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83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8篇
  195篇
综合类   32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西溪湿地底泥重金属竖向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特制的底泥取样器从杭州西溪湿地钻取通长的底泥试样,对不同深度底泥中重金属Cu、Pb、Zn进行测试,并分析重金属在表层底泥、底泥孔隙水及上覆水中的含量及相关性,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底泥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湿地0.6 m深度内的底泥为轻度-中度污染,埋深大于0.6 m的底泥没有被污染或者污染程度较轻;重金属在表层底泥孔隙水中的含量显著大于其在上覆水中的含量,由于浓度梯度,底泥孔隙水中的重金属会释放到上覆水中,因此如只实施换水处理难以根除水体污染问题,疏浚受污染的底泥是更有效的治理措施.根据测试结果,0.6 m深度可作为湿地底泥疏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2.
大庆地区湿地现状及生态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湿地在大庆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阐述大庆地区湿地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大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和政策执行度、控制湿地污染,治理污染湿地、引入清洁水源,保障湿地生态用水、增设湿地保护区和综合治理示范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湿地管理体制、加强湿地的研究工作、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七个方面提出了大庆地区湿地的生态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643.
以海珠湿地生态管理和产业化利用为核心,结合拟建设的"海珠-仲恺国家级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从景观规划设计、水净化功能、污染土地利用、植物匹配性、产业发展规划、研发等方面,以生物转化器实现园区废弃物循环利用和零排放,优化湿地公园"都市牧场"循环产业链,建立湿地生态农业模式,创新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644.
不同植物组合人工湿地中磷去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技术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技术措施,而磷的去除是污水治理的主要难点。以亚热带丘陵区为研究区域,以农村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及农田排水混合形成复合污水为治理对象,通过野外小区试验,研究了浮水植物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与挺水植物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水生美人蕉(Canna glauc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所构建的浮水植物+不同挺水植物种植模式人工湿地,以探讨不同植物组合模式对人工湿地磷的处理效果与去除途径的影响特征。3—9月结果表明:植物组合湿地对于农村污水中磷素具有显著的处理效果,以无机磷的去除为主。湿地进水总磷(TP)浓度为2.16~5.93 mg·L-1,各植物组合出水TP浓度为0.34~0.48 mg·L-1,低于城镇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0.5 mg·L-1),以绿狐尾藻+梭鱼草湿地的除磷效果最好;不同组合模式人工湿地总磷负荷变化范围为45.50~47.13 g·m-2·a-1,绿狐尾藻+梭鱼草组合湿地达47.13 g·m-2·a-1,显著高于对照湿地中的39.62 g·m-2·a-1;底泥吸附与沉淀是植物组合湿地磷素去除的主要途径,其占湿地除磷总量的72.44%~75.62%。水生植物TP积累量9.65~12.51 g·m-2·a-1,占湿地除磷总量的21.00%~26.54%;试验中,植物组合人工湿地比绿狐尾藻湿地底泥吸附占除磷总负荷的比例减少1.71%~4.89%,增加植物吸收比例0.97%~6.28%。较对照湿地底泥吸附占除磷总负荷的比例减少18.11%~21.29%。植物组合有利于延缓底泥吸附饱和时间和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645.
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和酶活性,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基质好氧微生物数量下行池大于上行池;基质上层好氧微生物数量显著大于中下层基质;人工湿地基质中酶活性下行池大于上行池;基质上层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大于中下层基质;不同时间的基质酶活性不同.基质上层区域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最有效的净化空间.由于人工湿地下行池基质中好氧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大于上行池,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中,下行池的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46.
艾比湖湿地泥炭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艾比湖湿地泥炭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分析化学的手段,对泥炭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等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测定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呈现出较强的表聚性,养分含量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其它养分含量较低;泥炭土壤中表层土壤有机质与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存在显著相关性,泥炭深层土壤的有机质与碱解氮、有效磷相关性较强;空间变异特征显示,土壤各养分指标均表现为中等空间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647.
以华北某市开发区波式潜流人工湿地(W-SFCW)中试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处理环卫河景观水体的效果.在4个多月的连续运行期中,对COD,TN和TP等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W-SFCW对化学需氧量(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2.45%,43.35%和39.24%,其中TN和TP的平均出水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标准.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了春、夏、秋3个季节下W-SFCW处理景观水体的效果,发现季节的变化对TN和COD的去除影响显著,对TP的去除影响不明显.提出了保障W-SFCW稳定运行的措施,为W-SFCW在修复景观水体水质上的应用以及实际工程中的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8.
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可将其分为3个阶段,其中,第一和第三阶段以硝化反应和有机氮生物合成为主,第二阶段以反硝化为主;以质量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各形态氮化合物迁移转化模型,并利用各形态氮实测值计算得到氮循环质量平衡图。结果表明: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水体-基质-植物多介质中,不同形态氮之间发生迁移转化,水体和基质中氨态氮和硝态氮均有所减少,植物吸收合成部分有机氮,系统最终出水脱氮效率为85%。  相似文献   
649.
通过基质磷素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以及基质饱和吸附后磷素解吸实验,研究陶瓷滤料、红泥、水洗砂、炉渣4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的效果,评价其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解吸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在溶液磷(P)浓度为5-150mg·L·^-1条件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陶瓷滤料和红泥两种基质的磷素吸附过程,陶瓷滤料用Langmuir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程度更好,红泥则相反。4种基质对磷素的吸附量顺序依次为红泥〉陶瓷滤料〉炉渣〉水洗砂。从磷素的解吸率来看,4种基质释磷顺序依次为炉渣〉水洗砂〉陶瓷滤料〉红泥,水洗砂和炉渣吸附磷素后的解吸率较高,其他两种基质磷素解吸的比例很低。综合评价,陶瓷滤料更适合作为人工湿地污水除磷的基质。  相似文献   
650.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plant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as well as ecosystem functioning. Detailed knowledge of the triparti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lants, fungi, and bacteria, and their environment is still limi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oils adjacent to three plant species (Cruciata laevipes, Mentha piperita, Equisetum arvense) in the Ljubljana Marsh and the bulk, plant-free soil were analyzed for their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June and October 2006. The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indicated a different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rhizosphere and in bulk soil, however, with almost no seasonal changes between late spring and autumn samples and no apparent impact of the three plant species. In addition, root colonization of the three plant species by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 and dark septate endophytes (DSE) was microscopically assessed monthly from May until October 2006. A presumably accidental correlation between monthly precipitation and the degree of arbuscule formation, with the latter lagging 1 month, was noted for M. piperita, the most heavily colonized of the three plant species. With all three plants, the phosphorus content in roots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most AMF structures. Microsclerotia of DSE were mainly abundant in autumn samples. Fungal diversity in roots was estimated using temporal 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separation of the fung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ducts obtained for both 18S-rDNA and the 5.8S-ITS2-28S rDNA segments. No specific effects of either plant species or seasonal changes on mycorrhizal community structure were discern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