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林业   3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4篇
  33篇
综合类   71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300篇
畜牧兽医   18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51.
用鲤鱼EST-SSRs分子标记分析长江黑龙江鲤种群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鲤鱼ESTs的数据库(10691个)中进行微卫星序列筛选,共发现微卫星序列127个,占整个ESTs数据库的1.19%,另外从本研究室构建的鲤鱼脑组织cDNA文库中筛选到微卫星序列20个。根据筛选得到的微卫星序列设计引物68对,合成引物40对,其中27对引物能够获得预期的目的片段,20对引物在所检测的群体内及群体间表现出多态性。用此20个多态性标记分析了长江鲤和黑龙江鲤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长江鲤和黑龙江鲤在多数位点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0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9135、3.4820;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6067、0.566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737、0.619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308、0.5714。长江鲤的遗传结构好于黑龙江鲤,两个群体的Hardy-Weinberg偏离指数较小,群体基本保持平衡,群体结构较合理;其中HLJE1、HLJE10位点在长江鲤和黑龙江鲤的扩增结果相差较大,长江鲤的多态性明显高于黑龙江鲤,位点多态信息含量相差一倍以上,可用于群体的鉴别。  相似文献   
952.
鲢鱼肉相变区间的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提供淡水鱼加工的热特性参数,以鲢鱼肉为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鲢鱼肉在相变区间的不可冻结含水率、冰点、表观比热和热焓,以及食盐添加量对相变区间鲢肉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鲢鱼肉的熔融相变温区为-2.8~-0.4℃,不可冻结含水率为13.76%,冰点为-0.8℃,相变热焓为203.2 J/ g,表观比热峰值为84.186 J/(g·℃)。随着食盐含量的增加,鲢鱼肉的相变温区向低温方向偏移,不可冻结含水率增加,冰点呈线性降低,相变潜热减小,表观比热峰值下降。  相似文献   
953.
不同种群草鱼遗传结构的TRAP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TRAP(targetregionamplifiedpolymorphism)技术,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野生种群和两个人工养殖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比较。从15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7个扩增效果比较好的引物组合,在3个种群中共检测到103个扩增位点,其中野生种群、淡水中心种群和前洲种群的多态性位点分别为67、55和46,表明人工养殖草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所降低。与野生种群相比较发现,人工养殖种群仅33.98%位点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表明人工养殖种群的遗传结构发生了改变。淡水中心种群、前洲种群与野生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421和0.0809。引物组合Ga5-800-E5扩增的结果发现,人工养殖种群中存在扩增位点明显减少的区域,这为寻找鉴定草鱼野生种群和养殖种群的遗传标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4.
网湖鲢,鳙生长特性及合理放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网湖鲢,鳙的生长特性,并以此为依据计算网湖鲢,鳙鱼种放养量,确定其合理捕捞规格。得出网湖14.85-16.5cm鲢鱼种放养量为66.16万尾或2.4504万kg,13.2cm鳙鱼种放养量为116.05万尾或2.7631万kg鲢,鳙合理捕规格为0.5kg。  相似文献   
955.
池养鲢.鳙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池养鲢、鳙鱼的食物组成,消化利用和摄食强度。结果表明:鲢、鱅鱼食物种类多数相同,但鲢滤食小型浮游生物较多,鳙滤食大型浮游生物较多。鲢食物中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数量比为552:1,是鳙的3.6倍;生物量比值为1.17:1,是鳙的7.3倍。故鲢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鳙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但宜通称为食浮游生物的鱼类。鲢、鳙对硅藻、金藻、隐藻、裸藻中大部分种类消化良好,对甲藻、蓝藻和绿藻中部分种类可以消化,大部分难以消化。鲢、鳙摄食强度具明显昼夜节律性变化。摄食低谷在清晨2—6时,高峰在14时左右。摄食强度随溶氧、水温升降和食物丰歉波动。  相似文献   
956.
957.
王占山 《水产科学》2006,25(1):32-33
我县地处闽西山区,池塘养鱼水源引自山泉汇集而成的山涧水或溪河水,水质清瘦,但水陆生草资源丰富,适宜养殖草鱼。草鱼生长快,饲料来源方便,养殖投入成本小,作为传统的养殖品种,目前在闽西山区仍具有良好的养殖效益,是养殖生产者的首选品种。笔者与养殖户合作利用山塘主养草鱼及  相似文献   
958.
洋葱对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治疗效果试验(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nion on bacterial rotted gill disease in grass carp was researched[Method]The combination method of taking medicine through oral and spraying was used to cure sick grass carp for 1 period of treatment in room under artificial conditions.[Result]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onion generated different cure rates.When the combination was adding 1.0%-2.0% medicine into feed and spraying 2.0 g/m3-5.0 g/m3,the curative result was the best with cure rate was 70%-90%[Conclusion]The onion was effective on curing bacterial rotted gill disease in grass carp and could be taken as curative medicine.  相似文献   
959.
960.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免疲鲤鱼,再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其抗体形成细胞(AFC)。AFC在头肾中分布的数量最多,其次是体肾和胸腺,脾脏较少。心脏、肝脏、睾丸及卵巢中未发现有AFC。酶抗酶技术(PAP法)显示:胸腺、头肾、体肾及脾脏中的淋巴细胞大多呈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阳性(SmIg~ );细胞质免疫球蛋白阳性(CIg~ )细胞的数量以头肾最多,体肾和脾次之,胸腺较少。可以推测:头肾是鲤鱼的主要免疫反应器官,体肾次之,脾脏在免疫应答中不起主要作用。胸腺中有大量的SmIg~ 细胞,而AFC却较少,表明胸腺虽可以合成抗体,但它主要是培育淋巴细胞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