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9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424篇
林业   1201篇
农学   464篇
基础科学   517篇
  650篇
综合类   3494篇
农作物   544篇
水产渔业   214篇
畜牧兽医   626篇
园艺   198篇
植物保护   20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新疆部分地区牛结核病PPD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2003年对新疆部分地区(巴州、阿克苏、博州、伊犁、昌吉、塔城和石河子)牛结核病用“提纯结核茵素皮内变态反应”进行调查,调查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建立模型,显示2001年-2003年七地州检测牛只分别为16793,21153头和43951头,阳性率分别为0.46%,0.33%和0.57%。其中,巴州地区阳性率明显偏高。昌吉和石河子地区2001年-2002年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2003年牛结核病的阳性率较前两年升高了1%。  相似文献   
42.
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高免血清,按常规方法提纯出抗体(IgG),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IgG。在细胞培养时,培养瓶中放入玻片,当细胞长成单层时,按常规方法接种病毒液,培养24、48、96、120h时取出玻片,用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代次的细胞毒。经观察:兔肾上皮细胞(RK)毒培养到36—48h,羊睾丸细胞(ST)毒培养到72—96h时可观察到特异性荧光,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荧光亮度增强,胞浆内充满特异性荧光。用肝组织强毒病料触片,呈特异性荧光,对照细胞培养48h无荧光出现,证实了两株细胞培养物中有大量的兔出血症病毒存在,从而成功的分离培养出了兔出血症病毒细胞毒。  相似文献   
43.
兔豆状囊尾蚴的压片技术及染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详细观察豆状囊尾蚴头节的形态结构,通过屠宰检验或病兔剖检采集的豆状囊尾蚴的囊泡,制作压片后用不同的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制作豆状囊尾蚴头节压片的关键是载玻片要洁净、干燥,从囊泡中取出的头节应完整无损,并尽量除去黏附在头节上的囊液.将带有头节的结节放在载玻片的中部,再在其上放一载玻片,两手在载玻片的两端均匀用力挤压,待结节全部展开即可.为了观察头节的正面结构,在压制玻片前,应用手术刀片除去原始颈节与体节部分.通过常用的几种单染色和复染色法对压片进行染色,证明单染色更有利于详细的观察头节的结构,而且几种单染色之间有互补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44.

Backgroun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re the most common nutritional disorders in dogs and may lead to various secondary diseases and decreased lifespan. In obesity research, measurement of energy expenditure (EE)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energy requirements are essential. The objective with this study was to validate and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oral 13C-bicarbonate technique (o13CBT) for measuring EE in dog obesity studies. A further objective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body weight (BW) reduction and changes in body composition on the EE when measured under condi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basal metabolic rate (BMR).

Results

The EE in five privately owned, overweight dogs was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o13CBT and indirect calorimetry (IC) for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Two measurements per dog were performed under the same standardised conditions (i.e. fasted and resting state) at the start, and after completing a 12-week BW reduction program. Additionally, measurements of body composition by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 were conducted at the beginning and at the end of the BW reduction program.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E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o13CBT and IC. Overweight and the BW reduction did not affect the estimates for the respiratory quotient (RQ) or the recovery factor for the 13C-tracer (RF), both needed when using the o13CBT. The dogs lost 16% (SD ± 2.0) of their initial BW in reduced fat mass (P < 0.001), whereas fat free mass (FFM) remained unchanged. There was no effect of the BW reduction on the determined EE expressed in kJ/kg BW/d, or in kJ/kg BW0.75/d. However, EE was lower (P < 0.001) after the BW reduction program when expressed in relation to FFM (kJ/kg FFM/d).

Conclusions

Result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show that the o13CBT can be a used in obesity research to determine EE in fasted dogs and under resting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MR does not change with reduced BW in overweight dogs as long as the FFM remains unchanged.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BMR to maintain one gram of fat is equal to maintaining one gram of FFM in overweight dogs.  相似文献   
45.
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胚胎生物工程是用人工方法对动物卵母细胞或胚胎进行改造的技术,在育种中可使优良的种质特性和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是家畜繁殖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论述了目前国内外胚胎生物工程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6.
专门化肉用种羊选定、引进后,通过适应性研究,在较大规模养羊业生产实践中。对现代集约化肉羊业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完善和创新,组装集成并应用于生产。技术研究应用结果既为市场提供了大批专门化肉用种羊和优质安全的杂种肉羊,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为我国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集约化肉羊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理想的生产模式:从适宜的专门化肉羊品种到运用高效母羊快速扩繁技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肉羊杂交利用体系,普遍应用种羊鲜、冻精生产大批肉用杂种羔羊,种植高产优质饲草及其科学加工调制和利用.建立严格兽医防疫制度.实行放牧 补饲或全舍饲的精细管理和集约化育肥,至生产优质、安全、标准肉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7.
采用样带法,以毛乌素沙地南缘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界面为研究对象。以样带上样地间的平方欧氏距离系数为指标,采用游动分割窗技术判定了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界面的位置和宽度。结果表明:当分割窗体大小在4个和6个样地单位时,曲线波动大,干扰了界面的判定。而最小窗体大小为8个时,能很好地进行界面的判定。样带A和样带B在样地20~25都出现了波峰。游动分割窗技术是景观界面影响域判定和群落划分的有效方法,并在小尺度研究中能够较好地解释群落水平界面的边界和宽度。  相似文献   
48.
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由寄生于终末宿主(犬、狼、狐狸等)小肠的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牛、羊、猪、骆驼、人类等)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且多为隐性感染,病原体不易检出,严重危害牧区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对包虫病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技术作一介绍,以期为该病的预防控制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优质苜蓿草捆加工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兴元 《草业科学》2001,18(2):8-10
介绍了苜蓿打捆加工的工艺过程,分析了苜蓿割晒时间、打捆机具、堆放贮存等影响草捆质量的因素,提出了加工优质苜蓿草捆的技术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0.
5龄蚕立体条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龄立体饲育架制作,条桑收获及饲养技术,明确了全年采用立体条桑育对蚕茧产质量及桑树秋末生长的关系,条桑收获及饲育是一项省工高效的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