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1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742篇
林业   230篇
农学   410篇
基础科学   69篇
  326篇
综合类   2544篇
农作物   331篇
水产渔业   482篇
畜牧兽医   2990篇
园艺   363篇
植物保护   2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Resource recycling and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animal waste to reduce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are currently important issues for the livestock industry. A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a new type of bioreactor, is expected to play roles in both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and energy recovery. Howeve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from cow waste has not yet been examined. In this study, using an MFC, we examined the possibility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from dairy‐cow waste slurry, and analyzed the properties of the treated slurry as liquid manure for resource recycling. The MFC treatment of the slurry generated electricit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the maximum power output by the MFC from a 1 g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L slurry was 0.34 mW/m2. After the MFC treatment, 84% of the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in the slurry was removed and three essential fertilizer elements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were retained at 84, 70, and 91%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amount of ammonia nitrogen in the slurry, as an element of fast‐release fertilizer, was increased by 1.9‐fold. Although the treated slurry displayed properties that made it preferable as liquid manure, further studies to improve the electrical power output by the MFC are required for practical use.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干细胞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价值使之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热点、最前沿的课题之一。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成体干细胞除了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外还具有分化方向的可塑性。作者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了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研究的前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3.
弓形虫两种保种方法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一个简便、适宜的弓形虫保种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温度的冷冻保存法和细胞培养保存法对弓形虫保存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深入研究弓形虫提供保证。结果弓形虫在液氮(-196℃)、-70℃能长期保存,4℃能保存14 d。通过细胞培养能获得大量的弓形虫滋养体,对培养细胞的选择性不强。结论两种保种方法保存后弓形虫毒力不变。  相似文献   
84.
谷氨酰胺作为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动物处于特殊生长阶段如幼龄期或在应激期间都显示出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动物免疫力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各种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免疫应答能力,谷氨酰胺的免疫促进作用与影响免疫细胞生长和免疫应答能力的发挥密切相关。本文就谷氨酰胺与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分泌和热休克反应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5.
犬肥大细胞瘤因其恶性率和转移率都较高,并且常规化疗药物副作用较强,患犬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显著下降,因此急需新型的药物进行治疗。近几年,治疗肿瘤的分子靶点药物凭借其疗效好、副作用低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治疗犬肥大细胞瘤的应用中效果显著。论文重点介绍了欧美小动物临床最常用的伊马替尼、托赛拉尼、马赛替尼这3种以异常KIT为靶点的药物及其药物作用机理及药效,最后介绍了由c-kit基因二次突变所导致的耐药问题及其预防措施,期望能对我国小动物临床医师和科研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 4个毛形线虫隔离种保姆细胞形成时间的研究 ,发现分离自中国猪的旋毛形线虫和波兰猪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在小鼠膈肌中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比较早 ,分别于感染第 16天和 18天出现 ,第 36天和 38天所有幼虫都已形成保姆细胞 ,而分离自犬的毛形线虫和熊的本地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nativa)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较晚 ,于感染第 2 0天和 2 2天出现 ,第 32天完全形成。结果表明 ,中国猪旋毛形线虫与波兰猪旋毛形线虫 ,犬毛形线虫与本地毛形线虫分别是同一旋毛虫隔离种  相似文献   
87.
牛TLR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乳房炎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TLR4通过识别病原体而激活免疫细胞,在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共397头为研究对象,利用创造酶切位点PCR法扩增243bp的目的片段,通过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酶切来检测TLR4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发现扩增产物的27bp处C到T的突变使得多态位点产生,编码的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异亮氨酸。A、B2个等位基因在3个群体中均有分布,A等位基因占优势(大于78%),经χ^2适合性检验,三河牛在该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运用SAS8.2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该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奶牛乳房炎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为乳房炎抗性基因型(P〈0.05),A等位基因为乳房炎抗性的有利基因。  相似文献   
88.
通过贝鲁特反应和还原、脱羧反应在体外合成制备3-甲基喹噁啉-2-羧酸,并进行理化鉴定和抗菌活性测试;通过MTT方法研究3-甲基喹噁啉-2-羧酸对多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利用单细胞电泳研究其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其对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显示,体外成功合成制备出3-甲基喹噁啉-2-羧酸,而3-甲基喹噁啉-2-羧酸几乎没有抗菌效果,对多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弱,在剂量检测范围内细胞抑制率不到30%,但在一定剂量下能导致细胞DNA损伤,主要表现为尾长和尾部DNA含量显著升高;并且3-甲基喹噁啉-2-羧酸也能改变Chang细胞的细胞周期,表现为S期阻滞。结果表明,3-甲基喹噁啉-2-羧酸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89.
丁酸梭菌对肠道上皮细胞黏附及对鳗弧菌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鱼肠道上皮细胞为模型,以肠道的致病鳗弧菌为对照,研究了丁酸梭菌对鱼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及黏附对细胞的损伤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酸梭菌对鱼的肠道上皮的黏附率为7.39±1.85,低于鳗弧菌的黏附率(P<0.05);对细胞的损伤率为1.02±0.35,显著低于鳗弧菌对细胞的损伤率(P<0.05);黏附后丁酸梭菌组对细胞的成活率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当酪酸菌、鳗弧菌与肠道上皮细胞共同培养时,使鳗弧菌的黏附率下降7.03%(P<0.05)。因此,该株丁酸梭菌可以安全地黏附鱼肠道上皮细胞,并能有效抑制鳗弧菌的黏附。  相似文献   
90.
应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观辑了40味中药和4种西药抗鸡新城疫病毒的体外活性。结果表明,40味中药中15味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药物选择指数在2.29—13.3之间;18味有一定的预防效果,药物选择指数在2.21—69.4之间;4种西药中仅利巴韦林有治疗和预防效果,药物选择指数分别为433.3和34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