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4篇
  免费   699篇
  国内免费   991篇
林业   691篇
农学   709篇
基础科学   333篇
  5171篇
综合类   4101篇
农作物   347篇
水产渔业   203篇
畜牧兽医   615篇
园艺   237篇
植物保护   507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499篇
  2019年   508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746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896篇
  2012年   1035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569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538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从新疆罗布泊“大耳朵”地区的湖盆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51个细菌菌株。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的分离效果,测定了嗜碱细菌生长的pH值范围,对不同碱性物质KOH、K2CO3、NaOH、Na2CO3的选择性和对NaCl、KCl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添加了罗布泊盐壳浸提物的培养基更有利于嗜碱细菌的富集培养和分离。分离菌株中专性嗜碱菌、兼性嗜碱菌和耐碱菌的比例分别为29.8%,39.7%和30.5%。54.3%的嗜碱菌菌株对4种碱性物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13.2%菌株对Na^+有一定的依赖性,对含K^+碱性物质敏感,只有1.9%的菌株对CO32-碱性物质敏感。77.1%嗜碱细菌可以耐受7%-15%的NaCl和10%-20%的KCl,具有较强的耐盐特性,其中是否存在嗜盐碱双极端因子的古菌,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02.
以贫瘠型黑土区土壤为供试对象,对2种保护性耕作措施(模式1为秋季深松、平播+秸秆还田;模式2为秋季深松起垄+根茬还田)下土壤的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保护性措施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pH,其中秸秆还田措施效果最明显;对土壤不同速效养分含量影响不同;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加土壤田间持水量。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特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安徽砀山县域土壤有机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统计学的分析技术,对砀山县城内各土属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有机质水平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砀山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差异较大,最高淤土属有机质含量为1.09%,最低飞沙土属有机质含量仅为0.42%。砀山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4、5、6级占分布面积的82.59%,平均为5级。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3,与pH值呈中等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7,与土壤客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09。  相似文献   
104.
利用自主研制的5种有机垃圾颗粒肥料(OF1、OF2、OF3、OF4、OF5)进行土壤盆栽玉米试验,测定玉米生物量,并分析玉米籽粒、穗轴和茎秆中的氮、磷含量。结果表明,与化肥(CF)相比,OF对玉米生物量和氮、磷含量具有显著影响。适当配方的OF能促进玉米生物量的增加,其中,OF4和OF5生物量较CF分别增加11.0%和12.9%。OF4的玉米籽粒含氮量比CF高17.4%,而施用OF的玉米茎秆和穗轴的含氮量分别比CF低13.9%~26.6%和9.9%~34.3%,玉米籽粒的磷含量比CF高3.8%~24.4%,而穗轴含磷量比CF低13.2%~22.1%。各处理氮、磷含量均呈籽粒>茎秆>穗轴的分布规律,但OF的籽粒与穗轴、籽粒与茎秆的氮、磷含量的比值均显著大于CF。总之,施用适当配方的OF可增加玉米生物量和籽粒氮、磷含量,通过促进茎秆和穗轴的氮、磷向籽粒转化而提高玉米对氮、磷养分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5.
将杂多酸(PW9Fe3)负载到阴离子交换树脂(Resin)上,得到PW9Fe3/Resin(PWFR)固相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可以有效地活化H:0:降解染料.以罗丹明B(RhodamineB,RhB)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不同条件下RhB的降解动力学,以及降解过程中其UV—vis光谱及体系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变化情况,结果表明RhB的共轭芳环结构被破坏.催化剂的循环实验表明,PWFR固相光催化剂易于分离,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06.
液态有机肥对滴灌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优化滴灌棉花的施肥技术,探究液态有机肥对滴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笔者采取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在滴灌棉花不同生育时期施用液态有机肥对棉花光和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液态有机肥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大光合速率增加棉花产量,且随着液态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大,各处理叶面积指数、SPAD值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均于铃期达最大值,其中苗期与蕾期施液态肥的C处理最大值分别为3.25和62.63;(2)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以C处理最高,并于8月5日花铃期达到极值,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表现为C处理最低,为188.67μmol/mol;(3)整个生育期内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伏前桃、伏桃、单株铃数及品质均以C处理最好,与其他处理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且增产幅度为27.01%~42.97%。研究表明,液态有机肥适宜的施用时期不仅可提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同时为后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7.
试验材料采用原料场颗粒级配进行缩尺制备,通过大型三轴试验对同一种试样在饱和与干燥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干燥试样的内摩擦角大于饱和试样的内摩擦角;且试样的φ0(当围压与大气压比值为1时的妒值)也存在相同的变化规律;干燥试样的颗粒破碎率小于饱和试样的颗粒破碎率;表明对于同一种试样,不同的试验条件对颗粒破碎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根系分泌物及其对土壤污染物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系作为植物和土壤的重要界面,是强大的分泌器官。根系分泌物组成和含量的变化是植物响应环境胁迫最直接、最明显的反应,这对实现污染根际的生物修复及植物受毒害症状的减轻和恢复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就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主要污染物的作用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指出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华北平原长期少免耕可能导致的耕层变浅、变紧的问题,通过人为设置不同耕层厚度试验,采用等质量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和层化比的研究方法,研究了4种耕层厚度(10、20、30、40 cm)水平下0~50 cm土壤有机碳的变化。2 a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层厚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差异,与2007年试验开始时相比,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都不同程度下降,下降幅度为22%~48%。利用等质量计算方法表明20 cm耕层厚度的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通过层化比的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20 cm的耕层厚度层化比最高,其  相似文献   
110.
在浙江临安玲珑山选取了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板栗林和雷竹林4种林分,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与固态13C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径土壤颗粒中的分布规律和结构特征,探讨林分类别和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结构的影响,为亚热带地区森林固碳和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含量按以下次序递减:雷竹林>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板栗林,且板栗林以粉黏粒结合态碳为主,其他林分土壤则以粗砂结合态碳为主;(2)13C NMR结果表明,阔叶林和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中烷基碳所占比例最大,而雷竹林和板栗林则是烷氧碳比例最大,表明人工经营措施改变了土壤有机碳的成分组成;(3)随着土壤颗粒变细,有机碳中烷基碳比例增加,烷氧碳比例减少,A/O-A值和疏水碳/亲水碳值逐渐增大,表明颗粒越细,其结合的有机碳结构稳定性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