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17篇
基础科学   6篇
  76篇
综合类   320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提高膨润土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方法 采用氢氧化钠和壳聚糖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分别得到碱改性膨润土(B-NaOH)、壳化膨润土(B-CS)和壳化碱改性膨润土(B-NaOH-CS)。以钠基膨润土(B)为对照,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分析仪表征3种改性膨润土的理化性质,研究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 B-NaOH-CS中出现了强N—H吸收峰以及增强的C—H对称弯曲峰,同时B-NaOH-CS表面片状结构卷曲分散,层间孔隙增多,比表面积是其他膨润土的1.2倍以上。当Cr(Ⅵ)质量浓度为50 mg·L-1时,B-NaOH-CS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为1.03 mg·g-1,分别是B-CS、B-NaOH的1.26、1.84倍。描述膨润土吸附Cr(Ⅵ)的动力学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优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描述膨润土吸附Cr(Ⅵ)的热力学过程,Langmuir等温模型优于Freundlich等温模型。热力学参数△H>0、△G<0、△S>0,表明膨润土吸附Cr(Ⅵ)为吸热、自发、无序反应。B-NaOH在pH=7.0时对Cr(Ⅵ)的吸附量最大,B-CS、B-NaOH-CS在pH = 3.0时对Cr(Ⅵ)的吸附量最大。结论 B-NaOH-CS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好,改性膨润土对去除Cr(Ⅵ)污染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藏带鱼优势腐败菌(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作用机理,通过牛津杯法测定了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测定了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活力、细菌生长曲线、细胞膜完整性和细胞的稳定性,对细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与MBC分别为1.6 mg/ml与3.3 mg/ml,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腐败希瓦氏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经2倍最小杀菌浓度的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后,细菌未出现对数生长期;菌液在260 nm处的吸光值明显升高,菌体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菌体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升高,菌体细胞壁通透性增大;菌悬液的电导率值明显增大,细胞膜稳定性受损。细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复合生物保鲜剂作用于菌体细胞后,菌体细胞开始出现皱缩、扭曲变形、表面粗糙和布满泡状物及细胞壁塌陷等现象。表明复合生物保鲜剂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内环境和细胞膜稳定性,影响了细菌的正常生长;并且通过影响细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物的排出,最终导致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53.
李彦  许梓荣 《中国饲料》2006,(14):29-31
壳聚糖是天然、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氨基和羟基,可进行多种化学修饰,得到相应的衍生物。某些壳聚糖衍生物具有比壳聚糖更好的水溶性和功效。本文综述壳聚糖衍生物的种类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并对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54.
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龄AA肉仔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Ⅰ)喂给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Ⅲ、Ⅳ、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脱乙酰度为82.5%、86.2%、90.5%和95.3%的壳聚糖10g/kg。试验期7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不同,在21日龄,脱乙酰度82.5%壳聚糖组能显著抑制盲肠大肠杆菌的增殖(P<0.05),各壳聚糖组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盲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增殖,其中脱乙酰度90.5%、95.3%壳聚糖组对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35日龄,各组盲肠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无显著差异;脱乙酰度82.5%和86.2%壳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能促进盲肠乳酸杆菌的增殖,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5.
甲壳素、壳聚糖对家禽生产性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甲壳素、壳聚糖的发现、来源、制备、结构和性质;甲壳素、壳聚糖对家禽生产性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甲壳素和壳聚糖的降脂机理及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6.
季铵化壳聚糖对冬枣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吉平  王娟  郑学勤 《果树学报》2007,24(2):244-247
为研究季铵化壳聚糖(HPTAC-CTS)对冬枣的保鲜效果,于-1℃~-2℃冷藏温度下,采用2%季铵化壳聚糖对冬枣进行涂膜保鲜处理,可保鲜贮藏冬枣80d。贮藏后果实不变形,果皮硬度高,果肉仍然很脆;腐烂率低于4%,好果率超过96%;失重率低于<5%,外观、口感可达贮藏前的水准;含糖量、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基本不变,保持原有风味和营养。  相似文献   
57.
水溶性甲壳胺体外抑菌活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二倍稀释法测定 6种甲壳胺样品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并根据MIC制作含有甲壳胺的普通琼脂培养基和药敏试纸片。结果表明 :编号为 1 #、 3 #、 4 #、 6 #甲壳胺在一定浓度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2 #、 5 #在试验所用浓度下抑菌效果不明显。用与MIC相同浓度配制的甲壳胺琼脂的抑菌作用与试管MIC法相同 ,而甲壳胺试纸片则需要 8个MIC才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8.
壳聚糖对长白落叶松和侧柏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0.5、1.0、1.5、2.0 g·L-14种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分别对长白落叶松和侧柏种子浸种处理18、24 h,对照为始温45℃清水浸种24 h、恒温25℃培养21、28 d.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处理后,长白落叶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速率和发芽指数都有显著提高,以1.0 g·L-1壳聚糖浸种24 h效果最佳;侧柏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以2.0 g·L-1壳聚糖浸种24 h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9.
壳聚糖在荔枝果酒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壳聚糖对荔枝果酒的澄清作用,比较了荔枝果酒用壳聚糖处理前后的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酚类物质、可溶性蛋白质、果胶、酒精度、色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透光率提高.当壳聚糖用量为0.6 g.L-1时对荔枝果酒的澄清效果最好,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稳定性,说明壳聚糖是一种有效的荔枝果酒澄清剂.  相似文献   
60.
采用贴膜法评价了添加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杉木粉/PVC复合材料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性能,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添加平均分子量为32 W和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时,复合材料的表面抗菌效果最佳,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大肠杆菌;XPS的分析也显示添加壳聚糖后,样品表面出现一定强度N1s的谱峰,且C1和C2的峰面积比从1.87下降至1.82,说明复合样品的表面均匀地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壳聚糖,使样品表面具有抗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