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6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林业   611篇
农学   349篇
基础科学   317篇
  515篇
综合类   1646篇
农作物   177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291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针对稻谷干燥机作业成本过高和干燥后的物料品质差的问题,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稻谷干燥机,设计了一套板翅式换热器加热空气,计算得出芯体结构与技术参数,以降低单位作业量成本,提高干燥后的物料品质。试验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为环境温度16℃、空气相对湿度53.2%时,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稻谷含水率降低速率无明显区别,稻谷干燥性能可达到同等效果;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干燥稻谷的单位作业量成本0.040 7元,而燃油稻谷干燥机干燥稻谷的单位作业量成本为0.190 5元,单位作业量成本明显降低;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稻谷干燥不均度干燥前后降低幅度0.40%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0.72%;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破损率增加值0.16%,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0.31%,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爆腰率增加值2.0%,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3.0%,干燥后的物料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2.
为满足大流量超磁致伸缩电液伺服阀的驱动需要,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弓张放大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基于力学基本原理和振动理论知识建立了弓张结构的静、动态模型;分析了弓张结构尺寸参数对其静、动态性能的影响;结合弓张放大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应用于电液伺服阀的要求,利用多目标优化法确定了其结构尺寸最佳参数值,并利用有限元法对其静、动态模型进行了验证;设计了弓张放大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样机,搭建了实验系统,并进行了静、动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弓张结构的放大倍数在8.13~8.72间波动,输出端最大位移可达107.9μm,固有频率约为168 Hz,测试所得结果与其静、动态模型计算值基本吻合;通过与优化前的性能相比,弓张结构的静态放大倍数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其动态固有频率提高了55.6%;所设计的弓张放大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基本上能够满足伺服阀的驱动要求,证明了该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一种复合保温覆盖材料研制和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研制了一种替代草帘的日光温室夜间外覆盖的新型保温材料。这是一种复合材料,隔热保温性优于草帘;质地轻,卷放省力、省工;防水、较耐用;价格适当;洁净光滑,不损伤沾污棚模。经二年在多点应用,普遍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84.
进行了小麦植株穗部性状及地上各节间性状与倒伏的相关分析以及节间长度性状的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重心高与倒伏为极显著正相关,基部节间长度与倒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穗长与稳下节间长与倒优无相关。穗下节间的茎杆直径、髓腔直径与倒伏相关很小,基部四个节间的茎杆直径、髓腔直径与倒伏为正相关,但只有基部的穗下第五节间髓腔直径与倒伏相关达显著水平。基部四个节间长度有按比例一致变化趋势,而穗长、穗下节间长度则无此一致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5.
农业物料力学试验测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基于计算机的农业物料力学试验测控系统的组成和测控软件。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虚拟仪器面板操作简便,实现了农业物为力学试验数据采集及试验过程自动化。  相似文献   
86.
本文研究利用460μg/mlNa_2CO _3—1000μg/mlCa_(2+)复合溶液作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直接测定植物样品中微量钼的基体改良剂,详细讨论了该改良剂的作用、特性、钼原子化条件和基体干扰情况。使用本试验推荐的基体改良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彻底消除钼的记忆效应,大大提高测定灵敏度,钼的原子吸收信号增加104.6%,特征性浓度为0.5ng/mlMo,相对偏差(RSD)为2.4%。  相似文献   
87.
土壤有机质光谱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土壤有机质光谱响应特性研究是光学遥感定量化的基础性研究.研究利用VF991地物光谱测量仪对八个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样本剖面上的各个土层进行光谱测量,得到各个土层的反射率光谱曲线,并测出各个土层的有机质含量.通过研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反射光谱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光谱在紫外区的376.795nm波段、可见光区的616.506nm波段和近红外区的724.0975nm波段附近有较好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8.
李紫燕  李世清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306-310,314
以黄土高原从北向南不同地区典型土壤类为对象,采用Bramner淹水培养法,研究黄土高原不同生境条件下土壤有机氮矿化过程中非交换性铵态氮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非交换性NH4^+ -N随Bremner法淹水培养时间延长,含量增加。不同土壤类型在培养20d时非交换性NH4^+ -N的增加量存在显著差异(p=0.0229),而培养40d和60d时差异不显著(P分别为0.1379和0.1159)。培养期间非交换性NH4^+ -N的增加量均表现为以土垫旱耕人为土最大,其次是黄土正常新成土,简育干润均腐土和干湿砂质新成土较小;添加有机物料极显著影响培养期间的非交换性NH4^+ -N增加量(培养20d、40d和60d时P分别为0.0002,0.004和0.0003),表现为紫花苜蓿和长芒草土壤非交换性NH4^+ -N的增加量均极显著高于不添加有机物料的对照土壤;在培养20d、40d和60d时,加(NH4)2SO4土样非交换性NH4^+ -N的增加量显著大于不加(NH4)2SO4土样(户分别为0.0037,0.0033和0.0027),这是土壤对(NH4)2SO4中NH4^+ -N固定的必然结果;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培养20d时的非交换性NH4^+ -N增加量差异显著(P=0.0434),培养40d和60d时差异不显著(p分别为0.7378和0.5375);长期秸秆和氮肥配施土壤非交换性NH4^+ -N增加量大于不施肥对照土壤,但差异不显著土壤黏粒、全氮和有机质与培养0d、20d、40d和60d时土壤的非交换性NH4^+ -N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非交换性NH4^+ -N的增加量与粘粒无相关性,但与全氛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9.
广安市在水土保持工作中 ,克服过去水保部门单打一的做法 ,把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项目全部纳入“长治”工程大示范区建设范围 ,打好总体战。同时 ,把水保工程作为农、林、牧产业化和旅游发展的基础 ,以水保工程促进产业开发 ,以产业开发巩固水保成果 ,使得水保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0.
The C mineralisation pattern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decomposition of plant materials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ir content of different carbohydrat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detailed plant analysis could provide a better prediction of C mineralisation during decomposition than proximate analysis [neutral detergent solution (NDF)/acid detergent solution (ADF)]. The detailed analysis included sugars, fructans, starch, pectin, cellulose, lignin and organic N. To determine whether differences in decomposition rate were related to differences in hemicellulose composition, the analysis particularly emphasis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arabinose and xylose in hemicelluloses. Carbon dioxide evolution was monitored hourly in soil amended with ten different plant materials.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 mineralisation during day 1 was closely related to free sugars, fructans and soluble organic N components (R 2 = 0.83). The sum of non-cellulose 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intermediate NDF/ADF fraction) was not related to C mineralisation between days 1 and 9. In contrast, a model including starch and protein in addition to the non-cellulose 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with the hemicelluloses replaced by arabinose and xylose, showed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evolved CO2 (R 2 = 0.87). Carbon mineralisation between days 9 and 34 was better explained by xylan, cellulose and lignin (R 2 = 0.72) than by lignocellulose in the ADF fraction.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oximate analyses were not sufficient to explain differences in decomposition. To predict C mineralisation from the range of plant materials studied, we propose a minimum set of analyses comprising total N, free sugars, starch, arabinose, xylan, cellulose and lign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