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236篇
农学   152篇
基础科学   20篇
  57篇
综合类   927篇
农作物   11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309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国光’苹果及其红色芽变为试材, 测定了果实发育期间的花青苷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并研究了套袋对芽变花青苷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在果实发育期间, 芽变果皮的花青苷含量明显高于‘国光’, 尤其是成熟期芽变果皮花青苷含量为132170 U·g-1FW, 而‘国光’仅为49140 U·g-1FW; ②在果实发育期间, 两个品种间PAL 和UFGT的酶活性无明显差异, 但芽变的CHI和DFR酶活性明显高于‘国光’, 表明芽变花青苷合成能力的提高与CHI和DFR酶活性高有关; ③套袋抑制芽变果皮花青苷的合成, 但解袋后花青苷的含量极显著升高, 解袋后4种酶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 CHI和UFGT活性均迅速升高, 明显高于对照, 这与解袋后花青苷迅速合成相吻合。综上结果, 芽变与原有品种在着色机理上的关键指标是果皮花青苷含量和CHI酶活性。  相似文献   
22.
桃叶片再生不定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桃栽培品种曙光、金童5号和甜桃王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组合、基因型和试管苗继代次数等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暗培养的培养基为LP+1.5mg·L-1TDZ+0.15mg·L-1NAA;光培养基为LP+0.5mg·L-1TDZ+0.3mg·L-1KT+0.3mg·L-1NAA和LP+0.6mg·L-1TDZ+0.3mg·L-1KT+0.4mg·L-12,4-D;金童5号和曙光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再生率分别为21.8%和14.5%;曙光和金童5号试管苗继代第1~11次叶片的再生能力与继代前3次愈伤组织相比形成率较高;曙光再生苗在培养基1/2MS+0.5mg·L-1NAA上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条数为7.9。  相似文献   
23.
杏花芽分化期芽和叶片核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杨晖  杨兰廷 《园艺学报》2000,27(2):90-94
用摘叶法确定兰州大接杏从6月初至7月10日左右为花芽生理分化期,7月中旬开始进入形态分化。整个分化期芽中DNA含量变化呈双峰曲线,第1个高峰在生化分化后期,第2个高峰出现在大部分雌蕊、雄蕊进入分化时;RNA/DNA比值也呈双峰曲线,两个高峰出现的时间恰在DNA两次高峰出现之前;RNA和总核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生理分化期持续上升,果实成熟前短时下降,进入形态分化期后快速增加,并保持高水平。叶片中DNA含量在生理分化期增加并在后期出现高峰,RNA/DNA比值一直下降;形态分化期总核酸、DNA、R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变化与芽内同期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24.
为揭示不同萌发物候型茶树的休眠机制,以特早生茶树品种龙井43和中生茶树品种碧云为材料,利用钙黄素处理茶树茎段,检测越冬芽在休眠与萌发时期与其他器官的物质交流情况。利用同源比对鉴定胼胝质水解相关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在冬季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越冬芽在茶树生长阶段和休眠阶段都存在着与着生茎段和母叶间的物质交流;从茶树越冬芽休眠形成到解除的不同时期,其物质交流存在"强-弱-强"的变化规律,但龙井43的与碧云相比存在较短的物质交流减弱时期;两种茶树的物质交流变化模式与鉴定到的茶树胼胝质水解正向调控相关基因CsGLU1的表达模式密切相关;启动子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CsGLU1启动子区有多个与激素信号以及低温和休眠响应相关转录因子结合的保守序列。茶树越冬芽在休眠和非休眠状态下都存在与茎和母叶之间的物质交流,且物质交流强弱与茶树越冬芽休眠状态改变密切相关。CsGLU1可能是参与胼胝质水解调控,改变茶树越冬芽物质交流水平,进而影响茶树休眠状态的关键基因。这对明确茶树越冬芽休眠状态变化和深入揭示不同萌发物候型茶树休眠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以GA_4处理的果梅休眠芽和转PmRGL2基因杨树叶片为材料,通过测定H_2O_2含量、抗氧化酶类活性及其编码基因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分析了H_2O_2在外源GA_4解除果梅休眠中的信号作用。结果表明:GA_4处理的果梅花芽的萌芽率显著高于对照,且H_2O_2含量在休眠解除时达到峰值,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发生规律性变化;‘桃形梅’和‘丰后’的需冷量分别为574 CH(低温小时数Chilling hours)和1 108 CH,休眠解除前后,两品种叶芽中的H_2O_2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需冷量低的‘桃形梅’具有更高的抗氧化酶类活性;转Pm RGL2杨树中NADPHoxi下调表达,有利于使H_2O_2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并对赤霉素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而抗氧化酶类活性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量上升。推测GA_4通过调控抗氧化酶类活性而影响H_2O_2含量的变化,并引起上下游多种信号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最终对休眠解除起作用。  相似文献   
26.
以35份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Fuji’)芽变材料为试材,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析和UPGMA聚类方法,对其基因组甲基化修饰水平、变异模式以及表观遗传变异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富士系得到不同的MSAP扩增,总DNA甲基化水平27.90%~36.16%,平均32.87%,双链全甲基化为主要甲基化方式;(2)富士芽变材料绝大多数位点保持了原有甲基化模式;(3)绝大多数芽变(68.57%)检测到全部的甲基化变异模式(12种),去甲基化频率极显著高于甲基化频率(P <0.01),且CG去甲基化极显著高于CHG;(4)36份种质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0.89(0.79~0.92),在聚类图上,富士原种分布在芽变系集中区外,新近发生的芽变系更倾向于聚在一起,着色系片红型和条红型芽变呈分散排布状态。总的来看,富士芽变的甲基化变异模式丰富,超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相伴发生,但以去甲基化为主;‘富士’着色芽变与其最原始品种富士,以及芽变之间发生了较大表观遗传变异;片红和条红型芽变聚类未表现明显偏好性。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展富士着色系芽变机理研究提供指导,可以CG去甲基化为切入点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棉花蕾期不同低温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研究棉花蕾期的抗冷响应规律,筛选棉花蕾期耐冷性相关的指标,为耐冷资源鉴定、耐冷棉花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于棉花蕾期设置3个低温梯度:T1(20℃/15℃,昼/夜)、T2(15℃/10℃)、T3(10℃/5℃)和对CK(28℃/20℃)处理。【结果】蕾期棉花在低温胁迫条件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qP、SPAD下降,NPQ、Fo上升。而Fv/Fm在20℃/15℃以上低温和15℃/10℃低温初期升高;10℃/5℃以下低温和15℃/10℃低温后期下降。【结论】可根据蕾期棉花的Fm、Fo等荧光参数来判断其受到的低温胁迫程度。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马尾松摘梢与无摘梢造林成活率、胸径生长、高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摘梢造林平均成活率比无摘梢高出28%,摘梢造林与无摘梢造林对马尾松的胸径、树高生长影响均无显著差异,坡位对马尾松的胸径、树高生长影响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9.
以凤尾兰(YuccagloriosaLinnaeus)的茎尖、幼嫩茎段及嫩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以嫩叶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由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最好,由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表现最佳。筛选出最佳初代培养基MS 6-BA3.0mg/L NAA0.2mg/L;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MS 6-BA8.0mg/L NAA0.1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6-BA5.0mg/L KT1.0mg/L;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 6-BA4.0mg/L NAA0.05mg/L 椰子水100mL/L;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2mg/L。  相似文献   
30.
红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红掌3个不同部位的材料(叶片、叶柄、茎段)为接种外植体,对红掌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差异显著,其中叶柄诱导率最高,达到86.7%,为最佳取材部位。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以MS+6BA2.0 mg·L-1+2,4D0.2 mg·L-1为最好; MS+BA2.0 mg·L-1+NAA0.25 mg·L-1对不定芽分化效果良好。第3期郭军战等红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