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3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8篇
  153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8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71.
祁连山高寒草地特点及可持续发展利用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祁连山高寒草地分布在高海拔、低热量的生态环境 ;植被低矮 ,组成植物多系低温生态类型 ;利用方式和改良途径有较大的一致性 ,且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价值 ;针对饲草产量质量下降 ,草地超载过牧 ,畜草矛盾突出、冬季缺草与人工饲草不足的矛盾等问题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2.
路面翻浆是季节性冻土地区道路工程中的一个主要冻害现象之一;翻浆的发生,不仅会破坏路面,妨碍行车,严重者还会中断交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这一现象论述了高寒地区道路冻胀翻浆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3.
若尔盖高寒沼泽与草甸中脊椎动物分布规律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众  李元华  方平 《草业科学》2003,20(3):18-20
描述了若尔盖高寒沼泽中脊椎动物的分布规律,沼泽脊椎动物分布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因而有关多样化分布的适应性与生活型,沼泽,草甸与共生脊椎动物可随外界环境与行为的影响和干扰而发生变化。在不利于沼泽,草甸的人为活动影响下,淄泽,草甸,动物自馈生态系统受到冲击,脊椎动物及其载体共生体系便会变得更加脆弱。如任其发展并失去有效控制,即会造成沼泽及其上脊椎动物及其载体共生体系便会变得更加脆弱,如任其发展并失去有效控制,即会造成沼泽及其上脊椎动物不可逆转的毁灭性消亡或大迁徙。  相似文献   
74.
通过采取不同的育苗方式,研究高寒地区小叶杨引种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采用30~50 mg/kg GGR溶液催根处理后覆膜扦插育苗技术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三江源区高山草甸土壤的年代及发生发育过程,为维系该区土壤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粗颗粒石英与钾长石光释光(OSL)测年法,对三江源区4个高山草甸土剖面夏琼(XQ)、歇武(XW)、桐勒栋(TLD)、斗地村(DDC)土壤的形成发育时间进行研究,结合土壤粒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区土壤形成过程.[结...  相似文献   
76.
藏北高寒草地样带物种多样性沿降水梯度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藏北高原高寒草地样带上对40个围栏内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进行测定,探讨了生长季降水对高寒草地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以及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模式。结果表明,降水格局显著地影响藏北高原内部高寒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群落结构特征与初级生产力关系密切;藏北地区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生长季累积降水呈指数增加趋势;在高寒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生产力关系研究中单峰模式的判别系数R(0.754)略高于线性回归模型(0.743)。沿藏北高原样带高寒草地物种丰富度随地上生物量单调递增,单峰模式的单调递减区间并未出现;然而单峰模型预示着在地上生物量高于121.17g/m 的高寒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可能随生物量单调递减,从而使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表现为较为标准的单峰模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也均呈单峰模式,但其单调递减区间窄于单调递增区间,峰值分别对应的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为71.90和60.90g/m。  相似文献   
77.
祁连山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昆虫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海  李婧梅  程茜  褚晖  陈懂懂 《草业科学》2012,29(1):121-127
2009年7月中旬于祁连山地区的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在滩地草甸、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山坡草甸和沼泽化草甸4个不同的生境中对昆虫进行百网取样,共获得908头昆虫。分别隶属于10目42科 65种。发现该地区双翅目昆虫是最繁盛的类群:第2个优势目为膜翅目,其次优势目为鞘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依次为滩地草甸>金露梅灌丛>山坡草甸>沼泽化草甸;均匀度差异不大;优势度指数沼泽化草甸最高,滩地草甸最低。滩地草甸和山坡草甸昆虫群落的相似性最大;其次是金露梅灌丛;差异最大的是沼泽化草甸。通过分析发现,生境的变迁和气候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变化。  相似文献   
78.
改则高寒荒漠草地改良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高寒荒漠退化草地,采用了围栏、围栏+灌溉及围栏+灌溉+补播3种改良措施,以围栏外天然草地为对照,通过研究几个改良措施对草地植物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寻求适宜于该类退化草地恢复的最佳措施。结果表明,3种改良措施与对照相比均能明显改善退化草地群落中所有植物的生长状况;围栏+灌溉、围栏+灌溉+补播措施可以提高高寒荒漠退化草地的物种多样性;与其他改良措施相比,围栏+灌溉+补播措施可以显著提高高寒荒漠退化草地物种均匀度;综合考虑,围栏+灌溉措施更适宜于改则县高寒荒漠退化草地的改良恢复。  相似文献   
79.
甘肃夏河高寒牧区紫花苜蓿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国顺  马隆喜  夏燕 《草业科学》2012,29(4):636-639
金皇后(Golden Empress)、阿尔冈金(Algonquin)、苜蓿王(Alfaking)、巨人201(Ameristand 201)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原引自美国,2004-2007年在甘肃省夏河县进行引种试验,对其生育期、生长高度、分枝数、鲜草产量、越冬率和抗逆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个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较高,生产性能好,播种第1年平均越冬率在70%以上,第2年后平均越冬率在90%以上,抗逆性强,第3年后部分种子成熟,但产籽量较低,适合在海拔3 000 m的高寒牧区推广种植建植栽培草地。  相似文献   
80.
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现状及发展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兴元 《草业科学》2012,29(9):1352-1358
以藏北那曲地区为例,分析了1955-2005年高寒草地、人口、家畜和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态势。结果表明,50年来,藏北那曲地区的年均气温上升了0.8~2.0 ℃,年均降水量增加了100~240 mm,牧业人口增加了5倍左右,家畜存栏数增加了2.9倍,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4.1%,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93.1%,高寒草地退化面积占总草地面积的64.3%。以上结果说明,藏北那曲地区的气候向湿润暖温方向变化,对减缓草地退化趋势具有促进作用,而牧业人口的增加和过度放牧利用成为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正确处理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屏障保护的关系,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是目前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