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0篇 |
免费 | 257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2篇 |
农学 | 97篇 |
基础科学 | 59篇 |
137篇 | |
综合类 | 382篇 |
农作物 | 55篇 |
水产渔业 | 48篇 |
畜牧兽医 | 144篇 |
园艺 | 26篇 |
植物保护 | 1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122.
澳洲坚果“桂热1号”叶片矿质养分周年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桂热1号”澳洲坚果叶片的营养特性,掌握其营养规律和特点,为科学合理施肥及选育营养高效的澳洲坚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年生桂热1号澳洲坚果健康植株,2011年每月15日在所选20株树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采集枝条顶部往下第2轮叶1片,分别测定N、P、K、Ca、Mg、Zn、Cu、Fe、Mn等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叶片N、P、K含量在4月均出现高峰,之后随时间推移N含量缓慢下降,P含量保持稳定,而K含量略有升高;Ca、Fe含量在4月时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之后缓慢升高,Mg含量周年基本保持稳定,而Mn含量周年缓慢降低;Cu、Zn含量4月达高峰,之后含量先减后增。【结论】桂热1号澳洲坚果生产中应及时补充N、K、Ca和Fe等元素。 相似文献
123.
本文对酥梨生长的土壤条件进行了研究,明确指出酥梨产量品质与土壤条件的关系,为因土种植、优质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4.
依据陕西29个苹果基地县1971~2007年4月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将陕西果区苹果花期冻害年型划分为严重冻害(NTd≤-2℃≥10),中等冻害(NTd≤-2℃<10 & NTd≤0℃≥15),轻度冻害(NTd≤-2℃<10 & NTd≤0℃<15 & NTd≤2℃≥19),和正常年型(NTd≤-2℃<10 & NTd≤0... 相似文献
125.
Resistance to the acetyl‐coenzyme A carboxylase (ACCase)‐inhibiting herbicides in Lolium rigidum is widespread in grain cropping areas of South Australia.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and spread of resistance to these herbicides and how it has changed with time, the carboxyl transferase (CT) domain of the ACCase gene from resistant L. rigidum plants, collected from both random surveys of the mid‐north of Southern Australia over 10 years as well as stratified surveys in individual fields, was sequenced and target site mutations characterised.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occurring as a consequence of these target site mutations, at seven positions in the ACCase gene previously correlated with herbicide resistance, were identified in c. 80% of resistant individuals, indicating target site mutation is a common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in L. rigidum to this herbicide mode of action. Individuals containing multipl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two, and in two cases, three substitutions) were also found. Substitutions at position 2041 occurred at the highest frequency in all years of the large area survey, while substitutions at position 2078 were most common in the single farm analysis. 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target site mutations leading to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in ACCase of L. rigidum are widespread across South Australia and that these mutations have likely evolved independently in different loc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ed movement,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fields, may contribute to the spread of resistance in a single field. However, over a large area, the independent appearance and selection of target site mutations conferring resistance through herbicide u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相似文献
126.
127.
为明确公猪睾丸在选育中的意义,研究公猪睾丸参数、精液质量参数的发育性规律以及两者间的关联性。选择936头分布在280~1 409日龄的生产公猪,其中589头杜洛克、233头长白、114头大白。对睾丸和精液质量参数采用一般线性模型,以品种和日龄分组为固定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使用二次项模型分品种分别对睾丸总体积和有效精子数进行发育曲线拟合;控制日龄变量,对睾丸与精液质量参数进行偏相关性分析。在睾丸大小方面:杜洛克>大白>长白,其中杜洛克与大白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者均极显著(P<001)高于长白;在精液质量整体比较上:长白优于杜洛克优于大白,但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体积、密度、活力和畸形率上,三品种公猪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睾丸随日龄增长呈先增大后萎缩趋势,精液整体质量随日龄增长呈下滑趋势;三品种公猪睾丸的大小均与精液量和有效精子数呈正相关,且大部分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性(P<0.01)。同日龄时期,三品种公猪睾丸的大小顺序为杜洛克>长白>大白,其中长白大于大白具有普遍性; 综合来看,三品种的精液质量比较结果为长白优于杜洛克优于大白,其中长白优于大白具有普遍性;公猪睾丸萎缩临界日龄可用于公猪淘汰依据,选育公猪时可重点选留睾丸较大者。 相似文献
128.
采用 10头初生犊牛 ,分为 2组 ,每组各 5头 ,分别进行 4 0日龄 (试验组 )和 10 0日龄 (对照组 )断奶试验。试验组 4 0日龄断奶后用代乳料喂至 10 0日龄 ,然后与对照组一起采食普通草料。结果 :两组犊牛各阶段体尺、体重、发病率 ,成活率的差异均不显著。而成本核算试验组每头犊牛的培育成本降低 5 2 5元 相似文献
129.
热带类玉米属大刍草(Zea mexicana)为短日植物,在我国北方长日地区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本研究初步分析通过系统选育方法选出的光不敏感型大刍草新品种“鲁牧2号”,在长日照地区大田繁种和利用其进行杂交制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品种能在长日地区(山东)正常开花结实,开花期在8月上中旬,10月上旬种子成熟。鲜草产量达45 930 kg/hm2,种子产量达1 595.5 kg/hm2,利用该品种作父本杂交制种试验成功率达72.7%。本研究结果说明该种质能够在长日照地区应用,对降低玉米(Z. mays)制种成本、丰富遗传育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0.
运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血清中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浓度的周年变化。血清T4和T3在春季性腺迅速发育时期形成峰值,T4的升高比T3早一个月。繁殖期后。血清T4和T3水平降低,血清T4分别在8月和10月出现两个小峰;T3在7月-11月维持较稳定的水平。血清T4、T3在冬季的水平均较低。对血清甲状腺激素在春季升高的生理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