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95篇
  免费   4626篇
  国内免费   7512篇
林业   10242篇
农学   7426篇
基础科学   5442篇
  15540篇
综合类   46523篇
农作物   4612篇
水产渔业   2749篇
畜牧兽医   8711篇
园艺   2456篇
植物保护   4532篇
  2024年   579篇
  2023年   1518篇
  2022年   2329篇
  2021年   2537篇
  2020年   2576篇
  2019年   3132篇
  2018年   1869篇
  2017年   3190篇
  2016年   3946篇
  2015年   3369篇
  2014年   4689篇
  2013年   5139篇
  2012年   7208篇
  2011年   7248篇
  2010年   5869篇
  2009年   5788篇
  2008年   5292篇
  2007年   6378篇
  2006年   5688篇
  2005年   4725篇
  2004年   3666篇
  2003年   3099篇
  2002年   2361篇
  2001年   2085篇
  2000年   1902篇
  1999年   1497篇
  1998年   1296篇
  1997年   1156篇
  1996年   1147篇
  1995年   1114篇
  1994年   1025篇
  1993年   927篇
  1992年   835篇
  1991年   692篇
  1990年   631篇
  1989年   565篇
  1988年   443篇
  1987年   310篇
  1986年   151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62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核桃壳液化及其与甲醛反应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核桃壳在120℃、液比为3/1和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苯酚的3%)条件下液化,通过液化体系内游离苯酚和残渣含量的分析以及液化体系与甲醛反应能力的分析发现:核桃壳的酚解和酚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反应初期,后期逐渐减弱;液化体系内总的活性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液化体系内游离苯酚贡献的活性量,二是体系内液化产物贡献的活性量;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游离苯酚折算的耗醛量逐渐减少,液化产物的耗醛量逐渐增加,而总的液化体系中消耗甲醛的能力在逐渐的减弱。  相似文献   
102.
苦竹各器官主要营养元素分布及采伐的养分输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四川长宁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各器官生物量以及其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和储量,研究了苦竹采伐的养分输出问题。结果表明:苦竹各器官中N、P、K、Si、Ca、Mg等6种营养元素以代谢旺盛的竹叶和竹鞭中含量最高;6种养分元素在各器官贮存量(单位:kg.hm-2)从大至小的排序为:叶(510.8)>竹根(230.62)>杆(182.14)>枝(163.77>竹鞭(59.19)>竹蔸(41.16)。苦竹采伐的养分年输出量(单位:kg.hm-2)从大至小的排序为:Si(50.23)>K(38.77)>N(35.58)>Mg(4.55)>P(3.86)>Ca(3.31)。对比该地区的降雨输入,苦竹林地养分以Si失衡最为严重;其次为K、N。若采伐时将竹叶带出竹林,6种元素的养分输出总量将增加1.48倍。可见,竹叶归还林地对维持地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小流域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植被的变化可以调节森林水文过程。本文以广元市碗厂沟的5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水位资料,分析了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流域径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森林植被的不断恢复,(1)流域降水转化为径流的数量(即径流系数)降低;(2)在相同的雨量级与相似的雨强情况洪峰得到削弱,洪峰时间延长;(3)在相似的降雨历时的条件下洪水过程线历时增长。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研究了川西南山地安宁河流域干热河谷和干性森林的水分收支状况。结果表明:(1)干热河谷和干性森林的年降水量分别为1 067.95 mm和1 371.73 mm,年降水量的90%以上集中在6月~10月的雨季和夏秋季节;(2)干热河谷和干性森林年蒸发量为1 280 mm和1 089.75 mm,春夏蒸发占年蒸发量的65%和66%,旱季蒸发占年蒸发量的58%和61%,4月~6月是蒸发旺季,其次是7月~8月;(3)干热河谷和干性森林年水分盈余量分别为43.6 mm和481.95 mm,均存在季节性水分匮缺期,7月~10月、夏秋季节和雨季均是水分盈余期,其余为水分匮缺期;(4)干热河谷和干性森林年干燥度分别为1.205和0.8,表明该地区分别为半湿润和湿润性气候,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7月~10月、雨季和夏秋季节气候湿润,其余时期为半湿润或干旱气候;(5)干性森林在年降水量和水分盈余量上高于干热河谷,在年可能蒸发量和干燥度上明显低于干热河谷,这种差异还体现在水分参数的月分配、四季分配、旱雨季分配上;(6)干热河谷湿润程度差于干性森林,干热河谷植被和干性森林对各自水分收支状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7)封山育林需要注意旱季防火,人工促进还需要考虑土壤水分平衡规律和适地适树,进行"适度"造林。  相似文献   
105.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流域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状态,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调控措施。流域生态安全评价需要通过评价模型来实现,由于生态安全是一个外延不明确的模糊概念,为此以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运用模型对岷江上游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建立了1,2,3共三个级别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岷江上游生态安全处于第2级,即处于预警状态。评价结果符合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06.
1980~2002年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时序特征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26  
该文依托1980~2002年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基础资料,以农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农作物为例,对农地利用过程中集约度、播种面积与耕地撂荒变化的时序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中国农地利用的集约度与总播种面积均有不断提高与扩大的总体趋势,但在扩大过程中却有三次显著下降变化,在集约度下降时期(1984~1986年、1992~1993年、1997~199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明显缩小,农地弃耕撂荒现象开始显著增加;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同农地利用过程中成本要求与土地要素纯收益的变化密切相关,但在时间响应上,由于农户要经过一个“观望-权衡-行动”的响应过程,从而往往滞后1~3年。  相似文献   
107.
涌泉灌溉用于大田作物主要问题是流量小,沟、畦横断面大,水流在田间很难向前推进。为此将其与垄膜沟种技术组合,缩小过水横断面,减小或杜绝侧渗,提高水流推进能力,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灌水器(稳流器)数量,改善灌水质量,提高田间土壤水分的均匀度,进而为涌泉灌溉用于大田作物提供了可能性。采用涌泉灌溉配套垄膜沟种耕作方式,提高了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了灌水量与灌水次数、减少了棵间土壤水蒸发、农田耗水比一般大田灌溉节省28.3%。由于灌水量可控,比一般地面灌溉节约28%~47%。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大海子水库放水涵洞闸门前承压段3道伸缩缝止水功能部分失效、伸缩缝漏水防渗处理等问题,采取聚合物砂浆封缝、灌注水溶性聚氨酯堵漏、手工聚脲材料护面防渗等处理,为聚脲防渗材料在水库放水涵洞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9.
Understanding insect m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is critical for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insect pest management protocol. M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adult Cryptolestes ferrugineus (Stephens) in response to nomin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of 5, 10, 15, and 20°C in 1- and 2-m horizontal columns filled with 12.5% moisture content wheat were studied in 24, 48, and 72 h of movement times. In the wheat columns without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adults had a diffus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caused by their random movement. Adults showed bias movement to the warmer grain in wheat columns with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and preferred the warmer grain regardless of the magnitude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less than 24 h. Their distribution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movement times in 1- or 2-m columns. About 40% of adults moved to the warmer wheat located at 0.4 to 0.5 m in the 1 m column but did not move to the warmer wheat located at 0.9 to 1 m in the 2-m column. Therefore, length of grain column influenced detection of warmer grain by insects. Adult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had a similar response as that under linear temperature gradients.  相似文献   
110.
新型肥料因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符合“高效环保、低碳节能”的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等优点,近年来市场发展迅猛,其中螯合剂越来越多被应用于新型肥料生产。为此,从我国肥料应用现状出发,结合对不同类型微量元素的分类及对比,将螯合剂从来源方面分为合成法螯合剂、天然法螯合剂、生物化学法螯合剂和其他法螯合剂,并对其在肥料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得出了螯合肥料的选择要通过高通量检测技术结合应用环境进行选择,走“有机无机相结合—速效持效相互补—螯合态部分替代”的综合路线,微量元素之间应该“速效型—持效型—螯合态型”相互配合才是微量元素肥料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