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9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748篇
林业   175篇
农学   559篇
基础科学   1047篇
  1514篇
综合类   5460篇
农作物   247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177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277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598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微生物利用农业有机废物发酵产乳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乳酸发酵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乳酸发酵的工业适应性,以农业有机废物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乳酸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介绍发酵产乳酸的微生物类群及代谢途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微生物利用农业有机废物发酵产乳酸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乳酸的发酵、提取和纯化工艺。最后,从开发微生物种质资源、优化发酵和提纯工艺、扩大资源利用3个层面,展望了微生物利用农业有机废物发酵产乳酸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2.
为了科学、准确地对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结合威武市当地农业气象服务的特点,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与BCG(波士顿矩阵)相结合的方法,将复杂的效益评估系统数学化、层次化、系统化,构建适合当地特色的新型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结合2015年武威市农业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效益评估。结果表明,“气象部门对当地农业气象需求的了解程度与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预报要素准确率”、“气象服务产品特性”、“农业气象产品内容丰富性”等4类指标属于核心类项目,成为农气象服务中产生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项目,“用户未来打算”属于发展型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此次评估结果,能够使气象部门合理确定服务产品重点、改进服务内容,积极拓宽服务信息发布渠道,有效分配农业气象服务资源,对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3.
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动农业生态地质条件研究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突破口,探究农业生态地质条件对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安徽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地质的分布状况,讨论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与生态地质条件的关系,分别探究安徽名茶、皖南板栗、宁国山核桃、和县蔬菜、怀远石榴、亳州中药材、砀山酥梨等典型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地质条件,并就推动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地质开展提出了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4.
WTO框架下我国农业经营风险和规避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经营将出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多种不同体制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日益增大的农业经营风险。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后农业风险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针对不同种类的农业风险,剖析农业经营风险存在原因及其风险规避的程度,提出了增强我国农业风险规避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5.
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以及科技现代化不断推进,多种现代科学技术逐渐在农业产业中得到应用,其中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对于农业产业转型有着重要意义,是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强有力推手。光伏农业是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种绿色、环保的全新产业模式,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养殖为一体的农业产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综述了光伏农业中主要的几种结合形式:“光伏+种植业”、“光伏+畜禽业”以及“光伏+渔业”的业态,分析了各结合形式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对光伏农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展望,以期为未来光伏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6.
刘奇勇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447-453
本文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其影响是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87.
基于生理发育时间的水稻发育期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发育期模型研究是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基础。基于作物生理发育时间守恒原理,综合考虑温度和日长因子对水稻发育期的影响,利用云南省12个农气观测站2011—2014年水稻发育期观测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别构建并验证了适用于籼稻种植区和粳稻种植区的发育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2套模型在全发育期和各发育阶段的预报值与观测值模拟效果总体较好,平均全发育期RMSE值为7.47,RE值为7.99%,粳稻模型和籼稻模型的RE值分别为6.49%和9.5%,粳稻区模拟效果优于籼稻区。模型生物学意义明确、参数通用性强,适用于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中水稻发育期预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8.
为了解重庆市涪陵区的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对酸雨pH值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005—2014年涪陵区的酸雨和降水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降水与酸雨pH值月、季、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涪陵区酸性降水频率为42.13%,以弱酸性降水为主,自2011年起几乎无强酸性降水发生;酸雨pH值秋季最小、冬季最大,6月最小,7月最大。降水总量、有效降水日数和大量级降水占比都会影响酸雨的月、季、年变化,并不能单独由一个指标来说明酸雨的变化规律;其中,大量级降水占比对酸雨pH值影响最大。上述结果表明,了解降水与酸雨pH值的变化规律为有效防治酸雨和减少酸雨的危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9.
有机农业是新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中国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井冈山及周边地区(包括井冈山市和莲花县、永新县、泰和县、遂川县、炎陵县、茶陵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适宜发展有机农业。在对井冈山及周边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遂川县有机茶为例,重点分析了发展有机农业取得的实际成效;接着,指出了井冈山及周边地区发展有机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该地区新世纪新时期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和措施。全文对山区有机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0.
Crop residue is often grazed by sheep after harvest, over the dry summer period from December to March in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s. However, soil cover provided by crop residues is a key component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for maintaining favourable soil structure and high yields.A series of 31 site × year experiments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ummer stubble grazing on residue levels and following crop yields. Relatively light grazing, with stocking rates below 10 dry sheep equivalent (DSE) and between 90 and 471 DSE days ha−1,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mount of residue, soil properties, soil water, weeds or yield in the following crop. The main effect of grazing was to knock down and scatter the standing crop residues. However, longer term grazing at relatively high intensity (956 DSE days ha−1) on heavy soil, over both summer and winter, as in a pasture phase, did significantly reduce residue levels, infiltration and yield (by 59%). The effect of summer grazing on soil mineral N was small and inconsistent, with increased mineral N, by about 3–7 kg N ha−1, following grazing at two of the 13 sites. By contrast, higher mineral N, by 2–15 kg N ha−1, was measured in the un-grazed plots at three of the 13 sites. This was due to increased growth of legume pastures in the absence of grazing.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confirm the yield effects when cropping after an annual pasture/fallow that is grazed over summer and winter, particularly on different soil ty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