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人工饲料添加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槲皮素、2-十三烷酮和葫芦素B 3种植物次生物质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影响,同时比较研究了用3种植物次生物质处理后敌敌畏、脱叶磷、灭多威、乐果和氧乐果5种药剂对CarE 的抑制中浓度(I50)的变化。结果表明: 0.01~1.0 mg/mL的槲皮素对B型烟粉虱成虫CarE活性均具有明显的诱导增加作用,最高为对照的4.32倍; 0.1和0.5 mg/mL的2-十三烷酮处理使CarE活性比对照分别下降了22%和58%; 0.75~30.0 mg/L的葫芦素B对烟粉虱CarE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用1.0 mg/mL的槲皮素处理24 h后,敌敌畏和脱叶磷对烟粉虱CarE的I50值分别增加为对照的20.05和3.16倍; 3.75 mg/L 的葫芦素B处理后,敌敌畏和灭多威对CarE 的I50值分别增加为对照的25.94、2.45倍; 1.0 mg/mL的2-十三烷酮处理后敌敌畏、脱叶磷和乐果对CarE 的I50值分别降低了89%、83%和90%。  相似文献   
82.
分别用马尾松、雪松、火炬松、湿地松和黑松饲养松墨天牛,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营养效应以及对体内酯酶与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补充营养期松墨天牛的营养效应、酯酶与羧酸酯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用马尾松和雪松饲养的试虫,羽化后第5天体质量开始增加;其余3种树种饲养的试虫,至第7天体质量才开始增加.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其相对取食量、相对代谢率和食物利用率均高于取食其他4种寄主植物的试虫;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体内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取食其他寄主的试虫;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是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最适寄主.  相似文献   
83.
为了探讨外来入侵杂草假臭草的科学利用方法,用点滴法和熏蒸法测定了假臭草精油对小菜蛾的毒杀、拒食作用及其对小菜蛾体内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假臭草精油对小菜蛾幼虫有一定的毒杀作用,点滴处理48 h致死中浓度为2.102×105mg·L-1、熏蒸处理48 h致死中浓度为1.404×105mg·L-1;假臭草精油对小菜蛾幼虫有明显的拒食作用,12 h拒食中浓度为2.69×104mg·L-1,处理浓度为1.00×105mg·L-1,拒食率可达100%,不同处理时间的拒食中浓度无明显差异。假臭草精油处理小菜蛾幼虫会导致小菜蛾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但未呈现出规律性。  相似文献   
84.
85.
为了科学合理使用2008年在中国获得登记的新型酰基乙腈联苯肼类杀螨剂联苯肼酯,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针对性地开展了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评价。结果表明,43%联苯肼酯悬浮剂和73%炔螨特乳油按有效成分215∶73混配对朱砂叶螨的共毒系数为163.0,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经其20.00、14.29、11.11、9.09和7.69 mg/L的浓度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为3.371、3.645、3.932、4.045和4.089 mmol/(mg Pro·min),显著低于相同浓度联苯肼酯单剂[7.250、6.818、6.714、6.441、5.811 mmol/(mg Pro·min)]和炔螨特单剂[10.130、9.789、9.142、8.932、8.441 mmol/(mg Pro·min)],说明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GST具有显著的联合抑制作用;经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液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 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与联苯肼酯和炔螨特单剂处理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合理混配使用联苯肼酯与炔螨特防治朱砂叶螨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紫外线胁迫对棉铃虫成虫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紫外线胁迫与棉铃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羧酸酯酶(CarE)活性之间的关系,分析比较了两种酶活性在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0min,30min,60min,90min)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棉铃虫经过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后,体内的AChE活性均有所降低,且在30min时达到显著水平;紫外线照射对棉铃虫体内的CarE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紫外线30min、60min和90min CarE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7.
以生物测定及羧酸酯酶活性测定方法,检测了福州地区桔全爪螨对有机磷的抗药性。结果表明:(1)桔全爪螨对有机磷普遍产生抗药性:(2)桔全爪螨对有机磷的抗药性与体内羧酸酯酶活性增加有关;(3)与生物测定方法相比,羧酸酯酶活性测定方法能迅速而又准确地检测桔全爪螨对有机磷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88.
棉蚜不同品系羧酸酯酶的酶标仪动力学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分光光度计终点测定法和酶仪动力学测定法对3个抗性水平不同的棉蚜品系和1个敏感品系的羧酸酯酶进行了研究。以α-乙酸萘酯(α-NA)为底物时,敏感品系(S)和抗性品系R1,R2,R3终点测定法所需的最适酶量分别为1/2,1/20,1/33和1/100头蚜虫,β-乙酸萘酯(β-NA)为底物时分别为1/3,1/20,1/33和1/100头蚜虫。S品系对β-NA的水解活性明显高于α-NA,而抗性品系相反,对α-NA的活性明显高于β-NA。对α-NA水解的活性在不同品系间差异较大(近60倍),而对β-NA水解的活性差异小于对α-NA,最大约为14倍。用酶标仪动力学测定法研究表明,4个棉蚜品系间羧酸酯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差异,S,R1,R2和R3分别为38,85,198和762mOD·min^-1·虫^-1;与4个品系的抗性程度比较,酶动力学方法的测定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89.
测定了毛蟹、黄旦、铁观音、肉桂和福鼎大白茶5个茶树品种上假眼小绿叶蝉成虫3种抗药性相关酶系,即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及其分布.黄旦、福鼎大白茶上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GSTs和CarE活性较高、AChE敏感性较低,其他3个品种的GSTs和CarE活性较低、AChE敏感性较高;各种酶活性分布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说明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个体分化及抗性的产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