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6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14篇
  295篇
综合类   558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114篇
畜牧兽医   364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21.
[目的]对利用产黄青霉培养液的上清液生物合成纳米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投射电镜研究硝酸银起始浓度、pH值、光照和微波辐照等条件对合成反应速率及合成纳米银粒径的影响。[结果]硝酸银的最佳起始浓度为2 mmol/L;随着反应体系pH值的升高,反应速率随之加快,合成纳米银粒子的粒径变小;光照和微波辐照均能有效促进纳米银的合成。[结论]该研究为实现纳米银的可控合成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2.
为探究淡水环境中铜(Copper, Cu)污染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鳃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检测了Cu~(2+)(0.137、0.548、2.192 mg·L~(-1))暴露于背角无齿蚌7、14、21、28 d后,其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的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上升,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抗氧化酶SOD、GPx和GST活性均被显著诱导(P0.05), CAT活性被显著抑制(P0.05),抗氧化剂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Cu~(2+)暴露14、21、28 d,T-AOC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总体而言,背角无齿蚌鳃抗氧化系统在Cu~(2+)暴露下被激活,但是鳃组织器官仍然受到了氧化损伤。GPx、GST和GSH对Cu~(2+)暴露响应最为灵敏。  相似文献   
123.
玉米叶片铜污染的EEMD-MA-FD光谱诊断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铜为例探讨重金属不同胁迫浓度下玉米叶片光谱的微弱信息量差异,在2017年测定的玉米叶片光谱数据和Cu~(2+)含量的基础上,结合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Mallat算法(MA)和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构建EEMD-MA-FD光谱诊断模型来进行光谱弱信息变换监测。与红边最大值、蓝边最大值等常规重金属污染监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EEMD-MA-FD模型在玉米叶片铜污染监测中的优越性,最后利用2016年采集的光谱数据作为检验数据验证模型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玉米叶片Cu~(2+)含量与EEMD-MA-FD模型结果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2 2,检验数据Cu~(2+)含量与模型结果相关系数为-0.993 7,与实验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由此验证了EEMD-MA-FD诊断模型在农作物重金属铜污染监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4.
以大麦(Hordeum vulgare)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10%和35%浓度霍格兰营养液(Hoagland solution)2种养分水平和0、1和10 mg(L-1 3种铜胁迫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为期3周的水培试验,研究养分水平对重金属铜胁迫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霍格兰液相比,35%霍格兰液可提高大麦幼苗在铜胁迫时的生物量积累,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但这种缓解作用受铜胁迫水平的影响。在1 mg(L-1 铜胁迫水平时,提升营养液水平可显著提高植株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而在10 mg(L-1铜胁迫水平时提升营养液水平亦可显著提高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但对叶绿素含量无影响。此外,铜胁迫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地上部分的抑制;10%霍格兰液条件下,1 mg(L-1铜胁迫与无胁迫处理相比可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养分供给是增强大麦耐受铜胁迫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5.
【目的】筛选出防治梨火疫病化学药剂和防治适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4种市售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采用常量喷雾方法进行化学防治药剂筛选,分析不同时期施药最佳防治时期,运用定向涂抹法防治发病严重部位。【结果】铜制剂对梨火疫病的防效相对较优于农用抗生素,其中氢氧化铜、噻菌铜和松脂酸铜的防效分别为96.2%、68.5%和66.7%;香梨初花期施药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且铜制剂的防效高于其它药剂,其中初花期施用氢氧化铜对梨火疫病的防效可达96.2%;针对已发病的梨树枝干,可使用植物杂源多酚进行涂抹防治,病斑抑制率达到了92.1%。【结论】初花期可喷施铜制剂进行保护,有效阻止病原菌入侵;盛花期可使用非铜制剂进行防治,避免产生药害;果实膨大期可使用植物杂源多酚或噻霉酮涂抹剂定向涂抹。  相似文献   
126.
为探讨网箱养鳝模式下空心莲子草和麦饭石对水体中Cu2+的吸附效应和共生体系中黄鳝、鲤鱼存活率,增重率及肌肉Cu2+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黄鳝12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放养于网箱内;鲤鱼24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放养于网箱外水泥池中。饲养56 d。检测空心莲子草、麦饭石、水体Cu2+含量和黄鳝、鲤鱼的存活率,增重率及肌肉Cu2+含量。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和麦饭石对水体中的Cu2+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水体Cu2+浓度明显降低;随水体Cu2+浓度升高,黄鳝和鲤鱼的存活率、增重率明显降低,肌肉中Cu2+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27.
Urea treated with urease inhibitors (UI) in association with humic substances (HS) is expected to improve urea efficiency by reducing ammonia losses and also provide the benefits of HS such as improve nitrogen (N) recovery by plants. Ammonia volatilization (AV), 15N recovery efficiency in the soil (NRE) and 15N use efficiency (NUE) were evaluated in maize (Zea mays L.) in a greenhouse pot trial. Treatments consisted of 15N-urea treated with UI (0, 0.4% boron (B) +0.15% copper (Cu), 0.64% B, and NBPT (N-(n-butyl) thiophosphoric triamide)) and three levels of HS (0%, 0.6%, and 1.2%). A control treatment (without N) was also included. N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at V4 (vegetative leaf stage 4) on soil surface. HS was not efficient on AV reduction, NBPT had the greatest reduction in AV, and B had higher efficiency on AV reduction than Cu. At V8 (vegetative leaf stage 8), NBPT had the greatest NUE followed by B. At VT (tassel fully emerged), NUE from urea treated with NBPT reduced when increased levels of HS, and NBPT had the greatest NRE. UI in association with HS treated-urea does not reduce AV and it does not improve NUE by maize in vegetative stages.  相似文献   
128.
我国畜禽饲料资源中微量元素铜含量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间各种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情况,以及我国畜禽基础饲粮中铜水平,从而为饲粮中合理添补铜提供依据。方法 对采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7大类(谷物籽实、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植物性蛋白饲料、动物性蛋白饲料、牧草类、秸秆类和矿物质饲料)37种饲料原料共3 903个饲料样品,经预处理后用MARS6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微波消解,然后用IRIS Intrepid I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其铜含量。用国家标准物质猪肝粉或黄豆粉作为参照标准,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饲料原料中铜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谷物籽实(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和大麦)平均铜含量为3.95 mg·kg -1(范围为2.50—5.34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包括玉米蛋白粉、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次粉、小麦麸、小麦DDGS、碎米和米糠)平均铜含量为7.16 mg·kg -1(范围为1.62—12.13 mg·kg -1);植物性蛋白饲料(包括膨化大豆、大豆粕、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亚麻粕和葵花粕)平均铜含量为16.37 mg·kg -1(范围为6.45—30.40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包括鱼粉、肉粉、水解羽毛粉、肠膜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平均铜含量为11.14 mg·kg -1(范围为1.90—20.04 mg·kg -1);牧草类(包括羊草、黑麦草、苜蓿和青贮玉米)平均铜含量为7.85 mg·kg -1(范围为4.31—9.92 mg·kg -1);秸秆类(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秸和甘薯藤)平均铜含量为7.50 mg·kg -1(范围为3.38—13.89 mg·kg -1);矿物质饲料(包括石粉、磷酸氢钙、骨粉和贝壳粉)平均铜含量为6.79 mg·kg -1(范围为3.39—11.45 mg·kg -1)。这37种饲料原料的平均铜含量范围为1.62—30.40 mg·kg -1,而各类饲料原料铜含量分布规律是:植物性蛋白饲料(16.37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11.14 mg·kg -1)>牧草类饲料(7.85 mg·kg -1)>秸秆类饲料(7.50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7.16 mg·kg -1)>矿物质饲料(6.79 mg·kg -1)>谷物籽实(3.95 mg·kg -1)。以省(区)为单位比较,发现不同地区间的玉米、小麦和大豆粕的铜含量差异显著(P<0.05)。四川省玉米和大豆粕铜含量最高(分别为2.97和15.74 mg·kg -1),内蒙古自治区最低(分别为1.66和11.72 mg·kg -1);甘肃省小麦铜含量最高(5.61 mg·kg -1),河北省最低(4.02 mg·kg -1)。根据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52个饲料配方计算出基础饲粮中可提供的铜含量为5.07—6.54 mg·kg -1,如根据我国及美国NRC猪、鸡饲养标准中铜营养需要量的要求,基础饲粮中的铜含量基本可提供猪的铜营养需要,可提供鸡大部分铜的营养需要,但上述估算尚未考虑不同饲料原料中铜的利用率。结论 我国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差异较大,全国猪、鸡常用基础饲粮配方中铜含量可提供猪、鸡大部分的铜营养需要量。因此,建议在配制饲粮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铜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需要,同时减少铜的添加和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抗菌药在胞内极易排出或失活,导致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治疗效果差且容易复发。纳米粒子具有在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中积累的能力,可提高药物在胞内的浓度和胞内停留时间,这使得它们可用于治疗细胞内感染。本文对固体脂质纳米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和推动固体脂质纳米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0.
以猪粪和秸秆为原料, SiO2纳米颗粒(SiO2NPs)为添加剂,研究添加4 个浓度梯度下(0、0.5、1.0和2.0 g/kg)SiO2NPs对好氧堆肥过程中腐熟度指标、重金属总量和形态分布规律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并探讨影响重金属生物利用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添加SiO2NPs提高堆体温度并延长堆肥高温期。与堆肥前相比,堆肥后的pH显著升高,而电导率和C/N显著降低。种子发芽指数由堆肥前的50%升高到堆肥后的163%~182%。添加SiO2NPs有利于重金属组分由生物可利用形态(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向稳定形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Cu和Zn的钝化效率可分别达到65.10%~83.89%和6.62%~27.93%,极显著高于CK处理(分别为52.09%和1.83%,P<0.01)。添加SiO2NPs增加嗜热菌科的丰度,提高总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与Cu相关的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Zn相关的被鉴定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表明Cu的生物利用度受环境因素(C/N和电导率)和细菌的交互作用,而Zn的生物利用度受细菌和温度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