉病,从而降低由这两种药剂使用而造成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97.
弱光下不同黄瓜品种生理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弱光条件下测定了5个黄瓜品种的生理性状。结果表明,津优30号叶面积增加最多,津优2号较多,寒月居中,绿宁3号和北极星最少;津优30号和寒月叶绿素含量增加较多,绿宁3号和津优2号居中,北极星最少;寒月光抑制程度较轻;津优30号和津优2号光合产物转化受抑最轻,叶片淀粉累积量最高;津优30号干物重累积量最多,寒月较多,津优2号居中,绿宁3号和北极星最少。综合比较得出,津优30号的适应性最强,寒月、绿宁3号和津优2号居中,北极星适应性最差。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索温室黄瓜有机栽培施肥模式,研究了套种三叶草与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70%的有机肥且套种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的处理黄瓜单产较其他处理增加7.81%~18.86%;黄瓜中Vc含量较100%化肥和70%有机肥处理增加18.45%、6.85%,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比100%化肥处理分别下降9.72%、32.76%;且黄瓜从盛瓜期开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著增加,末瓜期土壤速效氮含量较其他处理增加幅度为21.46%~33.92%,速效钾含量增加20.13%~69.94%,速效磷含量增加7.5%~28.80%,并且种植白三叶草能显著提高黄瓜叶片中的氮、钾含量,有效地提高地表温度。从本试验结果看,施用70%的有机肥且套种三叶草是温室黄瓜有机栽培可选用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99.
外源乙烯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及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确控制营养液溶氧浓度和外源乙烯浓度,研究了黄瓜幼苗根系在低氧水培时的生长情况以及PAs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对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虽然根径增粗,含水量增加,但根系的总根数、总表面积、总体积、干重和鲜重都有所减少,随着乙烯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外源乙烯对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PAs含量有着明显的拮抗作用,外源乙烯使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伤害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00.
黄瓜抗枯萎病离体鉴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比较10种具有不同枯萎病抗怀的黄瓜材料对两类选择压力的反应,确定离体抗鉴定的适应选择压力为FOC(the culture filtraltes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原液和1mg/L FA(fusaric acid)粗制品溶液,适宜的鉴定时间为愈伤组织诱导期,黄瓜材料离体培养物对选择压力的反应与材料苗期抗病性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