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55篇 |
免费 | 592篇 |
国内免费 | 102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34篇 |
农学 | 680篇 |
基础科学 | 2058篇 |
835篇 | |
综合类 | 3782篇 |
农作物 | 393篇 |
水产渔业 | 523篇 |
畜牧兽医 | 3075篇 |
园艺 | 329篇 |
植物保护 | 2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270篇 |
2021年 | 309篇 |
2020年 | 292篇 |
2019年 | 350篇 |
2018年 | 216篇 |
2017年 | 341篇 |
2016年 | 458篇 |
2015年 | 414篇 |
2014年 | 520篇 |
2013年 | 534篇 |
2012年 | 759篇 |
2011年 | 730篇 |
2010年 | 607篇 |
2009年 | 638篇 |
2008年 | 632篇 |
2007年 | 1090篇 |
2006年 | 883篇 |
2005年 | 683篇 |
2004年 | 609篇 |
2003年 | 513篇 |
2002年 | 258篇 |
2001年 | 259篇 |
2000年 | 206篇 |
1999年 | 172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127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94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8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10篇 |
195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71.
[目的]为兰花转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花蕙兰原球茎、小苗和春兰种子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将原球茎切成薄片slice、小苗叶片切成小段进行诱导培养,用舍有GFP基因的农杆菌对春兰幼小原球茎进行转化,检测GFP,的瞬间表达。[结果]薄层切片较薄时,褐化和死亡率较高,但从切口处长出的原球茎多而圆;薄层切片较厚时,褐化和死亡率较低,但切口处无再生原球茎产生;对切片进行7d的暗处理可提高薄层的再生率,黑暗中再生的白色原球茎见光培养2~3d后即可转绿,并很快分化出小芽;叶片原球茎仅在叶片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处产生;小于1min的类原球茎为最佳转化受体,GFP的瞬间表达率可达60%。[结论]建立了兰花高频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272.
干腐病是马铃薯窖储期的主要病害,病原菌往往通过薯块表面的机械擦伤入侵块茎并破坏块茎的薄壁细胞而进行侵染,其中病菌的进一步扩展需要降解寄主细胞壁,因此,针对干腐病病原镰孢菌产酶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接骨木镰孢菌(Fusarium sambucinum)、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拟丝孢镰孢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拟枝孢镰孢菌(Fusarium sporotriodides)为试验菌种,以克新1号为寄主材料,对5种镰孢菌体内产细胞壁降解酶特性及温度对这些致病菌的产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5种镰孢菌接种在马铃薯薯块上后,均可以产生羧甲基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其中Cx的活性在侵染后期最高,PMG在侵染前期较高,且Cx活性低于PMG。在温度对镰孢菌活体内产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试验中发现,相对于不接菌对照,Cx、PMG的活性在25℃时较高,β-葡萄糖苷酶在20℃下活性较高,PG在20℃和25℃的活性都较高。以上结果说明:镰孢菌侵染马铃薯时会产生大量的细胞壁降解酶,Cx活性在侵染后期较高,PMG活性在侵染前期较高,且低温不利于真菌细胞壁降解酶的产生。 相似文献
273.
274.
本研究旨在克隆水牛MBD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MBD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MBD3基因在水牛胚胎发育及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中的作用奠定基础。试验从卵巢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并以此为模板,应用RT-PCR克隆得到MBD3基因,测序并应用相关的生物学软件进行分析;将MBD3基因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再将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和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FF),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克隆获得了898 bp的水牛MBD3基因序列,其中编码区全长774 bp,编码257个氨基酸。通过对MBD3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多重比对及进化树分析,MBD3基因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特别是MBD结构域,水牛与牛的同源性为100%,与人、猪、猩猩的同源性均为97%。将水牛MBD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和BFF,通过荧光观察、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水牛MBD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本研究克隆得到了水牛的MBD3基因,并成功构建了MBD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BD3基因在水牛胚胎发育及iPSCs诱导上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5.
276.
以胡萝卜块根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并建立悬浮细胞系,然后将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分别转入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结果表明,胡萝卜块根形成层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最佳激素种类和用量为2,4!D0.1mg/L;根据外观可将愈伤组织大致分为4种类型,I型是直接建立悬浮细胞系的良好来源,Ⅲ型经继代培养后可用于悬浮细胞系的建立;静止法是胡萝卜悬浮细胞系简单而有效的继代方法;胡萝卜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或B5基本培养基,MS培养基上的再生苗可直接生根,而B5培养基上的再生苗在原培养基上很难生根,需要转移到MS培养基上才能生根。 相似文献
277.
旨在克隆山羊SRSF10基因序列,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并通过过表达和干扰手段阐明SRSF10对山羊肌内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本研究以简州大耳羊(Capra hircus)为试验对象,利用RT-PCR技术克隆山羊SRSF10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研究其在成脂诱导分化不同阶段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转染pcDNA3.1-SRSF10过表达载体和SRSF10-siRNA至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并诱导分化,通过油红O和Bodipy染色法从形态学上明确其对脂滴积聚的影响; 通过qPCR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获得山羊SRSF10基因序列为1 026 bp,其中CDS区552 bp,共编码183个氨基酸; SRSF10在诱导分化96 h的肌内脂肪细胞中表达量最高; 过表达和干扰山羊SRSF10分别促进和抑制了肌内脂肪细胞中的脂滴积聚; 过表达后基因SREBP1、PPARγ和C/EBPα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 < 0.01),干扰后分化标志基因SREBP1、PPARγ和C/EBPα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 < 0.01)。结果表明,山羊SRSF10是肌内脂肪细胞分化的正调控作用因子,并且这种调控作用可能主要通过调节SREBP1、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278.
279.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