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71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环境生物修复中高效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策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及妨碍污染物降解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种高效基因工程降解菌的构建策略,包括重组污染物降解基因以优化污染物降解途径、重组污染物摄入相关基因以改善对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和重组环境不利因子抵抗基因以增强其环境适应性等.  相似文献   
82.
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培养技术从长期施用二氯喹啉酸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降解二氯喹啉酸的细菌,将其命名为J3,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其为产碱菌属(Alcaligenes sp.)。在二氯喹啉酸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接种量为4%、pH 7、30 ℃条件下,接种后第6天,菌株J3对二氯喹啉酸的降解率可达到70%以上;在25 ℃、接种量为4%条件下,其生物修复作用可使受二氯喹啉酸(25%田间推荐剂量)药害盆栽烟草的恢复率达到69%。  相似文献   
83.
石油烃降解混合菌修复稠油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稠油在开采、贮运、炼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污染土壤环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稠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利用筛选获得的石油烃降解混合菌KL9-1,对稠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研究,考察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接种量、土壤中N/P、表面活性剂用量、翻耕频率、浇水频率和膨松剂种类等因素对污染土壤修复有明显的影响。 在每千克稠油污染土壤体系中,控制初始pH为8.0,接种量为70.0 mL,N∶P为3∶1,表面活性剂用量为4.0 g,每2 d浇水1次,4 d翻耕1次,稻壳作为膨松剂,在此条件下经过70 d的生物修复,石油烃降解率最高可达54.07%。  相似文献   
84.
 砷是环境中以低浓度广泛天然存在的一种非金属元素,与其它元素形成无机和有机的复合物。不同形式的砷通过化学的电子转移、甲基化和烷基化等复杂机制使不同形态的砷相互转化。砷转化机制的研究为砷污染的治理提供新的技术方法,但由于面临诸多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单一的修复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砷污染环境的治理。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环境中砷的来源和存在、生物转化和修复的机制进行综述,为砷污染的修复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5.
对从胜利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的5株细菌进行降油能力的初步评价发现,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48.7%、43.2%、38.2%、51.4%和39.4%;对这5株菌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分类学鉴定发现,5种菌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红球菌属、芽孢杆菌、放线菌属和微球菌属。最后研究了这5株菌在不同盐度和pH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为石油烃降解菌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Heavy metals were evaluated in the soils of grain fields in Hailun City Experimental Research St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Four categories of the soil samples were chosen from the fields after 19 years of treatment with chemicals, no fertilizer, organic manure, and organic manure combined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 The study revealed a prevalence of significant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u, Zn and Pb in organic manure combined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 in the grain fields of black soils. The con...  相似文献   
87.
High levels of boron are toxic to living organisms. The removal of boron from contaminated water is an important way of dealing with this environmental problem. For this purpose, we screened for bacteria that can absorb high levels of toxic boron from the environment. A range of boron-accumulating bacteria was isolated from boron-contaminated soil in Turkey, from uncontaminated soil in Tokyo, Japan, and from active sludge in Tokyo by semi-quantifying the boron accumulation of each single-cultured bacterium. Intracellular boron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0.3 to 1.36 nmol g−1 dry weight. Nineteen isolates identified by 16S rR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wer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nera Bacillus , Variovorax , Pseudomonas , Shewanella , Mycobacterium and Rhodococcus .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examining a wide range of bacterial strains in terms of boron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88.
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认为利用活的生物体对农药污染土壤环境进行修复是一种被安全可靠的方法。本文综述分析微生物、植物对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对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进行预测和展望,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89.
90.
石油降解菌群的构建及其对混合烃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富集、分离、纯化,并经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和对总石油烃(TPH)降解能力的测试,从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获得6株分别具有环烷烃、直链烷烃和芳烃降解能力的菌株B_1、B_2、B_3、B_6、B_7和B_9。经16S r RNA基因序列比对,菌株B_1、B_2、B_6和B_7分别属于嗜氢菌属(Hydrogenophaga sp.)、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 sp.)、鞘脂菌属(Sphingobium sp.)和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B_3和B_9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通过对接种比例、接种量和生长条件的优化,构建了微生物降解菌群,并采用该菌群进行混合烃污染土壤的修复。结果表明,该菌群对三类烃的去除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过40 d的修复,环十二烷去除率达74.5%;100 d后,正十六烷和芘的去除率分别达56.9%和60.4%。前10 d修复过程中,各污染物降解速率最大,之后则逐渐降低,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数量以及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