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8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林业   111篇
农学   247篇
基础科学   54篇
  661篇
综合类   1115篇
农作物   261篇
水产渔业   274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15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间作系统根-土互作与连作障碍缓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慧  董坤  杨智仙  董艳  汤利  郑毅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9):105-112
现代农业大面积单一作物连作种植和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问题较为严重,造成农田生态系统日趋简单和脆弱,使作物病害发生频繁,病害流行周期越来越短,连作障碍严重发生。间作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具有增产、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势。文章旨在明确间作缓解连作障碍的机制,以期为寻求缓解连作障碍的措施奠定基础。从寄主营养及生理变化、诱导寄主抗性、养分高效利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病原菌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对间作缓解连作障碍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明确了间作缓解连作障碍的机理,同时展望了间作缓解连作障碍的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指导中国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2.
东北风沙半干旱区花生连作障碍问题十分突出,缓解花生连作障碍对该区域的花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不同茬口对花生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口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产量性状以及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轮作换茬种植方式是缓解东北风沙半干旱区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3.
Abstract. Experiments were set up at two sites to measure nitrogen (N) leaching loss from applications of separated pig/cattle slurry and cattle farmyard manure(FYM), during winters 1990/91–1993/94 (site A) and from broiler litter and FYM, during winters 1990/91–1992/93 (site B). The manures were applied at a target rate of 200 kg ha-1 total N during the autumn and winter to overwinter fallow or top dressed onto winter rye. The total N in leachate was calculated from leachate N concentrations, in samples collected using ceramic cups buried at 90 cm, and an estimate of drainage volume. Nitrogen losses were greatest following manure applications in September, October and November but losses following applications in December or Januar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bove those from untreated controls. Losses were consistently lower from FYM than from broiler litter or separated slurry. The presence of a cover crop (winter rye) significantly reduced overall N leaching compared with the fallow, but only reduced the manure N leaching losses at one site during one winter when a high proportion of drainage occurred late. The incorporation of a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DCD) with manures applied in October did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manure N leaching.  相似文献   
64.
王兴祥  何园球  张桃林  张斌  王明珠 《土壤》2003,35(3):232-235,247
红壤水分含量随土壤深度而增加为农林间作的水分协同利用提供了可能。但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农林间作不会改善表层土壤水分状况。南酸枣在干旱季节主要通过吸收深层次土壤水分,与间作花生对表层土壤水分的竞争也不剧烈。与单作南酸枣相比,间作系统中南酸枣种植带土壤水分含量较低。这表明农林间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不是促进间作南酸枣生长、抑制间作花生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在小麦花生两熟制条件下 ,全年氮肥两作 3次施用 (小麦基肥、追肥和花生基肥 )氮素利用率为 3 2 52 % ,一作两次施用 (小麦基肥和追肥 )氮素利用率为 3 7 0 1 % ,但前者土壤残留多 ,损失少 ,氮肥回收率为 69 2 4% ,较后者高 1 2 0 3个百分点。且前者有利于小麦、花生产量的形成 ,是小麦花生两熟制适宜的施肥方式。小麦当茬氮肥利用率为 1 6 80 %~ 3 5 63 %。夏直播花生当茬及前茬小麦基肥和追肥 (拔节期 )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 2 3 70 %、6 57%~ 7 70 %和 1 0 0 3 %~ 1 2 73 % ;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对氮肥利用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6.
带状种植是1种以固N植物篱为核心、农作物与植物篱相间种植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植物篱通过修剪避免对农作物遮光,其枝叶作为覆盖物和有机肥,可提高土壤肥力。阐述了植物篱枝叶N素矿化和利用、枝叶有机碳矿化及其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固N植物篱对土壤P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供给状况,并评价了该模式下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动态。  相似文献   
67.
田茂洁 《土壤通报》2006,37(2):383-386
等高植物篱模式就是在坡耕地上每隔4~8m的距离沿等高线将植物篱与作物种植带相间分布的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用于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等高植物篱技术用于坡耕地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水分状况,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果显著,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再分配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该系统内植物篱和农作物相互之间的水分和养分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8.
种植年限对蔬菜大棚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露天菜地和一般农田,测定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P、速效K和阳离子代换量等主要养分。结果表明:大棚土壤pH值小于露天菜地、小于农田土壤,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逐渐酸化。3年以后大棚菜地土壤已明显出现N、P严重富集,K含量降低,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阳离子代换量随种植时间延长而下降。7年以后的大棚已大部分出现肥力障碍。  相似文献   
69.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2005~2006年在双季稻田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水稻根干重低于翻耕移栽稻,根系绝大部分分布在表层土壤,根系活力比翻耕处理的高,分蘖时间比翻耕移栽的早而比翻耕抛秧的迟;每公顷有效穗数略低于翻耕抛秧而高于翻耕移栽,结实率高于翻耕处理。随着免耕次数的增加,各处理产量基本持平;免耕1年有利于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免耕有利于土壤养分在表层土壤富集。  相似文献   
70.
参与式植物篱坡地治理技术发展的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篱坡地治理技术在新区示范的难度在于如何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社会条件,农民能接受的植物类型为篱和相应配套的种植体系。传统的由专家决策的方法常常因选择植物篱的类型不当,由于技术的或非技术的因素,农民不接受而使示范失败。在参与式植物篱坡地治理项目中,运用国际合作项目中广泛采用的参与式理论和方法,向农民赋权,由农民决策,专家协助的方法,在贵州省4个县的6个试点40多hm2示范面积上,基本获得成功。参与式植物篱坡地治理方法为植物篱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实践了一种农民参与式技术发展的新模式。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以农民为主体和农民积极参与创新。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推广成功率,促进项目持续发展,在坡地植物篱技术和相关的农业发展项目上有推广应用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