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4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林业   121篇
农学   343篇
基础科学   20篇
  404篇
综合类   1312篇
农作物   314篇
水产渔业   520篇
畜牧兽医   948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分析西兰花种子提取物(Brassica oleracea L. seed extract,BSE)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其在广式腊肉中的应用效果,该文对不同BSE添加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与添加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基于基础配方,共制备了对照组(CT)、添加0.2% BSE组(0.2% BSE)、添加0.5% BSE组(0.5% BSE)、添加1% BSE组(1.0% BSE)、添加1.5% BSE组(1.5% BSE)和添加0.02% BHT组(BHT)6组样品。研究结果显示,BSE的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与其在水溶液中的含量成正比;在脂质体系条件下,BSE的抑制诱导氧化作用呈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比于1.0%添加量,添加量为1.5%时,样品的抑制诱导氧化作用明显降低(P<0.05);相比于BSE,BHT具有明显的抑制氧化作用(P<0.05);随着BSE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呈现为降低的趋势,BHT样品TBARS值介于1.0%BSE和1.5%BSE样品之间;各加工方案样品均具有明显的主体特征风味,添加BHT样品的主体风味与其它样品有明显差异;1.5%BSE样品具有最高的亮度值(L*)和黄度(b*),BHT样品具有最高的红度(a*);通过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结果显示,挥发性成分随添加方案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综合结果显示,添加1.5% BSE广式腊肉具有较理想的色泽、氧化状态和风味物质含量,可以替代BHT使用。  相似文献   
992.
为探索羊栖菜中分离的各组份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将DEAE-52分离纯化得到的羊栖菜多糖活性组份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确认,并评价DPPH·、·OH、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还原力和抗脂质过氧化力。结果表明,去蛋白多糖经DEAE-52分离纯化、0~2 M Na Cl溶液梯度洗脱得到3个主要多糖组份,其中红光谱扫描发现SFPSⅠ(0.5 M Na Cl)、SFPSⅡ(0.75 M Na Cl)、SFPSⅢ(1.0 M Na Cl)均具有糖类特征吸收峰。3个组份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SFPSⅢ抗氧化活性最高,DPPH·的IC_(50)为0.499μg,·OH的IC_(50)为0.48μg,O_2~-的IC_(50)为112.13μg;还原力最强;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显著优于对照品BHT。研究结果为羊栖菜活性多糖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低温对甜玉米种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究低温对甜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抗寒性的差异机制,本研究以1组甜玉米自交系的种子为材料,通过低温胁迫下的萌发试验,筛选出耐寒性较强的1132和对低温敏感的国区T12,分别研究了其在10℃和26℃条件下萌发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耐寒自交系1132的抗氧化酶活性整体高于敏感系国区T12。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1132吸胀萌发的种子中SOD、POD和CAT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中间有波动,在胁迫后24h,3种酶的活性均高于常温对照;而国区T12在低温胁迫后SOD和POD大体为增加趋势,CAT则持续降低,在胁迫后24h只有SOD的活性高于常温对照。1132的SOD3、SOD9、CAT1相对表达量较国区T12高,虽未表现出与其酶活变化趋势严格一致,但低温胁迫使其整体表达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2个品种的相对表达量均低,可能是POD3并非表达POD的关键基因,因此在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方面可能造成了两者抗寒性和发芽率的差异。综上,玉米种子萌发期的耐寒性与抗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则可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表达调控过程。本研究结果不仅为鉴定和筛选耐低温种质资源、培育高发芽势种子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为防御玉米低温引起的冷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香樟幼苗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的耐盐性,为南方沿海盐碱地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本文以实生香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置0(CK)、2‰、4‰、6‰、8‰5种盐处理,对不同NaC1盐处理下香樟生长指标,水分生理指标,叶片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膜稳定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香樟苗高、基径相对生长量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且超过4‰的盐处理对其生长量的抑制作用显著(P<0.05).2)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香樟叶片水分饱和亏损、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膜稳定性指数、光合能力逐渐降低.3)2‰盐处理下香樟叶片相对含水率、光合色素质量分数、Fv/Fm、NPQ、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CK,而膜稳定性指数、Yield、ETR虽然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小.4)盐处理达4‰后,香樟叶片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光化学效率、水分利用效率、膜稳定性指数显著减小(P<0.05),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水分状况显著变差,与此同时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综上所述,香樟的耐盐性处理在2‰ ~ 4‰,超过4‰的盐处理能显著抑制香樟的生长,2‰盐胁迫下,香樟可通过提高相对含水率、光合色素质量分数、NPQ的耗散,关闭部分气孔,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来应对盐胁迫.盐处理达4‰后,香樟抗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酶系统损伤越来越严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所起的调节作用逐渐变小;脯氨酸含量大量增加,所起的渗透调节作用逐渐变大,但远不足以应对盐胁迫,因此叶片严重失水;膜脂过氧化,膜稳定性遭破坏,光合机构损伤严重,危及其生命.  相似文献   
995.
为探讨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子实体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对粗毛纤孔菌甲醇粗提物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极性萃取物.选用福林酚比色法、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  相似文献   
996.
外源抗坏血酸对水稻抗铝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外源抗坏血酸(AsA)对水稻的抗铝性能的影响,以'滇优35号'(杂交稻,粳稻)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外源AsA对铝胁迫下水稻根尖H2O2、内源AsA、GSH、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铝胁迫导致水稻根尖可溶性蛋白和内源AsA含量减少,而MDA和H2O2...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驴内在低温成熟过程中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变化规律,选择10头育肥德州公驴,屠宰后取背最长肌,在0~4℃低温环境下熟化72 h,分别在0、1、6、24、48和72 h测定驴肉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 表明,驴肉pH在72 h内低温成熟期间发生极显著变化(P<0.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的一次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998.
Marine microalgae, diatoms, are considered a source of a wide range of high-value compounds, and numerous studies indicate their biotechnological potential in the food and feed industry, cosmetic industry, nanotechnology,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iodiesel production, fertilizers,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growth, chemical profil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diatom Skeletonema grevillei cultivated in a bioreactor and an incubation-shaking cabinet at different growth phases (after 192 and 312 h). Growth was monitored by evaluating cell density with the Sedgewick Rafter chamber, and the collected biomass was extracted with 70% ethanol assisted by ultrasound. Extracts were evaporated to dryness and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in derivatized form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alysis, while antioxidant capacity was evaluated by DPPH and ORAC. Significantly faster growth was observed in the bioreactor than in the incubation-shaking cabinet. Oleamide, palmitelaidic acid, glycerol monostearate, myristic acid, cholesterol, eicosapentaenoic acid, 1-monopalmitin, and 24-methylene cholesterol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ajor compounds in both systems. Among them, oleamide was the dominant compound in both systems. It is also shown that prolonging the cultivation period had a direct effect on increasing the extract yield. The highest DPPH inhibition (11.4 ± 1%) and ORAC values (93.3 ± 8.4 mM TE) were obtained for the S. grevillei extract recovered from the bioreactor after 312 h. The obtained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S. grevillei for various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999.
冯文静  相欢  胡晓  李来好  陈胜军  邓尚贵 《水产学报》2023,3(8):089817-1-089817-14
为了高值化利用罗非鱼副产物资源以及为酶解物-硒螯合物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以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TSC)为原料,用4种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分别获得了酸性蛋白酶酶解物(TSCAc)、木瓜蛋白酶酶解物(TSCP)、菠萝蛋白酶酶解物(TSCB)、碱性蛋白酶酶解物(TSCAl),以Na2SeO3为硒源,制备并筛选出硒螯合量最高的酶解物,测定酶解物及其硒螯合物的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表面疏水性,并对酶解物及其硒螯合物的抗氧化性与抗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SCAl的水解度(DH)最高(18.2%),其与硒螯合后的硒螯合量最高(153.5 mg/g),硒螯合率最高(23.7%),小分子量(500~1 000 u)的含量最高。其与硒螯合后,紫外光谱吸收峰强度增大,荧光光谱吸收峰由波长419.8 nm红移到422.0 nm且荧光强度减弱,疏水性在螯合后降低,表明TSCAl与硒螯合生成了新的物质。推测酰胺键、氨基的氮原子、羧基的氧原子可能参与了与硒的螯合反应。研究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物-硒螯合物(TSCAl-Se)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其在不同温度、pH值以及经胃消化后皆具有稳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酶解物-硒螯合物,为研究和开发硒元素膳食补充剂及抗氧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刘晓蕊  马喜波  张南  李民  李科  焦思琦  王桂芹  孔祎頔 《水产学报》2023,138(10):109609-1-109609-14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绿原酸 (Chlorogenic acid)对泥鳅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无病无伤初始体重为 (3.50±0.01) g的泥鳅,随机分为5组,在基础饲料投喂中分别添加0、200、400、600和800 mg/kg的绿原酸实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饲养56 d。饲养实验结束后,测定泥鳅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饲料中加入绿原酸可以显著增高泥鳅的终末体重 (FBW)、增重率 (WGR)和特定生长率 (SGR) (P < 0.05);且显著提高肝脏和肠道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肝脏与肠道中总抗氧化能力 (T-AOC)、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的活性,丙二醛 (MDA)的生成被降低,肝脏中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随绿原酸浓度增加而提高,分别在400和6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绿原酸浓度的升高,血清中AST、ALT活性均显著下降。随着绿原酸浓度的增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逐渐下降,在浓度400 mg/kg时达到最低值;血清补体3 (C3)和补体4 (C4)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分别在绿原酸浓度为400和600 mg/kg时达到峰值含量;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 (IgM)水平显著升高,在浓度为600 mg/kg时达到最大;血清中溶菌酶 (LYS)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浓度为400时含量为最大值。研究表明,在饲料当中添加400~600 mg/kg绿原酸可显著提高泥鳅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增强泥鳅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