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8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442篇
林业   83篇
农学   718篇
基础科学   4篇
  111篇
综合类   1601篇
农作物   411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1097篇
园艺   183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使用不同作料,不同加工方法,研究了兔肉的加工工艺。研究出独特的辅料、作料及加工工艺,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五香兔肉,其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92.
Eighteen genotypes of Brassica napus were crossed to 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CMS) line of B. napus BO 15 carrying B. tournefortii cytoplasm (‘tour’ cytoplasm). Fourteen genotypes were found to be stable maintainers of the ‘tour’ CMS. Of the remaining four genotypes, GSL-1 and ‘Asahi-natane’ were found to be heterozygous and ‘Mangun’ and ‘Yudal’ were homozygous for the restorer gene. Analysis of the F1 and F2 progenies of (CMS) BO 15 בMangun’ and (CMS) BO 15 בYudal’ showed that fertility restoration i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dominant gene. The availability of a number of stable maintainer lines and the simple inheritance pattern of fertility restorer gene makes ‘tour’ CMS a useful system for hybrid seed production in rapeseed.  相似文献   
93.
五香兔肉加工工艺及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五香兔肉的加工工艺与配方,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加工五香兔肉主要调味料的最佳添加量为:4%食盐,2%五香粉,0.04%肉类香精.在此基本配方的基础上,如再分别添加0.4%茴香、0.2%花椒、0.6%~0.8%辣椒或2%~4%白糖,可制作出不同风味的五香兔肉.  相似文献   
94.
建立了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清中盐酸沙拉沙星的含量。固定相:色谱柱,HypersilC18柱,10μm,Φ4.6*200mm。保护柱,HypersilC18柱,10μm,Φ4.6*30mm。均由大连依利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购进。流动相:0.01%三氟乙酸-乙腈 -3%四丁基溴化铵(60:25:15v/v/v)流速:1.0ml/min。保留时间3.2-3.8min。灾光检测器检测波长:激发  相似文献   
95.
四种甘蓝雄性不育类型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cDNA-AFLP分析了4种甘蓝(Brassicaoleracea)雄性不育类型的花粉败育特异中断基因表达特点,并对不同特异表达类型分别选取代表性TDFs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表达差异在转录片段多态性上能反应出不同雄性不育类型在细胞学水平上的败育时期和特征差异,4种不育类型中萝卜胞质不育(OguCMS)与可育类型遗传距离最近。实验未检出萝卜胞质不育特异中断的TDFs,说明其特异中断基因数目较少,因此检测到这一类基因较为困难。三种代表黑芥胞质不育(NiCMS),隐性核不育(Ms-cr1)和显性核不育(Ms-cd1)特异中断表达的TDFs共计46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黑芥胞质不育,隐性核不育和显性核不育类型分别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具RNA识别结构域(RRM)的蛋白,质膜类钙转运ATP酶基因表达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96.
卢艳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03-6804
[目的]探究家兔氨基酸需要量以及理想的氨基酸模式。[方法]综述家兔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进展。[结果]目前关于家兔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较少,研究结果也很不一致。[结论]对家禽氨基酸需要的认识已从总氨基酸需要向可利用氨基酸需要,理想氨基酸模式的方向发展,但对于家兔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尚未见报道。我国要加强家兔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
为了提高家兔繁殖力,使用不同剂量的FSH对家兔进行了超数排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剂量FSH处理母兔的平均排卵点数与平均卵泡发育数显著(P〈0.05)高于低剂量FSH组,两种处理方法的平均卵泡囊肿数与平均卵泡数则差异不显著(P〉0.05)。家兔早期胚胎发育观察结果表明:母兔交配后24h采胚所获取的胚胎大多处于1细胞期,交配后30h胚胎多处于2细胞期,交配后35h胚胎多处于4细胞期。采用52IU FSH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对家兔的胚胎发育无影响。  相似文献   
98.
4种蛋白质饲料对幼龄獭兔饲用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定豆粕、玉米蛋白粉、棉粕、菜粕等4种蛋白质饲料在獭兔幼龄阶段的营养价值,试验以3月龄獭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测定、消化试验与饲养试验,比较分析了4种蛋白质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营养价值。结果显示:粗蛋白表观可吸收量以棉粕最高,为383.22 g/kg,分别比豆粕、玉米蛋白粉、菜粕多3.4,137.9,20.85 g/kg;必需氨基酸化学值指数(EAAI)与可吸收量指数均以菜粕最高,分别为1.18,0.047 5;干物质表观消化能以豆粕最高,为9.99 MJ/kg,分别比玉米蛋白粉、棉粕、菜粕高2.94,3.20,2.68 MJ/kg;豆粕的钙消化吸收最佳,消化率与表观吸收量分别为79.32%,18.59 g/kg,极显著高于棉粕,显著高于菜粕;玉米蛋白粉的磷消化吸收最佳,消化率与表观吸收量分别为63.82%,6.14 g/kg,极显著高于棉粕,显著高于菜粕;4个处理的日均增重、日均采食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以棉粕组日均增重最大,为26.64 g。棉粕可用作3月龄獭兔的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99.
力克斯兔的初级毛囊、次级毛囊于胚胎的18-24天先后出现,基皮肤表皮、真皮的发生与分化于胚胎的24天已基本完成,26胎龄时,初级毛囊结构分化完全,并可见到皮脂腺,26胎龄至仔兔出生,是表皮和毛囊分化出的各组成成分的进一步生长阶段。仔兔出生以后,皮肢表皮和毛囊的结构均无明显变化,但表皮厚度稍有增加、毛囊仍继续向真皮,只是远不及胚胎期迅速。表上的增长及毛囊的生长速度,在不同部位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不同胎龄(月龄)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力克斯兔皮肤的毛囊群结构很有规律,每一毛囊群由2-6个扇形分布的亚毛囊群组成,每一亚毛囊群中又含有5-12个分生毛囊和衍生分生毛囊。力克斯兔出生以后,其衍生分生毛囊数的增加几科与体表面积的增大呈比例,致使各月龄之间毛囊密度无显著差异,但不同部位之间,毛囊密度差异显著。力克斯兔被毛因粗毛含量少、分布均匀、直径也小, 毛纤维短、细,且粗细毛长度一致,密度大、强度大、伸度小(与新西兰白兔比较),从而构成了力克斯兔被毛具有弹性强、柔软性好、平整、美观、经久耐磨等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对力克斯兔、新西兰白名锿安哥拉兔三个不同类型的兔种的兔毛纤维鳞片排列形态及髓腔结构的观察,发现不同类型之间,鳞片的排列形态不同,但髓腔结构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粉细胞内微丝和胼胝质的结构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揭示其与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ms(A)-西农1376及对应正常可育系(A)-西农1376为试材,用TRITC-phalloidin标记细胞内微丝,苯胺蓝标记胼胝质,qRT-PCR技术分别对肌动蛋白解聚因子TaADF(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类葡聚糖合成酶TaGSL(Glucan synthase-like)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1)在减数分裂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这三个时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粉细胞的微丝结构与可育系没有显著差异:前期Ⅰ,微丝分布于整个细胞质中,细胞核区域也可见少量微丝环绕细胞核;中期Ⅰ,微丝分布在细胞质中,在形成纺锤体部位染色更深,形成纺锤体微丝,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体微丝伸向赤道板;后期Ⅰ,在向两极移动的染色体的中间部位染色较深,微丝分布较多。(2)在早末期Ⅰ,与可育系相比,不育系花粉细胞没有形成清晰且明显可见的中国灯笼状成膜体微丝结构,且在细胞中线部位亦没有清晰可见的微丝累积。(3)晚末期Ⅰ,可育系花粉细胞在形成细胞板的部位是线性的、平滑的,成膜体微丝消失,而不育系花粉细胞在形成细胞板的部位形成了很大的缝隙,同时,可育系胼胝质在细胞板处的沉积比较平滑,而不育系胼胝质在细胞板处的沉积较可育系相比缺乏,并且是褶皱的、有裂纹的。(4)四分体时期,可育系花粉可见围绕细胞核的辐射状微丝,不育系花粉细胞中微丝呈模糊状态,并且不育系中胼胝质染色的整体荧光强度较可育系减弱。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肌动蛋白解聚因子TaADF和类葡聚糖合成酶TaGSL在减数分裂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不育系中TaADF的相对表达量是可育系的4.28倍,由于TaADF表达量上调,加剧了细胞内微丝解聚,微丝结构受到破坏,同时不育系中TaGSL表达量下降,只有可育系的0.83倍,胼胝质的沉积也受到影响。【结论】TaADF在不育系中上调表达,破坏了细胞内微丝的正常结构,使微丝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进而可能导致花药发育中与育性相关的某些代谢通路等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微丝结构的破坏导致细胞板形成出现异常也可能是引起胼胝质在细胞板处沉积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微丝和胼胝质的异常变化与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