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0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林业   282篇
农学   383篇
基础科学   84篇
  1191篇
综合类   3152篇
农作物   244篇
水产渔业   244篇
畜牧兽医   541篇
园艺   326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674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721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发痕量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硝酸—高氯酸为消化液,消解人发试样,采用碘化钾—甲基异丁酮萃取发样中的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将有机相喷雾测定。并且对直接法、标准加入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本测定方法 C? V小于 3.1%,标准加入回收率在 95.6%~103.2%之间,结果可靠,适用于人发中痕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2.
为探究镉胁迫对大薸(Pistia stratiotes)生长的影响及其体内镉积累与分布特征,用不同镉浓度(0、10、25、50、75、100 μmol·L-1)的营养液处理大薸18 d,测定植株生物量、生长形态及其体内镉含量,并分析叶片中镉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大薸生物量、冠径、叶片数、分株数和镉富集系数均呈降低趋势,地上部镉含量和镉转移系数呈上升趋势,地下部镉含量、总镉含量、单株富集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各处理下,大薸地下部镉含量均大于地上部。当镉浓度>10 μmol·L-1时,大薸叶片细胞壁组分镉的占比最大(42.61%~46.91%),其次是细胞器组分(27.04%~39.72%)和可溶性组分(17.68%~26.06%)。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镉的占比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细胞器组分则呈下降趋势。大薸叶片中镉主要以醋酸提取态为主(35.00%~59.06%),其次是氯化钠提取态(16.72%~26.45%)和水提取态(7.77%~33.22%)。研究表明:大薸通过根系固持、细胞壁固定和液泡区室化避免严重镉胁迫损伤,通过醋酸提取态贮藏降低镉毒性和移动性;10~100 μmol·L-1镉处理18 d后,大薸可维持较高的镉富集量和较低的生物量,在进行镉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同时避免因其快速生长而引起水体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3.
为探究灌木幼苗及不同测试终点对镉(Cd)毒害的抗性和敏感性差异,选取了12种常见的灌木植物,通过Cd对灌木幼苗毒害的水培试验,测定不同含量Cd处理[0(对照)、0.5、1.0、2.0、4.0、8.0、16.0、32.0 mg·L-1]下植物的生长状况(表观毒害症状、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根系生长状态),比较不同测试终点稳定性,并运用Burr-Ⅲ模型制作物种敏感性分布图(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分析不同灌木幼苗对Cd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在Cd含量为1.0~4.0 mg·L-1时开始出现表观毒害症状;Cd对不同的植物地上部和根系毒害阈值差异较大,地上部干重减少10%(EC10)和50%(EC50)对应的毒性阈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11(海桐)~1.30 mg·L-1(八角金盘)和2.58(金森女贞)~10.90 mg·L-1(八角金盘),差异分别达到了11.8和4.2倍;根分支数对应的EC10和EC50变化范围分别为0.08(金森女贞)~1.27 mg·L-1(八角金盘)和2.40(金森女贞)~10.30 mg·L-1(八角金盘),差异分别达到了15.8和4.3倍;不同测试终点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分枝数>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尖数>地上部分干重>株高>地上部分鲜重,说明根系指标对Cd毒性更为敏感;基于地上部干重和根分支数的EC50数据得到的SSD表明,大部分植物的敏感性分布趋于一致,其中金森女贞和海桐对Cd毒害最为敏感,八角金盘为Cd毒害的抗性品种;同时,根据SSD得出保护95%林木品质不受Cd毒害的生态风险阈值HC5。  相似文献   
194.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采集2019年生产的63份大米籽粒和64份玉米籽粒,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仪(AFS)测定大米和玉米籽粒中砷(As)、钡(Ba)、镉(Cd)、铜(Cu)、铁(Fe)、锰(Mn)、钼(Mo)、镍(Ni)和锌(Zn)的质量分数,并利用环境健康风险模型评价江津区大米和玉米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江津区大米和玉米籽粒中As最大质量分数分别为176.0、162.8 μg/kg,低于国家食品卫生As标准(<200 μg/kg);江津区3份大米和6份玉米样品中Cd质量分数超过国家食品卫生Cd标准(大米Cd质量分数<200 μg/kg、玉米Cd质量分数<100 μg/kg);大米籽粒中As和Mo质量分数均值显著高于玉米籽粒的(P<0.05),Cd质量分数均值略高于玉米籽粒的;大米籽粒中As、Cu、Mn和Z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属于清洁水平,3份大米籽粒样品中Cd属于轻度污染;大米和玉米籽粒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09和1.57,属于轻度污染,江津区玉米籽粒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大于大米籽粒;大米籽粒中重金属As和Cd的致癌风险分别占健康总风险的82.7%和16.8%,表明江津区大米籽粒中As含量虽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安全值,但其健康风险较高,其次为Cd。可见,重庆地区需重点监控农作物中As和Cd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95.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镉污染土壤下棉花生长和镉富集的特征。【方法】采用盆栽模拟方法,添加外源镉,分析棉花种植后土壤pH和镉含量的变化,以及镉胁迫对棉花生长和镉积累量的影响。【结果】棉花根系具有酸化作用,使其根际土壤pH下降,随镉胁迫浓度的增加,酸化受到抑制,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随之显著降低。棉花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随镉浓度增加逐渐降低,根系则相反。棉花各器官镉含量、转移系数与积累量随镉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在不同镉胁迫下,棉花根系镉富集系数均>1。在10 mg/kg镉胁迫下茎、叶和蕾富集系数分别达到0.98、0.33和0.63;镉富集量分别为74.01、39.5和98.623 μg/盆,表现出较强的积累能力。【结论】在镉胁迫下棉花根系生物量增加,地上部生物量降低,随镉浓度的增加,棉花镉积累量增大,在5和10 mg/kg镉胁迫下棉花地上部镉积累量显著高于地下部。  相似文献   
196.
土壤镉、锌、铅复合污染对芹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红壤中Cd、Zn、Pb复合污染对芹菜生长及其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芹菜对Cd、Zn、Pb的吸收除了受到添加该元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共存元素的影响,且受共存元素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元素间的浓度组合,即在某一点共存元素对重金属元素的拮抗或协同作用最强;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添加元素对芹菜干质量及其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重金属元素从土壤向芹菜的迁移率大小顺序是Cd>Zn>Pb,Cd最易于被植物吸收;在酸性土壤中,芹菜对Cd、Zn的吸收量随土壤Cd、Zn添加量的增大而相应增加,但迁移率呈下降趋势;单一污染与复合污染对土壤重金属元素迁移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7.
阜新地区是我国种植花生的主要示范基地,由于花生收割后,花生地处于裸露状态,地表没有植被覆盖,土壤容易受风力侵蚀使得土壤肥力下降,环境遭破坏。通过对阜新地区花生地液态膜防风蚀试验,结果表明,液态地膜对花生地的防风作用明显,使花生地含水量高于对照。使用液态地膜还利于花生长生,可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98.
响应面法优化山杏仁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山杏仁蛋白的提取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因素与水平,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较优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山杏仁蛋白的等电点为4.1;其较优工艺条件为:pH 9.0,液料比为14 mL/g,提取温度37℃,提取时间60min。采用该工艺条件,山杏仁蛋白的提取率达到92.35%。  相似文献   
199.
简要总结了我国自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还存在的工程规划不尽合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劣质种苗造林;未能适地适树等现象屡见不鲜;后续产业发展步履艰难等问题.为了巩固成果实现该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刺激农民的参与意愿;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适地适树(草)提高工程质量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0.
森林粗木质物残体(CWD)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粗木质物残体(CWD)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影响着系统内外相关的生物和非生物过程,不仅为微生物、节肢动物、鸟类以及哺乳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库和养分库,而且在减少土壤侵蚀和森林水文生态方面具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了CWD的研究历史及状况,系统地阐述了CWD的形成和来源、贮量、分解、碳元素和营养元素的贮藏功能以及CWD对森林的更新作用、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水文生态功能等.对今后CWD研究的重点及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