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2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1130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130篇
  365篇
综合类   2258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203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以西南岩溶地区清镇市为例,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模型对2005年清镇市区域生态足迹状况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与不同区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清镇市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5440hm2,超过了它的人均生态承载力;②清镇市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为2.1240hm2,表明清镇市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③清镇市2005年万元GDP生态足迹为2.8139hm2,高于中国西部的平均水平,资源利用为粗放消耗型。针对清镇市生态赤字的状况,提出了缓解该市生态压力、提高生态承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水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资源,杭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量与质都提出了新要求。为此,通过调查杭州水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杭州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的需求矛盾,就解决两者之间矛盾以下促进杭州经济、社会、环境等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43.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土地利用高质量转型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该研究基于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运用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TWR)等方法,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耦合协调水平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利用功能指数从0.20上升到0.55,持续优化提升,但总体上处于中低水平,土地利用功能水平表现为阶段性的变化特征;土地利用功能指数逐渐呈现出中西高、东部低的空间格局。2)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及生产-生活功能的协调度指数持续上升,其余耦合度及协调度指数均呈波动发展的趋势,耦合协调度指数呈现中部和西南部高、东北和西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以低质量转型为主,平均占比约为50%,功能转型质量有所提升,中西部区县的土地利用功能转型质量要明显优于北部和东部区县。3)不同影响因子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人口密度和城镇化水平的正向驱动作用持续增强,二三产业占比的负向驱动作用增强,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影响力趋于减弱。应根据各区县土地利用功能的转型阶段,实行差别化的发展政策,补齐区县发展短板,提升功能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区域用地效率,促进土地利用多功能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4.
在农用地分等工作完成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状况和农用地分等工作,初步探讨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并结合连州市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5.
2006年8月~2007年7月,采用样带法,对广东省新会银湖湾湿地鸟类群落进行了研究,共记录70种,隶属13目28科48属.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10种.东洋种35种,古北种26种,广布种9种.鸟类群落多样性以潮滩湿地最高,多样性指数3.514 0,均匀性指数0.881 1.新会银湖湾湿地鸟类资源丰富,分析了鸟类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开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湿地鸟类保护的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6.
对广州市南沙区黄山鲁森林公园鸟类组成、鸟类区系、鸟类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鸟类进行了研究.在森林公园境内共记录了鸟类41种,隶属6目,19科.其中,留鸟28种,冬候鸟12种,夏候鸟1种.根据中国动物区系的划分,东洋界物种22种,古北界物种8种,广布种11种.  相似文献   
47.
谈实现城市景观设计完整性的三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森 《广东园林》2007,29(2):15-18
结合实例阐述城市景观设计完整性的三大步骤,即环境分析、造景目的和实现技法,并指出景观设计完整性对景观建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8.
陈晓彬 《广东园林》2007,29(6):60-62
中山公园是汕头市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古树名木苍翠,植物品种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四周环水,区位环境得天独厚.要保护和发展汕头中山公园,必须解决公园基础设施老化,配套不完善;植物景观比较单一,养护管理比较粗放;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力度不够;公园技术管理队伍老化和断层;公园保护资金入不敷出等问题.提出只有开拓创新,充分发掘公园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地域文化,保障维护资金才能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9.
河西走廊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本文以河西走廊的资源型城市(嘉峪关市、玉门市和金昌市)为例,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重点探讨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0.
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嘉峪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以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嘉峪关市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及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度量.结果表明:嘉峪关市2000-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在14.270 6~21.928 3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在0.127 2~0.129 1 hm2,生态足迹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已对生态系统构成极大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生态赤字的途径,为嘉峪关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