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88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47篇
  82篇
综合类   26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tatic and modal are fulfilled with ANSYS for the entire super-architecture, its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at with TBSA and prepared for later pattern of particular analysis of finite elements. The new material pattern so-called Necked-inward Node is presented for necked-inward varied-section beams of super-architecture, ordinary software but ANSYS for the analysis of pattern is not fit.  相似文献   
62.
By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a full-dimensioned prestressed frame of two spans, the relative factors are analyzed such as relative height of equivalent compression zone in critical section, secondary moment, ratio of beam rigidity to column and development of cracks in the top of columns etc., which influence the moment distribution of the 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 from the side of internal force redistribu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at the factors of relative height of concrete equivalent compression zone and secondary moment influence the moment modulation in most degree, and ratio of column rigidity to beam also plays a part in the moment modulation to some extent. Second, the plastic joints of frame with excessive spans exit in the span which endure the whole load, at last the whole frame is destroyed because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loading frame, the influence to the non-loading span is little.  相似文献   
63.
电子流注入水稻幼穗组织培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用核不育系新光S幼穗为材料,以γ射线辐照作对照,研究了电子流注入对水稻离体培养的反应。结果表明,电子流注入对离体培养的效应与γ射线辐照具有相似性。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主要表现为抑制效应,但对植株再生具有促进作用。10~15秒电子流注入可使幼穗的出愈率和分化率保持对照水平或略低,而再生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4.
"强柱弱梁"是确保大震不倒的一项重要设计原则,是框架结构的基本抗震手段和重要措施,是一种理想的抗震屈服体制,但真正实现起来却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65.
本研究用蛋白水解酶复性电泳技术,分析了离子束介导大豆DNA的两个高蛋白小麦变异株系和两个低蛋白小麦变异株系旗叶和倒二叶在灌浆后期蛋白水解酶、POD的种类.结果表明,变异株系和对照间以及变异株系间蛋白水解酶、POD的种类和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变异株系中检到了一些新的蛋白水解酶带,在pH 5.0条件下变异株系C倒二叶检出22...  相似文献   
66.
在5%NaCl溶液和5%NaCl+5%NaNO2溶液中,采用丝束电极技术测量了低砖、钢缝隙内、外的自腐蚀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亚硝酸钠对低碳钢缝隙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NaCl溶液中,缝隙内的碳钢为阳极、缝隙外为阴极;随浸泡时间增加,腐蚀不均匀性增加.加入5%NaNO2后,缝隙内外的腐蚀电位都正移,电位差减小,碳钢的腐蚀速度显著降低.亚硝酸钠使碳钢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有效抑制了碳钢的缝隙腐蚀.  相似文献   
67.
一串红干种子经电子束辐照处理后,以赤霉素进行复合处理。对处理后的一串红种子的发芽率、成活率、盛花期的株高、花轴长、单轴花朵数、花粉生活力、叶绿素含量以及叶解剖结构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串红的电子束处理半致死剂量在55Gy左右,85Gy为电子束处理一串红的致死剂量,电子束与赤霉素复合处理明显减轻了植株的损伤,25mg/L的赤霉素为最适宜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68.
针对梁下土体和基桩刚度对承台梁内力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分层荷载传递法进行基桩刚度计算,建立起考虑桩土共同工作的承台梁内力计算理论,就理论与实际的差异,提出用水平割线法对基底反力进行调整,并以纽玛克数值计算法为计算基础开发出相应的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69.
离子束介导转大豆DNA小麦后代品质和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群转移的方法,分别将大豆全长DNA、DNA片段导入小麦,通过对M_1~M_3蛋白质含量和株高、粒质等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可知,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降低株高,改变粒质。M_1获得蛋白质含量18%以上(较ck增加2.0个百分点)单株183个,M_2获得蛋白质含量18%以上(较ck增加3.6个百分点)单株33个,M_3获得蛋白质含量18%以上(较ck增加5.1个百分点)单株35个。M_3获得株高62cm以下(较ck降低7cm)的单株102个,占4.1%,部分单株株高能够稳定遗传。转基因后代部分单株和株系籽粒变为全角质。  相似文献   
70.
董喜存  李文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24-4926
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进行甜高粱品种和酵母菌种的选育,旨在甜高粱燃料乙醇产业化的有效开发。对离子束诱变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植物、微生物诱变育种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甜高粱燃料乙醇产业化研发中对重离子诱变育种的初步应用进行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