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45篇 |
免费 | 345篇 |
国内免费 | 31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7篇 |
农学 | 205篇 |
基础科学 | 366篇 |
539篇 | |
综合类 | 1939篇 |
农作物 | 171篇 |
水产渔业 | 319篇 |
畜牧兽医 | 588篇 |
园艺 | 66篇 |
植物保护 | 2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139篇 |
2021年 | 148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91篇 |
2017年 | 205篇 |
2016年 | 197篇 |
2015年 | 203篇 |
2014年 | 192篇 |
2013年 | 260篇 |
2012年 | 321篇 |
2011年 | 324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14篇 |
2008年 | 189篇 |
2007年 | 221篇 |
2006年 | 212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20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施肥水平对抽穗期水稻穗部温度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田间环境下, 利用2个冠层结构差异显著的水稻品种(扬稻6号、 扬粳9538), 设置高、 中、 低3个施肥水平, 研究水稻抽穗期穗部温度特征, 以探讨水稻抗热避热的生态学机制。 穗部与大气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但扬稻6号和扬粳9538的穗部平均温度分别比气温低3.58℃和3.04℃。 施肥水平显著影响大气 穗部的温度差, 高肥和中肥处理下, 2个品种的平均值分别比低肥的高1.54℃和0.90℃。 品种间大气 穗部温度差也存在差异, 扬稻6号平均比扬粳9538高0.85℃。 相关分析发现, 不同施肥水平下大气 穗部温度差与总叶面积指数、 穗上叶面积指数、 生物量和有效分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穗部透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说明通过优化田间管理比如合理的施肥来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 对降低穗部温度, 提高水稻抗热避热能力的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42.
自适应模糊控制在物位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介绍了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物位高度的研究方法,给出了控制器的设计,并对控制规则的修正作了改进.该控制器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及给定的性能指标实时自动调整模型规则.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相比,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43.
应用变精度粗糙集理论研究了发动机状态信息与单元体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属性约简的航空公司发动机维修等级决策方法,从而在维修决策时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发动机实际损伤程度。最后以CF6型发动机维修等级决策规则生成为例说明了该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4.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对生态输水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塔里木河下游第12次生态输水为契机,监测输水前后及输水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析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垂直于河道不同距离处的地下水位变化差异。研究表明:距离输水河道越近,地下水位抬升量越大;越靠近下游上段抬升幅度越大。个别断面受河道是否过水及输水量的影响略有差异。进一步分析了输水量与地下水位抬升量的关系,从而使人们从一个侧面再次了解到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5.
不同灌水水平下少耕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少耕地膜覆盖和不同灌水水平下,研究了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秋免耕春覆膜和传统耕作覆膜对玉米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覆膜和秋免耕春覆膜两种新膜覆盖处理相比,一膜两年用处理在玉米播种到拔节期的增温效果显著低于新膜覆盖,农田0~25 cm土壤平均温度较传统覆膜处理低13.35%,而对玉米拔节期到成熟期的土壤温度无明显影响,且农田0~25 cm土层土壤积温差异也不显著,相同覆膜方式下不同灌水水平间有显著差异,随着灌水水平的降低土壤积温增加;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方式下玉米籽粒产量和WUE与两种新膜覆盖方式相当,中灌水水平下WUE最高,达到17.89kg·mm-1,且在低灌水水平下获得籽粒产量显著高于传统覆膜处理,一膜两年用覆盖、灌溉定额5 700 m3·hm-2较传统耕作覆膜、灌水定额5 700 m3hm-2处理的玉米产量高出16.39%。说明,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在玉米播种到拔节期的增温效应低于新膜覆盖,但并不影响籽粒产量的形成,且在存在水分胁迫的低灌水水平下一膜两年用覆盖模式可减缓干旱胁迫,提高作物籽粒产量,是适于西北绿洲灌区的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覆膜农田管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246.
施肥水平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长武早塬地1957~2001年期间不同肥力水平下连作冬小麦田的土壤干燥化效应.结果表明:4种肥力处理下连作冬小麦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均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减少8.6、8.6、11.1和13.7 mm,无肥和低肥与中肥和高肥处理间土壤有效含水量差异十分显著,但无肥和低肥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在模拟初期出现了土壤湿度逐年降低、土壤干层逐年加厚的干燥化过程,在连作第5~8年以后均出现了稳定的土壤干层,无肥和低肥处理土壤干层均分布于2~3 m土层,中肥和高肥肥处理分别分布于2~4 m和2~5 m土层,随肥力和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土壤干层厚度增厚;4种肥力处理麦田生产年度耗水量接近且呈现波动性缓慢降低趋势,但前1~4年中肥和高肥处理麦田共计较无肥处理麦田多耗水91和203 mm,长武旱塬地麦田土壤水分承载力为1.422~2.405 t/hm2,相应的肥力水平为N45~90 kg/hm2和P 15~30 kg/hm2. 相似文献
247.
奶山羊不同锌源的消化吸收规律及适宜添加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奶山羊日粮中不同锌源的适宜添加量及消化吸收率,为配制饲料选择合适的锌源提供指导。本研究以安装消化道三位点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对象,采用连续灌注的方法,从瘤胃分别灌注不同梯度的硫酸锌(ZnSO4)溶液和复合氨基酸螯合锌(Zn-AA)溶液,分别采集十二指肠食糜、回肠食糜、粪和血清样品,检测锌含量,计算奶山羊肠道的消化率,确定不同锌源的适宜添加水平。结果表明:1)奶山羊对2种锌源的消化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Zn-AA的全肠道消化率高于ZnSO4,分别为(70.01±1.8)%和(65.41±8.2)%;2)奶山羊对锌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大肠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血清锌与食糜锌水平的消化率变化同步,而与不同锌源的消化率呈负相关;3)ZnSO4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mg/kg(RM)(瘤胃内容物),选择添加范围为40~60mg/kg(RM);Zn-A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60mg/kg(RM),选择添加范围为40~80mg/kg(RM)。奶山羊小肠和大肠对2种锌源均可消化吸收,相同水平下奶山羊对Zn-AA的消化率高于ZnSO4,血清锌水平与添加的锌水平和锌源有关,消化道对Zn-AA有更高的耐受量。 相似文献
248.
Comparison of nuclear DNA content of citrus rootstock populations by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itrus species are widely grown in the world. Pl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otstock populations used for orange, lemon, mandarin and grapefruit cultivars should be known as well as those of the cultivars that help true‐to‐type nursery plant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cell nuclei were isolated from leaf tissues of seedlings of trifoliate orange, sour orange, rough lemon,‘Volkamer’ lemon,‘Cleopatra’ mandarin,‘Hyokan’, ‘Sanbokan’, ‘Kinkoje’, ‘Carrizo’ citrange and ‘Swingle’ citrumelo, and then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were measured on propidium iodide‐stained nuclei by flow cytometry. Nuclei isolated from the triploid ‘Tahiti’ lime with a known nuclear genome size were used as the internal standard to estimate the nuclear DNA content of Citrus seedling populations in absolute units. Results obtained from cytograms and histograms indicated that all seedlings analyzed were diploid. In addi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ecies for nuclear DNA content were also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Hyokan’ seedlings had the biggest genome size, 0.984 pg/2C, whereas trifoliate orange seedlings had the smallest genome size, 0.678 pg/2C.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could be used for obtaining accurate and rapid results for cytological observations of seedling populations of Citrus. 相似文献
249.
250.
Forest management approach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focused on restoring or retaining structurally complex old forest conditions. Evaluations of the long-term impacts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regimes on the maintenance and restoration of these conditions are critical for informing and refining current management approaches. To this end, we examined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differing intensities of single-tree selection harvest on stand structural attributes within northern hardwood forests in the Upper Peninsula of Michigan, USA. Stands in this study were classified as old growth at the onset of the experiment and were repeatedly treated and maintained at three residual stocking levels (11.5, 16.1, and 20.7 m2 ha−1 in trees greater than 24 cm DBH) with three different cutting cycle lengths (5, 10, and 15 years) over a 57-year period. Conditions within an adjacent, unmanaged old-growth system were used as a benchmark for comparing stand structural attributes, including abundance of downed woody debris (DWD), regeneration, and large diameter tre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