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491篇
林业   130篇
农学   336篇
基础科学   156篇
  400篇
综合类   135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536篇
植物保护   37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对幼果期矮化富士苹果树体各器官及其皮层、木质部的生物量、钙含量和钙累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干重为10.21kg,皮层和木质部干重分别为2.14和7.07kg,骨干枝干重为各器官之首;各器官钙含量差异显著,根系平均钙含量高于地上部多数器官,中央干皮层钙含量最高;单株钙累积量为76.67g,皮层和木质部钙累积量分别为52.44和13.83g,直径1.0-5.0cm根的钙累积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2.
苹果水心病在贮藏期变化的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通过自制差分仪监测了贮藏中苹果透光强度的变化,建立了贮藏中苹果透光强度和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在贮藏过程中有水心病的苹果透光强度下降较无水心病苹果快,贮藏后期发病不严重的病果症状消失,同时发现质量较大的苹果中水心病发病比率高.  相似文献   
993.
γ辐照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研究了γ辐照对苹果硬度、果胶酶活力,细胞超微结构以及挥发性成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苹果的硬度在短期(辐照后2天)内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但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0.3—0.9kGy辐照的苹果,其硬度比对照高。1.5kGy以下剂量辐照的苹果,其果胶甲脂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与果肉硬度呈负相关,而高剂量(2.0kGy)辐照,则导致苹果的软化,使果肉细胞的细胞质和核质聚集形成颗粒,细胞膜断裂,核膜膨大,组织透性增大。0.7—2.0kGy辐照,减少了苹果挥发性成份的种类,其中四种主要成份,即乙酸乙酯、丁醇、乙酸丁酯和乙酸己酯的含量也减少,2.0kGy辐照,还使后两种主要成份完全消失。但同样剂量辐照,对上述四种物质的纯品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不同供氮水平下幼龄苹果园氮素去向初探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以2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和15N微区相结合,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下幼龄苹果园氮素去向。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植株生物量和吸氮量,而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降低;N75、N150和N225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1.28%、22.95%和19.38%。土壤残留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且残留氮素主要分布于060 cm土层,深层渗漏量很小。整个作物土壤体系氮素回收率随施肥量的增加显著降低,损失率显著增高。N75处理的氮素回收率为60.41%,显著高于N150(46.41%)和N225处理(40.88%);且损失率最低(39.59%),显著低于其它两个处理。氨挥发损失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升高,N2O损失量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氮素损失中氨挥发和N2O损失所占比例较低,较多的氮素通过反硝化和径流等途径损失。  相似文献   
995.
探讨了浓缩苹果汁生产过程中,HACCP系统对嗜酸耐热菌的监测与控制。根据HACCP系统的原理确定了相应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将生产过程中嗜酸耐热菌的危害降至最小值,以切实保证浓缩苹果汁的产品安全。浓缩苹果汁生产加工的实际表明,通过实施HACCP,浓缩苹果汁中嗜酸耐热菌的数量明显减小,主要工序均能达到理想状态。说明HACCP可以有效控制浓缩苹果汁生产过程中嗜酸耐热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我国苹果树苗人工起苗效率低、伤根以及起苗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设计了专用的苹果树起苗机.该机采用侧置铲偏牵引的方式进行挖掘起苗.田间试验和挖掘作业结果表明:采用起苗机进行起苗,起苗速度快,苗木根部规格统一,作业质量符合园艺要求.起苗机具的设计为专业化苹果树育苗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7.
‘秦冠’苹果MdWRKY基因亚细胞定位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冠’苹果为试材,采用RT-PCR方法获得了一个WRKY基因,全长1 224 bp,推断其编码331个氨基酸,命名为MdWRKY。亚细胞定位分析MdWRKY蛋白分布在细胞核内,属于核蛋白。实时定量分析结果显示,MdWRKY基因受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诱导,表明其可能参与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随后进行原核表达分析,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表达蛋白与其蛋白大小一致。  相似文献   
998.
以‘国光’苹果(S1S2)花粉为材料,成功构建了酵母pGADT7-cDNA文库,转化效率约为1.2×106.μg-1,插入片段大小在300~2000bp之间。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用苹果S2-RNase的C2HVC3区筛选文库获得一个长505bp的cDNA片段,经分析发现该cDNA序列上有一个261bp的开放阅读框(ORF),该ORF编码一个具N端信号肽的多肽,该成熟多肽由64个氨基酸组成,富含带正电荷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C端有8个半胱氨酸和一个γ-硫堇功能域,结构预测显示其具有一个α螺旋,3个β折叠,4个二硫键,由此,推断其为苹果γ-硫堇,命名为MdD1。RT-PCR分析发现:MdD1基因在‘国光’苹果叶片、萼片、花瓣、子房、花药和花柱等组织中都有表达,但花药中表达量最高。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MdD1除了与苹果S2-RNase的C2HVC3区互作外,还与S1-RNase的C2HVC3区,S1、S2-RNase的成熟多肽区存在互作。初步认为:苹果γ-硫堇可能通过与S-RNase非特异性互作,作为花粉非S因子参与自交不亲和反应。  相似文献   
999.
生草覆盖‘寒富’苹果园土壤优势细菌的碳代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土壤管理制度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的影响,研究了生草覆盖‘寒富’苹果园不同时期土壤优势细菌碳代谢功能及种群组成。结果表明,6月、7月土壤中优势细菌数量及碳代谢能力明显高于4月、5月、8月和9月。生草覆盖处理4月分离到的优势细菌菌株数较清耕少1株,5—8月相同,而9月较清耕多1株。除4月外,生草覆盖处理分离到的优势菌株明显增强了对蔗糖、葡萄糖、淀粉等糖类化合物,山梨醇、肌醇等醇类化合物,天门冬氨酸及白氨酸等氨基酸类化合物的利用能力。16S rDNA序列分析可知,53.8%的优势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存在于多数供试土壤中,产碱菌属(Alcaligenes)、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和厚壁菌属(Firmicutes)也因季节和管理措施影响而成为不同土壤的优势菌属。与4月、5月、8月和9月相比,整体上6月和7月土壤中相对增加了产碱菌属(Alcaligenes)和厚壁菌属(Firmicutes),其中7月生草覆盖处理较清耕增加了厚壁菌属(Firmicutes)和一些不可培养的菌属。  相似文献   
1000.
 以‘泰山早霞’、‘极早红’和‘辽伏’3个早熟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果实发育期间果实硬度、细胞壁水解酶及淀粉酶活性、乙烯释放量的变化,旨在为探讨果实软化机理提供基本资料,并为早熟苹果品种软化的调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① 3个参试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硬度基本均呈下降趋势,但品种间下降的幅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辽伏’花后75 d硬度的下降幅度为35%,‘泰山早霞’50%,‘极早红’53%;② 3个品种果胶甲酯酶(PE)和淀粉酶(Amylase)活性差异不明显,‘泰山早霞’、‘极早红’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活性明显高于‘辽伏’,3个品种PG酶、Cx酶活性变化与其果实硬度变化呈显著负相关;③ 3个参试早熟苹果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乙烯释放量与PG酶、Cx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