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3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林业   319篇
农学   161篇
基础科学   128篇
  688篇
综合类   977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118篇
畜牧兽医   187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甘肃陇南地震扰动区植被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扰动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引起植被群落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的变化,本研究采用样带结合海拔梯度的方法,于2013年8-9月,调查和研究了甘肃陇南武都区清水沟植被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受地震扰动后的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发现34种植物,分属16科30属,主要以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大体分为3层;植物群落中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是优势生活型,其次是灌木、藤本,无乔木分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表现为中坡位下坡位上坡位,Simpson优势度指数(D)表现为上坡位下坡位中坡位。  相似文献   
72.
为探究不同环境因子对水库消落带沉积物中氮迁移释放的影响,以密云水库消落带为研究对象,采用原状泥柱静态培养实验,并通过单一影响因素法,开展了温度、上覆水pH、溶解氧对沉积物-水界面氮交换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落带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无机氮含量在夏季(落干期)和秋季(淹水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沉积物中NH4+-N含量变化最大,秋季较夏季下降80.4%,NO3--N含量下降59.7%,淹水期间三态氮(NH4+-N、NO2--N、NO3--N)由沉积物释放到水中。温度、pH和溶解氧对消落带沉积物-水界面氮的迁移转化作用存在差异,升温促进NH4+释放并抑制NO3--N释放,偏酸和偏碱条件会促进NH4+-N的释放,有氧条件会加剧沉积物-水界面三态氮的交换,促进三态氮的释放。密云水库消落带沉积物C/N为7.51~9.35,其表层水体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体内部生物残体。因此,未来应关注密云水库消落带沉积物内源释放风险,同时完善消落带湿地建设,减少消落带氮流失对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73.
工程扰动严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系统的退化,为减少水土流失和浅层滑坡,加速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对工程扰动区植被群落恢复进行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课题。研究选择生态治理后处于自然恢复期的石葵河作为研究对象,对工程扰动区不同水位的植被恢复进行季节性监测和实地调查,统计河道边坡植被恢复种类及数量、植被群落类型及其结构特征。经调查统计,常水位以上植被种类为43种,常水位以下只有17种;常水位以上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74,而常水位以下Pielou均匀度指数仅为0.397;常水位以上基本形成乔灌草垂直分布的植被群落结构,常水位以下全部是草本植物。说明水位变化对工程扰动区植被恢复有很大影响,水位变化不仅对植被恢复种类和数量有影响,而且还影响植被的生活型和生长型。  相似文献   
74.
雾滴大小、气象条件和施药装备的作业参数对雾滴的覆盖范围、靶标的吸附性能有影响。无人飞机(UAV)是目前有助于高效喷雾的现代施药技术装备。然而作业参数对靶标区和脱靶区的影响依然尚待确定。开展了田间试验并运用沉积扫描软件测定了在田外除草中不同飞行高度(2 m和3 m)和飞行速度(2 m/s和3 m/s)下雾滴的沉积量、覆盖密度、覆盖率和雾滴直径。结果表明,当无人飞机在处理T_1中以2 m/s速度、2 m高度飞行时,靶标区域平均沉积量最高,为2.29μL/cm~2,飞行航线中央0点位置的覆盖率达到36.19%。处理T_1、T_2、T_3和T_4在飞行航线中央的雾滴谱相对宽度分别为0.70、1.01、1.03、1.05。处理T_1体积中值直径(VMD,也即D_(v0.5))最大,为448.75μm;而处理T_4的D_(v0.5)最小,为238.95μm。单旋翼无人飞机在脱靶区的沉积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本研究为无人飞机运营商、农民和生产企业提供了参考,从而优化航空植保技术在除草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利用1995年和2007年两期TM和ETM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研究了重庆市主城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绿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点与成因,讨论了不同绿地类型景观区域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重庆成直辖市以来,研究区整体上绿地景观多样性增加,优势度下降,破碎化增加,景观结构变化呈上升趋势。(2)有林地和其他林地比重减轻,景观破碎度增加;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明显,破碎化轻微增加,低覆盖草地破碎化降低。(3)绿地景观斑块形状较规则,其中林地景观斑块形状更复杂,属研究区内优势植被类型。(4)研究区内绿地景观同非绿地景观类型间转化明显,表明其受到较强烈的干扰。其中在海拔200 m以下、坡度6°下城市绿地受到干扰最强烈。北碚区和沙坪坝区内绿地景观年变化速率最高。(5)自然灾害(火灾和酸雨)和人为经济、社会活动(包括植被经营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其他人为干扰活动等)是研究时段内绿地景观格局变化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6.
Fungi are often used to induce agarwood inAquilariatre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everal fungi on agarwood formation over time in youngAquilaria malaccensis (Lam.) trees. Typical changes in the length and light intensity of the resulting discoloration were observed after three and six month periods following inoculation. Wood samples were observed microscopically and classified into several light intensity groups. The discoloration length was meas-ured longitudinally. The duration after inoculation affected the mean of discoloration length: the 6-month old sample (1.70 cm) had a wider discoloration zone when compared to the 3-month old sample (1.17 cm). When measuring the discoloration intensity,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ime was perceived. Digital images, captured using a camera-equipped microscope, revealed that wood samples collected after six months appeared to be 1.8-times darker than after three months. We concluded that time, not the species of any of the tested fungi,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discoloration length and intensit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alysis of the 6-month old sample yielded some important agarwood compounds such as benzylacetone, anisylacetone, guaiene and palustrol.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sted fungi have the ability to induce agarwood formation in nurseryA. malaccensis trees.  相似文献   
77.
肖龙山 《绿色科技》2014,(3):185-188
指出了当前牛栏江水污染严重,牛栏江生态廊道绿化的任务是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净化水质。探讨了绿化技术途径,包括对河岸带进行区划,确定各带(区)的功能,根据各带(区)特点,布置植物,强调在有限的空间内,千方百计地增加湿生与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从而实现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78.
我国远洋渔业自新中国成立后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国际海洋法》生效后,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严峻。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开展渔业外交、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等措施来积极推动远洋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9.
广东海南两省海库潮间带生物量关则良,揭振英,周元建(湛江水产学院,524025)关键词潮间带,生物量,SAS系统BIOMASSINCOASTAL,TIDALZONEOFGUANGDONGANDHAINAN¥GuanZeliang;JieZhengyi...  相似文献   
80.
为明确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盐碱滩涂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的影响,以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 设置6个施氮量处理:N0(0 kg·hm-2)、N210(210 kg·hm-2)、N255(255 kg·hm-2)、N300(300 kg·hm-2)、N345(345 kg·hm-2)、N390(390 kg·hm-2),2个移栽密度处理:D1(33.4 万穴·hm-2,12 cm×25 cm)、D2(27.8 万穴·hm-2,12 cm×30 cm),测定了水稻产量及品质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N300处理最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不同密度间比较,高密度处理的穗数和千粒重高于低密度处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呈相反趋势。施氮量与移栽密度组合中,以N300D1处理的产量最高,达7 978.83 kg·hm-2。施氮量的增加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与营养品质,同时降低了外观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移栽密度的增加提高了稻米的营养品质,但降低了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综合分析认为,施氮量300 kg·hm-2和移栽密度33.4万穴·hm-2, 是盐碱滩涂水稻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措施。本研究结果为盐碱滩涂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