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30篇 |
免费 | 538篇 |
国内免费 | 35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84篇 |
农学 | 464篇 |
基础科学 | 731篇 |
810篇 | |
综合类 | 2938篇 |
农作物 | 190篇 |
水产渔业 | 150篇 |
畜牧兽医 | 412篇 |
园艺 | 143篇 |
植物保护 | 1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45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206篇 |
2021年 | 210篇 |
2020年 | 239篇 |
2019年 | 272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237篇 |
2016年 | 304篇 |
2015年 | 317篇 |
2014年 | 365篇 |
2013年 | 372篇 |
2012年 | 587篇 |
2011年 | 564篇 |
2010年 | 348篇 |
2009年 | 356篇 |
2008年 | 306篇 |
2007年 | 304篇 |
2006年 | 277篇 |
2005年 | 210篇 |
2004年 | 166篇 |
2003年 | 149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101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为研究密集烤房温湿度环境与烤后烟叶质量的关系,尤其是湿度对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设计了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的不同干球温度烘烤处理。结果表明,在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变黄前期干球温度高变黄快,变黄后期干球温度高的变黄慢;各处理随着干球温度的升高,外观质量、经济性状中部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上部叶逐渐降低;高干球温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评吸质量较差;建议中部叶烘烤各阶段干球温度控制在37~38、41~42、47~48、53~54℃,上部叶各阶段干球温度以36、38、46、52℃为宜。 相似文献
72.
采用三维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法,对云龙河拱坝施工过程的实际浇筑、封拱和水库蓄水过程的坝体应力及变形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分析了施工过程的坝肩层间错层带的变形。计算结果表明施工过程的坝体变形较小,坝体有限元等效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坝肩层间错层带错动变形很小,说明大坝结构设计合理,坝肩无错动危险。计算成果为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对类似工程分析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3.
采用野外试验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红松(Pinuskoraiensis)人工林下不同立地条件天然更新的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幼苗、幼树的数量、树高、地径及其生长量差异进行了比较。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水曲柳天然更新的主要立地因子进行量化和重要性排序,探索水曲柳天然更新的最适立地因子。结果表明,水曲柳幼苗在红松人工林下天然更新良好,更新类型以1~5a实生起源的更新层幼苗为主,具有较高的生长势;萌生苗个体间的生长势差异较大,但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其树高和地径的年平均生长量均明显高于同龄实生苗;光照不足是导致实生苗和萌生苗年龄结构趋于幼年化的主导因子。红松人工林下水曲柳天然更新最适生境的立地因子为:林分郁闭度0. 4~0. 6,枯枝落叶层厚度3. 0~5. 2cm,阳坡中下坡位、坡度不大于5°,草灌盖度20% ~40%,土壤含水量30% ~50%,各因子的重要性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74.
pH条件对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次生代谢物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GC-MS对10种不同初始pH条件下发酵的FJAT-0809-GLX发酵液的丙酮萃取液进行初步成分鉴定,从这10种发酵液中得到匹配率≥90%成分11种,各发酵液中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共有成分1种,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在匹配率≥90%成分中,功能性成分按其功能可分为2类,一类为挥发性或芳香类物质,与该发酵液具有的特殊香气有关,包括5-甲基呋喃醛、2-甲基-3-羟基-4-吡喃酮、苯乙醛、棕榈酸、顺式十八碳-9-烯酸、甲基环戊烯醇酮;另一类为防腐或抑菌类成分,包括2-甲基-3-羟基-4-吡喃酮、2-呋喃甲醇、六氢-吡咯[1,2-a]吡嗪-1,4-二酮和5-羟甲基糠醛。初始pH 6~12的发酵液对大肠杆菌K88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初始pH为7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到20.33mm。不同的初始pH影响着发酵终点pH,进而影响着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次生代谢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青花菜黄化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变化及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兰州高原特色蔬菜‘耐寒优秀’品种的青花菜为试验材料,设置近冰温(-0.7 ℃~-0.4 ℃)、4 ℃、10 ℃3个贮藏温度。结果表明,近冰温(-0.7 ℃~-0.4 ℃)处理组在整个贮藏期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4 ℃、10 ℃处理,且L*、a*和b*显著低于4 ℃和10 ℃处理。在整个贮藏期,近冰温处理的青花菜BoCLH1(叶绿素酶1)和BoCLH2(叶绿素酶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4 ℃、10 ℃处理,这说明近冰温处理抑制了青花菜贮藏期BoCLH1(叶绿素酶1)和BoCLH2(叶绿素酶2)的表达,而4 ℃、10 ℃处理诱导了青花菜贮藏期BoCLH1(叶绿素酶1)和BoCLH2(叶绿素酶2)的表达;近冰温处理的青花菜BoPPH(脱镁叶绿素酶)的表达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而在4 ℃和10 ℃处理组中在贮藏15 d时有显著上升,且始终高于近冰温处理组。近冰温处理的BoPaO(脱镁叶绿酸a加氧酶)表达量高峰出现明显滞后,而BoRCCR(红色叶绿素代谢产物还原酶)的表达量在贮藏过程中始终显著高于4 ℃和10 ℃处理组。可见,近冰温处理可有效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延缓青花菜组织衰老。 相似文献
76.
掌握延绳钓渔具的沉降过程对于提高目标鱼种的渔获率、减少其他物种的兼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延绳钓三维动力学沉降模型,把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海上实测的12个站点的风速和风向、不同深度的三维海流数据、渔具参数以及作业参数输入模型,应用七级六阶龙格库塔法求解模型,得出与12个实测站点...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干旱区典型山盆结构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呼吸特征,为干旱区碳过程阐明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LI-8100碳通量测定系统对西北干旱区典型荒漠-绿洲过渡带的自然植被和人工作物覆盖下的土壤呼吸进行两个植物生长时期的监测。【结果】不同植被覆盖条件的土壤呼吸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且日呼吸速率最高值出现在14:00~16:00,最低值出现在02:00~04:00;植物花期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明显高于凋败期;土壤0~5、5~10、10~20 cm温度日变化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极为接近。【结论】不同土地利用/覆盖下土壤呼吸特征差异性明显,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78.
基于GIS的忻州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忻州市为例,研究了基于GIS方法的层次分析法和统计聚类法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首先建立分区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利用GIS的统计、分析功能获得原始数据,并进行SPSS聚类分析;最后利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和图形输出功能,得到较科学的分区结果,将忻州市划分为4个土地利用一级区、12个土地利用亚区,为土地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9.
建立了农业干旱气候因素的层次分析法模型,得出干旱气候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分别为0.097 2、0.700 7和0.202 1。 相似文献
80.
福建光泽南方铁杉天然林的生长规律与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光泽南方铁杉天然林的生长规律与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6年生南方铁杉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带皮材积分别为11.8 m、22.5 cm和0.251 67 m3;南方铁杉早期生长较慢,前10 a树高总生长量仅为1.78 m,树高、胸径和材积连年生长量分别于第20、42和46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95 m.a-1、0.81 cm.a-1和0.004 87 m3.a-1,第46年仍未达到材积的数量成熟龄;46年生南方铁杉平均单株总生物量为223.223 kg.株-1,各器官的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根>枝>带叶小枝>皮,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组成比为3.228∶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