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34篇
  免费   2847篇
  国内免费   4003篇
林业   3291篇
农学   2567篇
基础科学   2512篇
  22792篇
综合类   15902篇
农作物   1229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1607篇
园艺   553篇
植物保护   3167篇
  2024年   452篇
  2023年   1273篇
  2022年   1697篇
  2021年   1714篇
  2020年   1798篇
  2019年   2009篇
  2018年   1679篇
  2017年   2480篇
  2016年   2965篇
  2015年   2038篇
  2014年   2311篇
  2013年   3245篇
  2012年   4099篇
  2011年   3073篇
  2010年   2373篇
  2009年   2462篇
  2008年   2178篇
  2007年   2414篇
  2006年   2094篇
  2005年   1780篇
  2004年   1365篇
  2003年   1180篇
  2002年   915篇
  2001年   898篇
  2000年   764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515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467篇
  1994年   427篇
  1993年   331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子午岭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植被自然恢复不同年限的阳坡梁坡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子午岭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植被恢复140 a内,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且表土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高于下层土壤(20~40 cm).以裸露地为对照,土壤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3.8%~534.9%、9.3%~300.0%、213.6%~521.5%、40.4%~286.5%、22.7%~232.2%和3.2%~22.4%,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波动变化, 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幅度比其他三种酶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速效磷含量密切相关;土壤蔗糖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均为极显著的相关关系(0.930/0.918);土壤脲酶活性与全氮含量相关系数最高(0.804);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含量都呈极显著相关(0.977/0.984);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全氮含量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996.  相似文献   
152.
渭北旱塬连续40年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对洛川塬面40年连续果林园土壤的Cu、Cr、Pb、Ni、Zn、Mn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洛川塬苹果园土壤中除Cu外,Cr、Pb、Ni、Zn、Mn五种元素都表现为剖面上、下部含量基本相同或下部含量高于上部的含量。尽管Cu、Cr、Pb、Ni、Zn、Mn含量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均高于区域背景值,元素在土壤中发生了累积。主要原因为人类活动造成土层结构的破坏,以及对果园施肥、喷药等管理环节,导致重金属元素向深部的迁移和积累。  相似文献   
153.
为探明化肥的减施并增施有机肥对甘蓝生长的影响,改善因施用过量化肥导致的蔬菜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和土地盐碱化等问题.本试验在冬闲田种植条件下,以鸡心甘蓝'探春'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100%化肥、75%化肥+25%有机肥、50%化肥+50%有机肥)试验方法研究化肥减量及有机肥增施对甘蓝生长、品质以及土壤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4.
耕地利用效益是评估区域耕地利用协调程度的必要前提,也是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东北黑土区为研究区,依据耕地利用系统理论,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框架,运用综合评价法、探索性数据分析法与地理探测器模型,从县域尺度分析2020年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效益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整体上均呈现为由南部和中部平原地区向西部和北部低丘缓坡地形区减少趋势,社会效益则主要表现为由南部向北部递减的分布趋势。2)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整体上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高集聚主要在辽宁省南部以及北部黑龙江省县域范围分布,低集聚则集中分布在东部内蒙古和中部吉林省县域。3)从影响因素来看,黑土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中气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作物复种指数是关键影响因素,且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更加显著。为更好的提升黑土区耕地利用效益,需要把握乡村振兴协作、保护经营机制、农业综合措施和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5.
细根性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由微生物介导或由细根与土壤的直接互作而发生,然而前者受到了大量关注,后者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亚热带杉阔混交林中6个混交树种(资源获取和资源保守型各3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网袋试验,研究了细根对土壤氮、磷有效性的直接、间接和总体效应,及其与细根性状与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两种资源利用策略下,细根与土壤直接接触均能提高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获取型树种对土壤磷的影响更为显著,表现为更强的直接、间接和总体效应,而保守型树种对土壤氮的间接效应更强。细根碳氮比是调控其对土壤氮、磷有效性影响的首要因素。资源利用策略对氮有效性的直接影响差异主要取决于对养分摄取的强弱,间接影响则由有机氮矿化主导。低碳氮比的细根提高了磷有效性,该影响通过产生更多的磷酸酶直接产生,或通过降低土壤pH而间接实现。本研究丰富了细根性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调控机制,并为杉阔混交林伴生树种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研究初始含水率对三江并流区消落带含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为该区域消落带土壤侵蚀防控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野外崩解试验测定不同初始含水率下狗牙根 (Cynodon dactylon)、美人蕉 (Canna indica)、风车草 (Cyperus alternifolius)、花叶芦竹 (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和菖蒲 (Acorus calamus) 5种消落带适生植物原状含根土壤的崩解指标,用根系分析仪分析其根系特征,并分析崩解指标与根系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

初始含水率为 7.2%、11.4%、15.2%和36.7% (饱和) 时,有根处理的平均崩解量分别为素土的77.0%、92.4%、112.1%和362.8%,崩解速率分别为素土的71.4%、106.6%、127.5%和400.0%。在非饱和状态,直径≤1 mm的根系具有明显的抗崩解作用,而直径>2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在饱和状态,直径≤1 mm的根系特征与崩解量和崩解速率的关系均不明显,直径>1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5种植物根系中,以狗牙根的抗崩解性最强,美人蕉最弱。

结论

初始含水率较低时,草本植物根系能抑制土壤崩解;初始含水率较大时,根系会促进土壤崩解。直径>2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在三江并流区消落带植被恢复中,在适生性的前提下应优选细根植物。

  相似文献   
157.
为减少葡萄园化肥的施用量,从而改良土壤和提高果实品质,试验以5年生户太八号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1 t/666.7m2、3 t/666.7m2、5 t/666.7m2和7 t/666.7m2有机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与单施化肥相比可以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微环境。与单独施用100 kg/666.7m2硫酸钾复合肥相比,用5 t/666.7m2有机肥替代50 kg/666.7m2硫酸钾复合肥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0.98%、16.79%、43.04%和19.08%,枝条长度、粗度及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11.46%、7.27%和6.45%,葡萄穗重、单粒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分别提高了19.19%、8.31%、17.90%、8.49%、8.26%,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2.24%。综合分析认为5 t/666.7m2有机肥替代50 kg/666.7m2硫酸钾复合肥的处理效果较好,适宜在陕西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8.
Abstract. Efforts to understand the fate of organochlorine compounds in arable soil have concentrated on anthropogenic compounds,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organochlorine compounds are both produced and mineralized in soil through natural process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ate of chlorinated pesticide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ccount of the natural chlorine cycle. The present study is a first attempt to illum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chlorine cycle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he concentration and storage of organic chlorine (Clorg) and chloride (Clinorg) were determined in topsoil of a paddy field compared to an adjacent afforested hill at a sampling site in the Meicun area, Anhui Province, China. The concentration of Clorg, as well as the chlorine-to-carbon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paddy field samples than in the forest soil samples. A weak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lorg and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was observed in the paddy field, in contrast to the observations made in the adjacent forest soil as well as those made in previous studies, which have suggest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Clor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our results at the forest site and the previous studies, which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emperate regions, suggests that it is the land use rather than the climate that makes the current paddy soil results differen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Clorg to the paddy soil from above-ground litter and from production within the soil are small or negligibl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ibution from pesticide application and wet and dry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159.
160.
在黄委会西峰水保站关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和拟定的适生树种基础上,针对这里干旱少雨的突出特点,本着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的原则,采取自采、自育、自造和以抗旱为中心的造林技术,在西峰水保站南小河沟试验场应用大断面法布设“地树对位”试验区,以相对成活率、相对保存率和相对生长率计算得到的适生值为主要依据,对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8种立地条件类型的适生树种分别进行了确认,共确认乔灌木树种16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