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7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645篇
林业   52篇
农学   1863篇
基础科学   198篇
  1018篇
综合类   3846篇
农作物   1460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0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60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提前喷施叶面肥对增强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翻秋种植(早稻品种作晚稻直播栽培)以其节本高效、缓解双季稻季节矛盾等优势得以迅速发展,但翻秋晚稻抽穗期迟于移栽晚稻,更易受寒露风影响而减产。本研究以始穗期寒露风来临前2d设置喷施清水(CK)、喷施宝(T1)、寒露风来临当天施喷施宝(T2)3个处理,研究提前喷施叶面肥对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期为提高翻秋晚稻应对寒露风的避灾减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及T2相比,提前喷施叶面肥(T1)可促进翻秋晚稻安全齐穗,缩短生育期3~4d;有利于增加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促进后期叶片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的正常衰减,提前喷施叶面肥后植株的C、N营养更协调,干物质运转更通畅,从而显著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增加结实率9.5~13.9个百分点,增产15.8%~23.7%;提前喷施叶面肥还可改善翻秋晚稻稻米的外观品质及加工品质。可见,通过气象预警,提前喷施叶面肥可有效增强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食用油炸糯米糕的整体营养健康效应及其对血脂健康的影响,自制纯油炸糯米糕和蒸糯米糕,选用健康雄性小白鼠,分别用油炸糯米糕外壳层、中间层、油炸糯米糕全糕及蒸糯米糕进行6周连续灌胃试验,饲料、葡萄糖作为对照组。采用模拟BDI-GS体系评价法进行营养效价、健康效应评定及试剂盒法对小鼠血脂指标测定,并计算相应指标数据,做图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外壳层组平均日采食量为(5.70 ± 0.56)g,其余各组为6.80 g左右,食用油炸外壳层组的小鼠采食量及体重显著下降;营养健康方面,油炸糯米糕和蒸糯米糕相比无显著差异,各试验样品的累加积分均大于8.0,基本益于机体整体营养和健康;血脂方面,油炸糯米糕全糕会提高小鼠血脂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油炸糯米糕外壳层会提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  相似文献   
993.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稻渔综合种养可使农业从单一经营转变为复合经营,从平面生产转变为立体生产,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为进一步促进稻渔综合种养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综述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发展概况,阐明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增产增效作用及与之配套的稻田工程技术、安全植保技术、安全施肥技术、鱼病防治技术、水质管理技术的实施过程,指出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展望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4.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功能叶片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2份来自水稻种质资源库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设正常施氮和不施氮两个处理,对供试品种的功能型叶片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功能叶片形态特征受到品种基因型和外部施氮水平的共同影响和调控。供试材料在不同氮肥处理下,功能型叶片形态特征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倒一叶长与倒二叶长和倒三叶长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倒一叶宽与倒二叶宽和倒三叶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在正常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分别获得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分别达到94.5%和90.6%,通过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正常施氮条件下,排前5名的水稻材料分别为滇屯502、玉米稻、雅恢2115、谷梅3号和水源258;在不施氮条件下,排前5名的水稻材料分别为玉米稻、滇屯502、巴西稻、CDR22和谷梅3号。在水稻株型育种中,应注意利用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种质资源,并在亲本选配时选择遗传距离较远且综合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995.
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水稻恶苗病药剂防治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12种原药及12种制剂对多菌灵和咪鲜胺双重抗性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的室内毒力,并分别于2016和2017年进行了12种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检测结果表明,12种原药抑菌活性强弱依次为戊唑醇>氰烯菌酯>咪鲜胺>咯菌腈>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乙蒜素>嘧菌酯>噁霉灵>福美双>精甲霜灵>甲霜灵;12种制剂抑菌活性强弱依次为0.25%戊唑醇FS>25%氰烯菌酯SC>25%咪鲜胺EC>20%氰烯菌酯?杀螟丹WP>25g/L咯菌腈FS>16%咪鲜胺?杀螟丹WP>62.5g/L精甲霜灵?咯菌腈FS>22%氟唑菌苯胺FS>12%甲?嘧?甲霜灵FS>17%多菌灵?福美双FS>17%杀螟丹?乙蒜素WP>15%噁霉灵WP。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种制剂推荐剂量下对水稻恶苗病防效高低依次为22%氟唑菌苯胺FS>25%氰烯菌酯SC>20%氰烯菌酯?杀螟丹WP>17%杀螟丹?乙蒜素WP>62.5g/L精甲霜灵?咯菌腈FS>12%甲?嘧?甲霜灵FS>0.25%戊唑醇FS>25%咪鲜胺EC>16%咪鲜胺?杀螟丹WP>25 g/L咯菌腈FS>17%多菌灵?福美双FS>15%恶霉灵WP。22%氟唑菌苯胺FS、25%氰烯菌酯SC、20%氰烯菌酯?杀螟丹WP等3种制剂在水稻恶苗病防治及抗性治理中具备更为优良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水稻恶苗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云南哈尼梯田红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有丰富的水稻品种,特别是红米资源。本研究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100对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分析元阳哈尼梯田60份红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100对SSR引物共扩增条带477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4.770个条带;有效等位基因数(Ne)从1.035~6.000,平均为2.518;香农多样性指数(I)为0.086~1.912,平均为1.016;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064~0.838,平均为0.519;基因杂合度(H)从0到0.950,平均为0.167;聚类分析可将60个红米品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籼稻亚种,包括57个水稻品种,第二类只有3个品种,为粳稻亚种。研究表明云南哈尼梯田水稻红米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7.
水稻耐盐碱胁迫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281个水稻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调查了盐、碱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能力相关性状,选择260对SSR标记对基因组进行扫描,采用Structure软件进行群体分析,利用GLM(General Linear Model)方法对标记与幼苗耐盐碱能力进行关联分析;并以试验材料表型均值为对照,鉴别出携带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检测到15个与盐胁迫下种子萌发能力关联的SSR位点,其中第10条染色体上分别与标记RM184和RM171连锁位点的贡献率较大,达到29.51%和31.67%,优异等位变异RM184-211表型效应值最大为0.31,载体材料为‘滇屯502选早’。检测到与碱胁迫下种子萌发能力相关联的20个SSR位点,其中第3染色体与RM168和第4染色体与RM6314连锁位点的贡献率较大,分别达到39.17%和50.02%,优异等位变异RM6314-179表型效应值最大为0.58,载体材料为‘越6(N202)’。  相似文献   
998.
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for grain mineral elements can assist in faster and more precise development of micronutrient dense rice varieties through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In the present study, QTLs were mapped for Fe and Zn concentrations in two BC2F3 mapping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the crosses of O. sativa cv Swarna with two different accessions of O. nivara. In all, 10 and 8 QTLs were identified for grain Fe and Zn concentrations in population 1, and 7 and 5 QTLs were identified in population 2, respectively. Eighty percent of the QTLs detected in both populations were derived from O. nivara. Five QTLs for Fe and three QTLs for Zn explained more than 15% phenotypic variance either in interval or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The locations of O. nivara derived QTLs such as qFe2.1, qFe3.1, qFe8.2 and qZn12.1 were consistently identified in both the populations. Epistatic interaction was observed only between RM106 and RM6 on chromosome 2 and between RM22 and RM7 on chromosome 3 for Fe concentration in population 1. Sixteen candidate genes for metal homeostasis were found to co-locate with 10 QTLs for Fe and Zn concentrations in both the populations. Most of the Fe and Zn QTLs were found to co-locate with QTLs for grain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traits. Some of the major effect QTLs identified can be used to improve rice grain Fe and Zn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999.
利用黑龙江省226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立枯病的鉴定,以轮枝镰刀菌为供试菌株,采用人工接种,筛选得到不同表现值的抗源材料。鉴定结果表明:鉴定筛选出高抗品种12份,分别为‘龙粳20号’‘东农429’‘富士光’‘龙稻5号’‘龙粳27号’‘垦稻18’‘黑粳2号’‘龙粳21号’‘朴洪根稻’‘石狩白毛’‘垦稻9’‘垦稻11’,占资源总数的5.31%;中抗品种29份,占总数的12.83%;中感品种为63份,占总数的27.88%;感病品种99份,占总数的43.81%;高感品种为‘合江11号’‘东农420’‘牡丹江31号’‘合江10号’‘东农419’等23份,占资源总数的10.18%,但没有发现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1000.
选择籽粒Cd、Cr、As、Ni和Pb等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的12个晚粳稻基因型,种植于浙江省晚粳稻主产区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等市的6个试点,研究籽粒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变异及其稳定性、籽粒和土壤有效态(DTPA提取态)Cd、Cr、As、Ni和Pb等重金属含量之间及与Fe、Zn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pH对籽粒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及其互作效应对籽粒重金属含量的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表明筛选和选育籽粒重金属含量低的品种以及通过农艺措施减少籽粒重金属含量是可能的。同时,籽粒中这5种重金属含量的稳定性因环境、基因型而有较大差异,且亦因重金属种类而异。因此,为降低籽粒重金属含量,应针对特定重金属污染的环境进行基因型选择,并同时考虑基因型籽粒重金属含量的稳定性。土壤pH不仅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及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积累量,还影响籽粒重金属积累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即积累稳定性)。此外,土壤中一些重金属常发生复合污染,如Cd和Cr、As或Ni,Cr和As,Pb和As间表现为协同消长,Cd含量较高的稻米往往As和Pb含量也高,Cr和Ni含量以及As和Pb含量之间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