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34篇
  237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To use fly ash,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its activity variation under different wet conditions. Four low-calcium wet fly ash preparations are simulated in the laboratory. Fly ash activity is indicated by measuring specific compressive stre  相似文献   
112.
电厂粉煤灰作为碱化土壤改良剂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师英  赵锦慧  李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45-16947
[目的]为粉煤灰在碱化土壤改良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已知化学元素的粉煤灰改良已知化学成分的碱化土壤,研究灌水量、改良深度、电厂废渣与土壤处理方式等对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粉煤灰可改善碱化土壤的物理性质,降低其碱化度,增强土壤的吸热能力,提高地温,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养分转化和种子萌发;粘质土壤中施入粉煤灰后,土壤粘粒含量降低,沙粒含量增加;粉煤灰的施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Se含量偏高等),破坏了植物根系对营养成分的吸收,通过添加有机质和复合肥等措施可防止其不利影响。[结论]采取合理措施可减少粉煤灰对土壤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3.
粉煤灰和煤矸石充填复垦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雪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283-284
目前粉煤灰和煤矸石充填复垦已得到广泛开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阐述了粉煤灰和矸石的各种理化性质、充填方法及复垦种植形式、充填后土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土地复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4.
高浓度乳化废水的破乳-氧化-吸附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李菊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40-1742
[目的]寻求有效的高浓度乳化废液的深度处理方法。[方法]采用酸化盐析破乳-Fenton氧化-粉煤灰吸附3级工艺对实验室模拟高浓度乳化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模拟的高浓度乳化含油废水在初始pH值为3、末期pH值为10、H2O2与Fe^2+的物质量投加浓度比为52:1、H2O2投加量50ml/L和Fenton试剂投加量500mg/L的条件下氧化2h后,COD去除率达85.0%;对氧化后的废水进行吸附实验表明,进水COD336mg/L,在粉煤灰投加量40g/L、pH值为10的条件下振荡吸附30min后,出水COD109mg/L,COD去除率达67.5%。[结论]使用这种工艺对实际的机械洗削废液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良好达国家排放标准(COD≤120mg/L,含油量≤10mg/L)。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确定22~42日龄黄羽肉鸡非植酸磷(NPP)的需要量及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植酸酶(PHY A)的磷当量值。【方法】选用22日龄岭南黄羽肉公鸡1 320只,随机分为11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处理1为基础日粮(NPP水平为0.08%),不添加磷酸氢钙和植酸酶;处理2~7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化学纯磷酸氢钙,日粮NPP水平分别为0.16%、0.24%、0.32%、0.40%、0.48%、0.56%;处理8~11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 U•kg-1PHY A、400 U•kg-1美国进口植酸酶产品(PHY B)。【结果】肉鸡日增重随日粮NPP水平升高而增加,0.32%~0.56%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6%组(P<0.05),0.48%组日增重最大;添加磷组肉鸡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0%组料重比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日粮NPP水平升高肉鸡胫骨脱脂干骨重、干骨中磷含量和灰分中磷含量均显著升高,0.48%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0.16%和0.24%组(P<0.05),添加磷组干骨中钙含量与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400、600 U•kg-1 PHY A和400 U•kg-1 PHY B显著提高了日增重、采食量和胫骨脱脂干骨重(P<0.05),添加2种植酸酶均显著提高了胫骨干骨中钙、磷含量与灰分中磷含量(P<0.05),添加600 U•kg-1 PHY A显著提高了干骨中灰分含量(P<0.05)。【结论】22~42日龄满足黄羽肉鸡最佳生长和骨骼发育的NPP需要量为0.40%,PHY A的磷当量为685 U•kg-1。  相似文献   
116.
对于不同养护龄期、不同粉煤灰掺量及不同水胶比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进行研究,混凝土的碳化深度与碳化龄期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D=αTβ进行曲线回归分析,且相关性较好。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及水胶比的增大,混凝土的碳化越严重;混凝土养护龄期越长,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越好。养护不充分时,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后期碳化增长速率快;养护较充分时,粉煤灰掺量越小,混凝土早期抗碳化性越好,粉煤灰掺量越大,混凝土后期碳化增长速率越慢。当养护较充分时,水胶比为0.35,粉煤灰掺量为45%时,粉煤灰混凝土抗碳化性较好,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17.
养护是获得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环节,针对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特点,研究了大掺量矿渣和粉煤灰混凝土的干缩性能以及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养护制度下,掺矿渣和粉煤灰的混凝土各测试龄期干缩率相对基准混凝土试件减小约5%~20%,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延长养护时间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养护时间宜根据需要适当延长,一般情况下不宜低于3d,且养护时间和养护方法对大掺量掺和料混凝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8.
不同氮磷配比对白蜡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3414”不完全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配比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3年生白蜡的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肥配比对白蜡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所有施肥处理的胸径和树高增长率均显著高于无肥对照处理,以N2P2处理的增长率最高,其次为处理N2P1。氮对白蜡生长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磷。施用氮、磷肥后,白蜡叶片的氮、磷、钾含量和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有明显提高。氮、磷肥施入后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但对土壤pH和盐分含量未表现出明显影响。采用二元二次方程对白蜡的施肥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N用量为0.159 kg/株、P2O5用量为0.0181 kg/株时,白蜡的胸径增长率最大。在本试验条件下,白蜡的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分别为N 0.159 kg/株和P2O5 0.0176 kg/株。  相似文献   
119.
刘雪梅  杜卫刚  许晨红  郝达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56-21258,21261
[目的]构建新式生态浮床并测试其性能。[方法]构建一种以浮篮为基本单元,以粉煤灰轻质陶粒和漂珠为装载材料,集成植物吸收、滤料吸附和生物挂膜三重功效于一体的新式生态浮床,并将该浮床单元体用于水体净化模拟试验。[结果]受试水体的TP、TN、NH3-N和COD浓度分别由0.699 9 mg/L、4.898 mg/L、1.945 mg/L和68.34 mg/L降至30 d后的0.003 2 mg/L、0.051 mg/L、0.001 mg/L和6.23 mg/L,水体修复效果快速而显著。试种的青菜、空心菜和美国四季青草长势良好,发芽率和生长速度高于土壤对照组。[结论]三效生态浮床在净水效率、植物种植方式、运行方式及景观价值等方面均较传统生态浮床有了大幅度的改进和提升,并可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收益。  相似文献   
120.
陈景茂  吴晋沪  王裕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53-14255
[目的]得出稻壳灰合成A型沸石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水热法对稻壳灰合成A型沸石的反应温度、碱浓度、反应物硅铝比和反应时间进行研究。[结果]在水热温度100℃,NaOH浓度为2 mol/L,原料硅铝比为1.0~2.0,反应时间为4~6 h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结晶度较高的A型沸石。[结论]该方法工艺简单经济,为生物质灰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思路,有利于实现完整的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形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