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83篇
林业   64篇
农学   374篇
基础科学   14篇
  58篇
综合类   627篇
农作物   188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7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41.
为了解中国新发现的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贵州省赫章县小麦条锈病秋季发生情况,2006年秋季笔者主要对该县古基乡、野马川镇、六曲河镇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19块地,自生麦病田率为55%,秋播小麦病田率为20.20%。古基乡发病较多,自生麦苗上有多个发病中心,有的秋播小麦田块亦呈现病叶较集中现象。在海拔1660-1910m范围内,都有小麦条锈病发生,说明当地越夏菌源能够为本地区秋苗发病提供充足菌量。对进一步研究内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赫章县小麦条锈病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2.
马尾松疱锈病是我省马尾松中幼林分的毁灭性枝干病害。经系列实验证明马尾松疱锈病菌的转主寄主为芍药科的山芍药( Paeonia obovata Haxim ),病原菌为松芍柱锈菌( Cronartium flaccidum ( Alb. et Schw .) W inter)。  相似文献   
43.
白头翁锈病是近年来我国新报道发生的一种病害,在辽宁省保护地白头翁生产中,病害尤为严重.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对沈阳地区白头翁锈病菌近程传播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指数模型是沈阳地区白头翁锈病近程传播中的最佳模型,顺风传播梯度可用y=570.63e-0.0055x描述,侧风向传播梯度可用y=1 004.9e-0.0116x描述(y为锈病的发病程度,x为距菌源中心的距离).在全田普遍发病的条件下,白头翁锈病在1个月内顺风向传播距离约为100 m;侧风向传播距离约为55 m.白头翁锈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在病害发生前期和中期为聚集分布,后期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44.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以条中28号小种接种的慢锈品种“平原50”和感病品种“铭贤169”的病理组织和超微结构。光镜观察发现两品种在侵入阶段无明显差异。在接种5天后,两品种中的菌落大小,吸器个数上出现较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5.
早熟禾锈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工接种实验结果证明,哈尔滨市早熟禾锈病是由冠锈菌引起的,其转主寄主为:小叶鼠李、金刚鼠李和东北鼠李。该病菌主要以冬孢子越冬,也有少量夏孢子可以越冬。用夏孢子人工接种潜育期为9 ̄14d,用锈孢子人工接种在20℃时潜育期为8 ̄12d。早熟禾锈病的发病高峰期一般在8月上旬 ̄9月上旬,病情的轻重与降雨量关系较大。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火烧去草坪上的干枯叶能推迟和降低发病率10%;定期合理修剪草坪,茬高8c  相似文献   
46.
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与持续治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7.
红皮云杉叶锈病发生在小兴安岭林区,该林区的地理位置是48°~48°43′N,12°23′~130°19′E,总面积 51.8万 ha(包括东风、新青林业局)。此病害过去仅危害过伐林下层的幼龄林木,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近年来已扩展到5~10年生的人工林木及林间苗圃的苗木上,严重地影响云杉人工林的生长量和苗木产量,给林业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图版Ⅰ-1)。为此从1984~1986年开展了本项试验,现将有关病原菌接种试验和生活史部分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本文通过对桥梁结构物中钢筋锈蚀的分析,来评定桥梁结构中钢筋的使用状态,为准确鉴定旧桥的质量与可靠度提供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49.
海南省尖峰岭地区营造的5-6年生海南红豆行道树,严重发生了由红锈藻引起的红锈病,在500株幼树中,发病株率高达97.5%,Ⅲ-Ⅳ级病株率80%,病情指数75.5,导致部分叶片干枯或脱落,嫩枝枯死,树势衰弱,生长严重受阻。文章对该病的症状、病原、危害及发生规律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50.
PhotoSynthe3isisaprocessofaccumulat-ingorganicmaterialsinthylakoidmembranesofgreenplantchloroplast.Whentheleavesofgreenplantaredestroyedbysomefactor,chlo-rophyllcontentwillchange,whichcanaffeetorganicmaterialsaccumulatonandharmtreegrowth.TherearesomerePortsonrelationshipbetWeentreechlorophyllcontentanddifferentstandsmictUre,differentsiteconditionanddifferentgrowthperiod,buttherePOrtsontreedisease,especiallytheeffectsofneedlesrustonchlorophyllcontCnthavenotbeenseen.lntl1isstUd3,thechlorophy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