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29篇
  免费   1468篇
  国内免费   2575篇
林业   1967篇
农学   3786篇
基础科学   2032篇
  4199篇
综合类   14246篇
农作物   1502篇
水产渔业   731篇
畜牧兽医   2883篇
园艺   680篇
植物保护   2646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517篇
  2022年   778篇
  2021年   926篇
  2020年   906篇
  2019年   1068篇
  2018年   729篇
  2017年   1048篇
  2016年   1395篇
  2015年   1207篇
  2014年   1532篇
  2013年   1678篇
  2012年   2312篇
  2011年   2293篇
  2010年   1818篇
  2009年   1891篇
  2008年   1664篇
  2007年   1817篇
  2006年   1556篇
  2005年   1376篇
  2004年   1074篇
  2003年   868篇
  2002年   798篇
  2001年   724篇
  2000年   638篇
  1999年   509篇
  1998年   456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378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345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麦棉套种共生期土壤水分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1式和4-2式2种麦棉套种方式的条件下,在防雨棚内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麦棉共生期间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棉共生期间土壤水分显著影响了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冬小麦籽粒中含水率、沉降值、蛋白质随土壤水分增加而降低;较低的土壤含水量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2种套种方式均以70%土壤含水量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最高,土壤水分升高或下降都会降低产量;3-1套种方式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显著高于4-2式。  相似文献   
972.
立足宁南旱地小杂粮生产现状,通过分析影响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提出了以持续增进降水生产潜力,提高降水利用率和农田水分效率为重点,大力推广优质高效抗旱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优化集成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培肥土壤、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加强产业化开发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73.
研究了播期、播量、土壤类型、品种等因素对春播条件下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最适合播量为25万粒/667m2;其他因素产量效应的大小顺序为土壤类型>播期>品种,滩地产量显著高于砂地;随着播期的延迟,单位面积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降低;品种以弱冬性小麦豫麦13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74.
塔里木灌区棉花生长发育光热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阿拉尔市气象局(原阿拉尔气象站)1961~2003年的气象资料,采用求平均值和五日滑动平均气温来确定某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及其持续期活动积温。结果表明:塔里木灌区多年平均总日照时数2 873.3 h、日照百分率65%、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关键期每天的日照时数平均都在9 h以上,日平均气温值在25~30℃期间天数的多年平均值52 d;日平均气温≥10℃的多年平均初、终日在4月1日和10月18日、持续天数201 d、活动积温(∑t≥10℃)的多年平均值4 112.3℃;日平均气温≥15℃的多年平均初、终日在4月24日和9月30日、持续天数160 d、活动积温(∑t≥15℃)的多年平均值3 566.5℃。结论:灌区光照时间长短合适,总量十分优越,棉花生长后期天气晴朗,棉桃容易裂铃,有利于生产出色泽洁白、高品质的棉纤维;棉花安全生育期时间较长,热量条件较好,但秋温降低过快,吐絮期热量条件稍显不足,应多种植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975.
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地区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理利用和节约有限的水资源为目标,2002年在尉犁县孔雀农场进行了棉花膜下滴灌节水试验。得出:该区棉花膜下滴灌适宜的灌溉量为3 931.5 m3/hm2,最佳产量为皮棉2 997.75kg/hm2。与当地农民大水漫灌方式比较,节约水量8 070~14 070 m3/hm2,增产皮棉747.75 kg/hm2,膜下滴灌是该区目前最节水的棉花灌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76.
天水旱作农业区膜侧小麦不同施肥水平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施肥条件对膜侧小麦水分利用、农艺性状、增产效应、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研究干旱地区膜侧小麦的施肥问题。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1.1~3.1 kg/(mm.hm2),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的增产效应不同:低肥、中肥、高肥3种施肥水平分别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731.5 kg/hm2,1461.0kg/hm2和1 648.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25.5%、50.9%和57.4%;经济效益以中肥水平(折合施纯N118.1kg/hm2,P2O594.5 kg/hm2和K2O 60.0 kg/hm2)最高,产值可达2 045.4元/hm2,产投比为2.7∶1。因此,在低、中、高3个施肥水平中,中等施肥最为有效、合理,有利于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77.
动物践踏干扰对生物结皮中微生物生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作为北疆冬季牧场,普遍承受牲畜的践踏干扰,研究表明:动物践踏干扰导致各种类型生物结皮的覆盖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干扰主要集中于结皮层(0~2 cm).微生物各类群对践踏干扰的反应具差异性,真菌与干扰的相关性最高,细菌和放线菌对干扰不敏感.践踏干扰改变了微生物各类群在垄间低地的数量垂直分布格局,但并未改变微生物区系组成.有机质对干扰不敏感,仍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在结皮层(0~2 cm)中与干扰率的相关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78.
中国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某些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的电化学方法原位考察了褐土、灰钙土、棕漠土、黑土、风沙土、灌淤土、盐土、碱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综合已有原位测定结果,地带性土壤的电位(Eh)由南向北的空间分异与其水平地带谱相应;亚高山草甸土和灰褐土的氧化还原状况随山体高度和植物群落而呈垂直分异趋势.比较了自然土壤、旱作土壤和水稻土的电位(Eh)差异和特征,水稻土中的氧化还原过程远较自然土壤和旱作土壤中者为甚,其强度和速度不逊于南方地区水稻土.新的电化学方法的原位测定贴近于自然.  相似文献   
979.
黄土的风成说表明粉尘黄土沉积及其成壤与沙尘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粉尘搬运的典型:沙尘暴是一种在强冷空气条件下粉尘快速而大规模被搬运和沉降事件,而长时间尺度的沙尘暴事件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和影响;同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进而会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粉尘沉积及其成壤强度的变化。本文是在考察中国北方沙尘暴成因机制与黄土高原粉尘沉积和成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全球持续变暖背景下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发生频次变化及其对黄土高原地区粉尘沉积和成壤强度的可能影响。主要结论是:在全球持续变暖的背景下,虽然粉尘沉积区的降水并没有显著增加,但粉尘源区气候趋于暖湿化,导致中国北方沙尘暴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使得黄土高原粉尘堆积的速率减小,因而,黄土高原地区将进入一个成壤相对强的时期。  相似文献   
980.
以塔里木河中游英巴扎地区为例,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结果显示,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些指数研究方法在植被监测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