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2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篇 |
农学 | 506篇 |
基础科学 | 47篇 |
258篇 | |
综合类 | 913篇 |
农作物 | 158篇 |
水产渔业 | 33篇 |
畜牧兽医 | 71篇 |
园艺 | 160篇 |
植物保护 | 2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90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133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47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116篇 |
2006年 | 94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蚕豆根瘤形成及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明确氮肥施用与豆科作物结瘤固氮、氮素吸收累积和产量的关系,通过2年田间试验,分析了N0、N1、N2和N3 4个施氮水平(蚕豆:0、45、90、135kg/hm2;小麦:0、90、180、270kg/hm2)下,单作、间作蚕豆各关键生育期根瘤鲜重、氮素吸收关键参数、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产量的特征。结果表明,N0、N1和N2水平下,间作蚕豆根瘤鲜重比单作分别提高40.9%、27.2%和34.1%;高氮(N3)水平下,单作、间作蚕豆根瘤鲜重无显著差异。与单作相比,4个施氮水平下间作蚕豆的最大氮素累积量(A)和最大氮素吸收速率(Rmax)降幅分别为8.01%~13.93%和10.27%~12.98%,表明氮素吸收累积特点与根瘤鲜重相反。在蚕豆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后90d内),单作、间作蚕豆氮素累积量无差异;进入结荚期后(出苗90d后),间作显著降低了蚕豆的氮素累积量。同时,蚕豆产量也受施氮量和种植模式的调控,与单作相比,4个施氮水平下,间作降低蚕豆产量平均达20.66%。整体而言,在N1水平下,蚕豆根瘤鲜重和产量达最大值,随着施氮量增加,蚕豆根瘤鲜重、氮素累积量和产量均随之降低,间作促进根瘤形成的优势减弱甚至消失。因此,间作体系中蚕豆氮肥的运筹与间作优势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2.
普通菜豆籽粒大小与形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菜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其籽粒大小和形状与产量及外观品质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来自安第斯基因库的大粒品种龙270709和来自中美基因库的小粒品种F5910配置杂交组合,获得的F2分离群体分别在哈尔滨大田与北京昌平温室种植,对百粒重、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和长厚比6个籽粒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QTL定位。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粒重与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长厚比5个衡量籽粒大小和形状的性状均显著正相关。利用基于完备区间作图方法的Ici Mapping 4.1进行QTL定位,哈尔滨环境下定位到38个与百粒重、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长厚比相关的QTL,表型贡献率介于2.39%~17.37%之间,分布在除第1染色体外的其余10条染色体上;北京昌平环境下定位到21个上述性状的QTL,表型贡献率介于5.92%~22.53%之间,分布在第1、第3、第6、第7、第8、第9和第11染色体上。其中,百粒重QTLSW7与SW7’,SW6.1与SW6’,粒长QTLSL6.1与SL6.1’,粒厚QTLSH11与SH11’在2个环境下的标记区间重叠或者重合,SW7、SW6.1、SL6.1、SW6’和SL6.1’的表型贡献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53.
54.
铝胁迫对白银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温州白银豆为材料,设置了6个不同的铝处理浓度(0、1、10、100、500、1000mg·L-1Al3 ),采用室内培养皿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的铝处理对白银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浓度达到1000mg·L-1时,白银豆绝大部分死亡。低浓度的铝处理(0、1和10mg·L-1)增强了白银豆的根系活力,促进了白银豆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降低了白银豆的质膜透性和丙二醛的含量,抑制了白银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而高浓度的铝处理(500mg·L-1)则效果相反。 相似文献
55.
56.
潜蝇姬小蜂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Iwao和Tayla’s回归模型以及6个聚集度指标(C、CA、M^*、M^8/m、I、K),对蚕豆田潜蝇姬小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属聚集分布,为田间调查及保护天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7.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comparative efficiency of acid phosphatase generated by plants or fungi towards the hydrolysis of different organic P compounds present in soil.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cid phosphatases were most efficient in the hydrolysis of glycerophosphate followed by lecithin and phytin. The P release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enzyme concentration. Acid phosphatase generated from fungal sources showed three times greater efficiency in the hydrolysis of phytin, two times greater efficiency in hydrolysis of lecithin than plant phosphatase. Both sources were at par in hydrolyzing glycerophosphat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cid phosphatase generated from plant and fungal sources is different and microbial acid phosphatase to be more efficient than that from plant sources. 相似文献
58.
在重庆地区,选择夏季豆科绿肥作物竹豆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播期(间隔5d)与3个翻压期(间隔15d),测定了不同生育期竹豆的地上/地下干物质和养分含量;采取尼龙袋法测定不同翻压期竹豆干物质和氮磷钾等养分的腐解速率;同时测定了竹豆翻埋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播期与翻压期显著影响单作竹豆生物量及养分含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地上部干重显著下降,根冠比早期下降,后期有增加趋势。推迟播种时,植株全氮含量在生育后期整体高于对照。植株全磷含量不同时期变化趋势不同,全钾含量推迟播种后整体表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翻埋后,不同播期植株干物质及养分降解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翻压期推迟15d时的干物质、全氮、全磷及全钾残留率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翻埋时间的延长,土壤碱解氮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而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不同时期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认为,在重庆地区单作竹豆应在前茬油菜收获后推迟10d播种,翻压时间宜在8月初。 相似文献
59.
就芦丁(20~100μg/mL)、IAA(0.5~2.0μg/mL)及芦丁(40μg/mL)加IAA(0.5~2.0μg/mL)对绿豆黄化幼苗伸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丁对黑暗中生长的绿豆黄化幼苗下胚轴和胚根的伸长均有抑制作用,添加IAA促进了这种抑制作用.RT-PCR扩增产物的分析表明,绿豆黄化幼苗经芦丁和IAA分别处理或混合处理之后,其体内吲哚氨基酸水解酶基因、吲哚-3-甘油磷酸合成酶基因及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在不同处理间表现出差异和多态性,芦丁处理后,其吲哚-3-甘油磷酸合成酶基因不表达.不同的RNA提取程序的比较认为,异硫氰酸胍有助于绿豆黄化幼苗RNA的提取.RT-PCR反应中不同退火温度的比较显示,较高的退火温度(60℃)有助于特异性扩增. 相似文献
60.
以连作3年的长豇豆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有机肥料对长豇豆连作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后施用鸡粪、猪粪为主的有机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效N、P、K含量显著高于施用海产品残渣有机肥的;施用化肥的土壤有效N、P、K含量显著高于施用有机肥的。不同有机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pH值,而硫酸钾型复合肥处理使土壤pH值降低。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长豇豆的各生育期内,不同肥源有机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而化肥处理降低了土壤酶活性。在长豇豆采摘盛期,土壤酶活性最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鸡粪处理效果最好,猪粪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