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6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林业   392篇
农学   217篇
基础科学   57篇
  986篇
综合类   1523篇
农作物   142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533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32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糠醛渣超声波辅助酶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糠醛渣为原料进行碱性过氧化氢法预处理,采用超声波辅助酶解法,比较分析不同模式下的葡萄糖转化率及水解液残存酶活。研究结果表明:酶解2 h时辅以超声波是糖转化的最佳条件,超声波辅助酶解及分段加酶使糖产率由55.01%提高到73.35%。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影响着酶的吸附与脱附,有利于其与底物的充分结合。不同超声波酶解模式对糖产率的影响较大,且U-C模式效果较好,使糖产率提高46.35%。同时,酶解前超声波可以使糖产率提高33.34%。可见,低能耗,低污染的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糠醛渣超声波辅助酶解为工业化生产乙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2.
以纤维素酶产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为实验菌株,研究了低能N+注入对T.reesei存活率、菌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蛋白质含量以及产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reesei经N+注入后存活率曲线呈现“双马鞍型”,这与离子注入典型的“马鞍型”曲线不同.菌体总抗氧化能力与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同样在1.50×1016和2.50×1016 cm-2注量处呈现两个峰,与存活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由此推测,离子注入微生物所诱导的总抗氧化能力的强弱变化很有可能决定微生物的存活情况.实验通过诱变筛选得到3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150-1,150-2和250-6,高产菌株纤维素酶的平均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24.3%,均表现出很强的发酵积累纤维素酶的能力,尤其在发酵后期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43.
选取不同类型退化湿地的典型退化指标,如湿地面积变化率、水源补给状况、地表水水质、濒危物种数和种群数量变化率、植被覆盖变化率等作为湿地退化状况的评价指标,将湿地的退化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未退化、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并对10处滨海国际重要湿地和22处内陆国际重要湿地的退化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个湿地是严重退化,1个湿地是轻度退化,其余29个湿地是未退化。  相似文献   
944.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in situ degradation profiles were analyzed for 27 samples of dried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 (DDGS) distributed in Japan, and a wide variation was found in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 content, which had positive relationships to detergent‐insoluble crude proteins such as neutral detergent‐insoluble crude protein (NDICP) and acid detergent‐insoluble CP (ADICP). Samples with lower NDF (< 35% on dry matter (DM)) showed higher soluble fractions of protein, but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microbially degradable protein in the rumen was not differen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amples with higher NDF, and no difference was shown between samples with higher and lower NDF after 24 and 48 h of in situ incubation for DM and CP degradation, respectively. The NDICP content in the digestion residue decreased with time of incubation, especially for samples with higher NDF, while the ADICP content increase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part of the soluble fraction of CP in DDGS w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NDICP by the heating process in bio‐ethanol production, which is still highly degradable, whereas another part of the fraction incorporated into ADICP would proceed to the advanced steps of irreversible amino‐carbonyl reaction.  相似文献   
945.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谷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其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并且对动物免疫系统、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DON的物理特性、代谢,尤其是其对动物采食量、免疫系统、肠道功能、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等方面的影响及机理以及降解的一般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DON的进一步研究和谷物中DON的降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6.
本研究以纯化的大豆凝集素(SBA)为研究对象,体外研究了动物体内两大主要蛋白消化酶即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其酶解作用。试验通过SDS-PAGE方法分析了SBA经蛋白酶酶解后的降解程度;利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其在酶解过程中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SBA可缓慢地被胃蛋白酶降解,SBA浓度越高,完全降解需要的时间越长;随着SBA的降解,SBA的活性也逐渐减小,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活性消失速度也逐渐变慢,并且在本研究选取的酶浓度作用下,SBA浓度越高,活性减小的速度越快,但活性完全消失的时间延长。然而,SBA不能被胰蛋白酶降解,并且酶解过程中SBA的活性也保持完好,说明SBA对胰蛋白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大豆凝集素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动力学及其对机体的抗营养作用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7.
纤维体是某些厌氧微生物产生,降解纤维素的一种多酶复合体。它能够将纤维素和微生物紧密连接起来,相比于游离酶,纤维体中的酶浓度更高且具有协同作用,进而实现对纤维素的高效降解。文章综述了纤维体的结构,纤维体各部分有序组合,纤维体在瘤胃消化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48.
青海省三江源草地生态退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实地调研,主要对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成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于该研究区域草地的退化都具有作用和效力,只是作用方向不同。然而,最终导致该地区草地急剧退化的主导因素为人为因素(人口增长、牲畜超载严重、经济活动等),尤其是超载过牧,迫使草地大面积退化、沙化、荒漠化,再加上鼠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则进一步加快草地退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949.
川西北高寒草原退化沙化成因分析——以红原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川西北高寒草原是全国5大牧区之一,同时作为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生态作用。但草原退化沙化现象严重,以川西北的红原县为例,采用3S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高寒湿润条件下草原的退化、沙化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草原的退化、沙化是自然成因和人为成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成因包括地形地貌和水文母质因素、气候因素;人为成因包括过渡放牧,滥垦乱挖和疏干沼泽等因素。其中,自然成因是造成研究区沙化的基础性因素,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和大大加速了草原的沙化;而人为因素是造成由沼泽草甸-草原草甸-草原草地-退化草地退化的主要成因,其中以过度放牧最为普遍和严重。  相似文献   
950.
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地退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草地退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生态问题之一,特别是新疆天山北坡地区的荒漠草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荒漠草地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了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地退化的现状,在总结了国内外荒漠草地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对新疆天山北坡地区荒漠草地退化的研究进展;在新疆天山北坡地区的荒漠草地退化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荒漠草地退化多样性演替、荒漠草地退化特征、荒漠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重牧下抗牧策略等方面;通过以上综述,提出了荒漠草地退化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4个问题,包括荒漠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荒漠草地退化评价体系、荒漠草地退化监测体系和生态恢复研究,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进一步的展望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