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68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5篇
  173篇
综合类   261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 shortage of available livestock for utilizing grassland biomass in Central Europe is challeng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both semi‐natural grasslands and previously intensified (limed, fertilized and reseeded) upland grasslands. An alternative method of grassland management is mulching, in which aboveground biomass is cut, crushed and subsequently spread on the surface. This paper reports on an experiment to compare three different mulching frequencies (one, two and three times per year) with an unmanaged treatment and traditional management of two cuts per year (control) on a previously improved upland meadow.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was monitored over 13 years. Traditional management of two cuts with biomass removal was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 for maintaining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and both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the once‐mulched and especially in the unmanaged treatment. Tall dicotyledonous weeds such as Urtica dioica, Cirsium arvense and Aegopodium podagraria were promoted by the unmanaged treatment and by mulching once a year. Higher frequency of defoliation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spread of short forbs such as Taraxacum spp., Plantago lanceolata and Trifolium repens. After eight years, there were changes in sward structure in the unmanaged and mulched‐once‐a‐year treatments, with increase in the tall/short species ratio. In conclusion, repeated mulching cannot substitute fully for traditional two‐cut management in improved upland meadows without decreasing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and changing the sward structure. Although mulching once a year may prevent invasion by shrubs and trees, it also supports the spread of weedy species similar to no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72.
雷公藤提取农药用总生物碱工艺的优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杀虫活性物质雷公藤生物碱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雷公藤根皮中总生物碱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综合考察pH值、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次数5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以L16(45)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了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仿真、评估和优化,最终获得了雷公藤根皮中总生物碱的提取优化工艺:根皮粉细度30目,pH2.5,固液比1︰10,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2h,提取2次。该优化工艺条件不仅可减少成本,降低能耗,而且使雷公藤总生物碱提取率略有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为改良酸性土壤、降低重金属活性和提高酸性土壤生产力,采用盆栽试验,探究硅钙钾镁肥(T1)、矿物调理剂A(T2)和矿物调理剂B(T3)降低土壤酸度的效果和对菠菜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0 g/kg的矿物调理剂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Al3+,使土壤酸度降低,矿物调理剂B的效果最优(T3)。施用矿物调理剂显著促进了菠菜的生长,T1、T2和T3处理使植株鲜重分别增加13.8、15.9和15.9倍。T2和T3处理使土壤DTPA-Cd含量分别降低41.6%和41.0%,菠菜植株Cd浓度分别降低48.9%和50.9%。此外,T2和T3处理也抑制了菠菜对Cd的累积,菠菜生物富集系数分别降低49.1%和50.9%。综上,以硅酸盐矿物、牡蛎壳粉和白云石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的矿物调理剂在改良酸性土壤和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4.
75.
在研究博物馆旅游相关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博物馆和旅游的关系,认为博物馆旅游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文中依托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情况,对国家植物博物馆发展旅游具备的政策机遇、游客基数、区位、行业地位、资源、特色等方面的优势及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可借鉴、藏品艺术价值不高等劣势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合理的运维机制,处理好馆、库、园一体统筹的关系;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建设;以人为本,强化深度体验;重视人才、科普和营销;与茨坝生物科技特色小镇融合发展,打造云南省“健康生活目的地”示范园区;整合资源,建立旅联体,打造科普文旅融合产业走廊等国家植物博物馆旅游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76.
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为多年生灌木,假木豆叶量大、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是优良的高蛋白青饲料。目前仅有山蚂蝗亚族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假木豆属的形态学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研究比较匮乏,缺少大范围的种质形态学遗传多样性研究。对优质育种资源植物学性状综合评价是育种的前提。为了培育优质豆科牧草品种,满足南方畜牧生产需求,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材料为76份假木豆属种质资源,对35个植物学性状进行观测,分析假木豆属的遗传多样性特点,为假木豆选育工作提供基础材料。通过形态学观测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5个植物学性状中叶背面毛况(CV=46.92%),茎的颜色(CV=39.77%)和叶柄毛况(CV=39.52%)变异系数(CV)最大,说明假木豆属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多个植物学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叶长与叶宽(r=0.887)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长宽比在2.0左右,叶形比较接近椭圆形。茎的形状与叶长(r=–0.459)、叶宽(r=–0.491)存在相关性,这表明如果假木豆产量以叶面积为主,应尽量选择圆柱形的茎。中央小叶叶形与荚果长(r=0.360)存在极显...  相似文献   
77.
近年,沿海各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于内湾海区海水循环交换能力较弱,黑臭底泥的长期堆积,导致养殖水体水质和底质进一步恶化,然而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水域环境中。对此,氢氧化镁作为水质、底质改良剂被应用于水环境的治理。本文概述了氢氧化镁的作用机理,包括氢氧化镁与悬浮颗粒物的静电、对氮磷的降解及对硫化氢的降解等作用;同时介绍了氢氧化镁在海水养殖场、淡水湖泊和水库、水华防控、赤潮防控及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展望了氢氧化镁和纳米级氢氧化镁在水体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高海拔夏秋胡萝卜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萝卜是喜凉蔬菜,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种植病虫害十分严重,农药残留易超标,市场前景不乐观,且栽培技术难度大.而贵州省大方县是高海拔山区,夏秋气候温凉,且土壤、大气和水质几乎未受污染,非常适宜种植夏秋淡季胡萝卜.  相似文献   
79.
营养液膜技术栽培牧草净化循环流水水产养殖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泮进明 《水产学报》2005,29(5):695-699
为研究植物生态净化技术集成至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的可行性,构建了4个(4重复)3.0m×0.5m×0.05m(长×宽×高)的植物滤器处理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高密度养殖废水。每个植物滤器生长0.8m2NFT(营养液膜技术)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废水每周更换一次,每次25.4L,连续运行40d。7d循环灌溉处理后,NO3--N、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6.1%、86.2%、90.5%、88.7%,pH从6.4升高至8.4,而水体积只消耗29.7%。除UIA由于pH升高而超标外,所有水质指标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牧草日增长仅2.3mm,显著低于用商品营养液培育的牧草生长速度(日增长13.2mm)。鲜草TAN和NO3--N含量分别为107.9和42.5μg.g-1,试验结束时收获鲜草582.9g.m-2,烘干后得到干草102.5g.m-2,干湿比0.176。结果表明,植物滤器能解决生物滤器引起的N、P、COD累积以及pH下降等问题,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处理方法。为使牧草良好生长,建议定期将牧草返回培育系统用商品营养液培养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