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0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750篇
林业   588篇
农学   561篇
基础科学   610篇
  1790篇
综合类   3548篇
农作物   132篇
水产渔业   263篇
畜牧兽医   343篇
园艺   121篇
植物保护   31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氟对骨组织代谢调节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量氟不仅对骨细胞具有直接作用,而且可通过骨代谢调节因子(甲状旁腺素、骨钙素、降钙素)的间接作用,引起骨损害。因此,认识骨代谢调节因子,对深入探讨氟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repeated application of pig slurry to agricultural soils may result in an accumulation of salts and a risk of aquifer pollution due to nitrate leaching and salinization. Under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 a field experiment on a sandy loam soil (Typic Xerofluvent) was performed with maize (Zea mays) in 1998, 1999 and 2001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optimal (P1) and excessive rates (P3) of pig slurry on soil salinization, nitrate leaching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The rate of pig slurry wa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optimal N rate for maize in this soil (170, 162 and 176 kg N ha?1 for 1998, 1999 and 2001, respectively). Pig slurry treatments were compared to an optimal N rate supplied as urea (U) and a control treatment without N fertilizer (P0).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lurries showed great variability between years. Mean NO3? leaching losses from 1998 to 2001 were 329, 215, 173 and 78 kg N ha?1 for P3, P1, U and P0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The amount of total dissolved salts (TDS) added to the soil in slurry application between 1998 and 2001 was 2019 kg TDS ha?1 for the P1 treatment and 6058 kg TDS ha?1 for the P3 treatment. As a consequenc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of the slurry‐treated soil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soil. The EC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sodium concentration of the soil solution. Over the entire experimental period, 2653, 2202 and 2110 kg Na ha?1 entered the aquifer from the P3, P1 and P0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The P3 treatment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grain production in 1999 and 2001 compared with that achieved with the optimal N rate treatment (P1). This behaviour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pig slurry that will reduce the risk of soil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3.
鸡舍环境耐药细菌气溶胶及其向环境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舍内粪便、空气和舍外环境(10、50、100m)中的空气分离到的细菌鉴定,包括细菌DNA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药物敏感实验以及细菌含量统计学分析,证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舍内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包括耐药细菌通过舍内外气体交换排往鸡舍周围环境,舍周边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受到生物污染。研究显示,在粪便、舍内空气、舍外环境10、50、100m空气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80%以上对氯霉素(CMP)和对苯唑青霉素(OXA)耐药;粪便和舍内外环境空气中的80%以上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氨苄青霉素(AMP)、氯霉素(CMP)、头孢唑啉(CFZ)均为抑制。证明该鸡舍曾经使用过这些药物治疗或作为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鸡群产生了耐药细菌菌株,并向环境传播。测量数据统计结果指出,十里河鸡场鸡舍内环境空气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与舍外环境中相应菌群含量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但舍外10、50、100m之间的相应菌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鸡舍内环境细菌气溶胶含量产生多,含量高,菌源强度大;另一方面,反应了鸡舍内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包括耐药细菌能向舍外环境扩散,位舍外环境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动物源性生物污染,影响范围大于100m。通过对鸡舍环境微生物气溶胶来源的探讨发现,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与舍内空气相应菌群数量关系比较,呈现正相关(r=0.99)。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粪便可能是微生物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目前电网谐波来源、影响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庆市畜牧业现状,分析了畜牧生产所产生的粪、尿数量及畜禽粪便对大庆市环境产生的压力,并对各区县进行了区划分析。分析了大庆市畜禽粪便处理的主要模式,以及利用程度,提出减少畜禽粪便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车间粉尘与湖湿空气是人造板热压机液压系统油液外界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构筑封闭式泵房,增设辅助油箱,改变没箱底部结构,设置排污,排水装置,可有效降低人造板热压机液压系统油液污染,改善液压系统性能,提高压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分析杨秋林,郭玲,杨性恺,席延钰(内蒙古农牧学院基础课部,呼和浩特市,010018)摘要调查了呼市南郊大气污染源的现状,分析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提出了对呼市南郊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污染源,污...  相似文献   
18.
结合重庆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山区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的因子,提出山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一方面必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规划;另一方面必需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这一主线,使物质、能量在生态系统内良性循环。紧紧抓住产生农业面源污染源的因子——化肥、农药、农田秸杆、畜禽粪便、农村生活废物等,提出科学的防治和减少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无公害蔬菜栽培上的效应初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使番茄产量提高 7.3 %~ 11.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 0 .9%~ 1.3 % ,硝酸盐含量降低 2 7.2 %~ 3 4 .8% ;苦瓜产量提高 10 .7%~ 16.1% ,硝酸盐含量降低 2 8.7%~ 3 6.1% ;菜薹产量提高 7.2 %~ 15.1% ,硝酸盐含量降低 55.6%~ 61.5%。各处理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及有害元素的含量 ,均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北京地区资料分析了沙尘的年代变化、月变化,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期并以浮尘和扬沙为主。造成沙尘天气的冷空气主要有三条路径,它与蒙古气旋、冷锋、高空急流等大尺度天气系统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