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7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810篇
林业   181篇
农学   626篇
基础科学   1401篇
  871篇
综合类   2673篇
农作物   391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599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46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用不同浓度(0.25、0.5、0.75、1.0、1.25、1.5 mmol/L)的水杨酸(SA)溶液浸泡处理甜玉米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统计种子萌发情况,分析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水杨酸溶液(0.25~0.75 mmol/L)处理有利于甜玉米种子的萌发,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提高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强幼苗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淀粉酶活性;较高浓度的水杨酸溶液(1.25~1.5 mmol/L)抑制甜玉米的萌发,与对照相比降低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淀粉酶活性,1.5 mmol/L水杨酸溶液处理降低P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综合各指标,在生产中建议使用0.25~0.75 mmol/L水杨酸溶液处理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调节酶活性,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抗性。  相似文献   
992.
氮硅配施对夏玉米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N、Si(3×2)完全均衡方案和田间裂区设计,氮肥设120 kg/hm2(N1)、180 kg/hm2(N2)、240 kg/hm2(N3)3个水平,硅(SiO2)设0、75 kg/hm2两个水平,研究氮硅配施对夏玉米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20~240 kg/hm2,玉米平均株高、茎粗、茎皮厚、室内横折强度、田间抗拉弯强度、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施氮水平间上述各指标均达极显著差异(P<0.01)。氮硅配施对玉米茎粗、茎皮厚、室内横折强度和田间抗拉弯强度影响的交互效应达显著水平(P<0.05),N1、N2水平下,施硅与不施硅处理相比茎粗、茎皮厚、室内横折强度、田间抗拉弯强度差异达显著水平;N3水平下,除室内横折强度达显著水平外,其他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氮硅配施对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影响的交互效应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N1、N2水平下,施硅与不施硅处理相比穗长、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N3水平下,各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3.
对12个泰国玉米群体的配合力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其杂种优势类群进行划分。结果表明,12个泰国玉米群体的产量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产量配合力总效应顺序与组合产量排序相吻合,两者成显著正相关。12个泰国玉米群体可分为2个杂种优势群,第Ⅰ类群包括Q9、Q11群体,与旅大红骨杂优群内的丹340等的SCA最高;第Ⅱ类群包括Q1等其余群体,与Reid杂优群内的掖478、7239等的SCA较高。第Ⅱ类群可分为3个亚群,第Ⅰ亚群包括Q1、Q2、Q10群体,与Reid杂优群内的掖478S CA最高;第Ⅱ亚群包括Q3、Q4、Q6、Q8、Q12群体,与塘四平头杂优群内的黄早四SCA最高;第Ⅲ亚群包括Q5、Q7群体,与Reid杂优群内的7239 SCA最高。产量排前10位的组合中以Q1、Q10、Q11为亲本的组合各2个,以Q2、Q5、Q7、Q8为亲本的组合各1个。群体Q1、Q10、Q11在广西的育种利用价值最高,可直接用于选育自交系或作为改良材料。  相似文献   
994.
2011年10个甜玉米新品种在厦门市翔安区的区域试验表明,区试表现比粤甜3号(CK)增产5%以上,产量达显著差异水平且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金黄甜一号、榕甜2号和SBS901;表现比CK增产、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SBS902、黄甜168和华宝甜8号;永珍一号、甜2021、金珍珠和世诚甜26表现不理想。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旨在探讨玉米加工利用的适宜方法,以提高玉米的利用效率。选用120头利木赞杂交阉牛(590 kg±10 kg),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蒸汽压片(A)、粉碎后过七目筛(B)、十目筛(C)和十四目筛(D)的玉米型日粮,研究日粮玉米不同加工方法对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不同加工方式对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大多数胴体指标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蒸汽压片玉米组的胴体产肉率高于十目筛组,骨重低于十目筛组(P<0.05)。十四目筛组的高档肉块比例和上脑重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组,牛柳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七目筛组西冷重高于十目筛组(P<0.05)。养殖效益则以十目筛组阉牛最高。  相似文献   
996.
汪志强  李爱传  衣淑娟  谭峰 《农机化研究》2012,34(8):168-170,174
以胜利农场玉米生产环境为立项依据,建立玉米种节水灌溉与环境监测的系统。系统可对玉米生长环境各种参数进行监测,并分析制定最优化的灌溉方案。玉米节水灌溉与环境监测系统为胜利农场玉米的生产提供精准可靠的理论与工程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997.
电机拖动玉米秸秆打捆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鹏云  王家忠  张秀花 《农机化研究》2012,34(10):107-109,113
针对我国玉米秸秆收储需要,设计开发了一种固定式电机拖动玉米秸秆打捆机。该机具有玉米秸秆喂入、打捆压缩、计数和放线包膜等功能。打捆主动力采用变频调速三相交流电机,调整方便,可满足不同湿度、压缩率的打捆要求。放线部分采用直流伺服电机,具有自动完成放线包膜等功能。电动推杆完成解锁和卸载工作。该机采用触摸屏和PLC和多个传感器组成控制系统,可方便直观地完成参数输入、系统监视和故障报警诊断等任务。整机结构设计合理,环境适应性好,工作效率高,可以很好地满足玉米秸秆打捆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998.
基于PLC的番茄收获机分离装置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FZ-30型番茄收获机分离装置的液压马达转速在工作过程中受发动机转速以及负载等因素影响较大。为提高番茄收获机分离装置转速的控制精度,以PLC为核心设计了分离装置转速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构成以及马达转速的采集、转速PID控制的程序流程图,并设计了触摸屏的人机操作界面。该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对番茄收获机分离装置转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99.
结合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臂系统的防碰工作原理,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输送臂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二自由度输送臂系统的运动防碰进行了位置分析和预测,在基于对运动防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机械臂位置控制的算法。在虚拟样机软件ADAMS中建立了控制系统,并分析了系统运行的动态特性,得出输送臂的实际运动轨迹与理想轨迹基本接近的结论,解决了输送臂运动防碰问题,说明机械臂位置控的算法应用在马铃薯输送臂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0.
玉米机械收获技术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榆树市玉米机械收获技术推广应用和效益的分析,认为通过高标准、高效率示范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步入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