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58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16篇
  40篇
综合类   276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老化扁蓿豆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经老化处理的不同发芽率水平扁蓿豆种质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0个有效引物对4个不同发芽率居群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4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8个,平均为4.8个;老化处理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指数(I)等遗传参数,与对照群体的遗传参数相比都有所下降,表明老化处理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对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对照群体相比,发芽率为20%时,各遗传参数呈极显著性差异,说明扁蓿豆种质更新发芽率临界值在20%~40%;ISSR分子标记可以作为老化扁蓿豆种子遗传完整性变化的检测方法,同时认为对于异质种质资源材料,低发芽率更新标准不利于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的保持。  相似文献   
82.
种子人工陈化处理时有机自由基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小麦和芝麻种子在人工加速陈化的条件下,其有机自由基含量、α-醛在种子吸涨期间的释放量与种子活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内稳定自由基含量与种子活力无关,而α-醛在种子吸涨期的释放量随陈化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种子活力随之下降,二者间的相关系数r=一0.8735。  相似文献   
83.
李坤  郑华  张雯雯  张弘  徐涓  李凯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Z2):398-405
研究旨在为老化漂白紫胶的回收与再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该文采用碱法再生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双响应值优化法,建立了老化漂白紫胶可控水解的回归模型,并求得老化漂白紫胶碱法再生的最优工艺条件:在90℃条件下,以浓度为0.3 mol/L的Na OH按照液料比为14:1 m L/g、水解时间1.84 h,再生漂白紫胶得率为76.1%±0.5%,热乙醇不溶物可达0.360%±0.030%。再生漂白紫胶热乙醇不溶物、冷乙醇可溶物、热寿命等均达到国标要求,分别为0.360%、92.6%、9.80 min;其中颜色指数为1.68,达到了普通漂白胶2级标准;但酸值升高到178 mg/g、软化点降低至44.5℃。结果表明,采取碱法再生技术回收老化漂白紫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以百农160、百农矮抗58和泛麦8号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人工老化处理时间分别为0、1、2 d,结果表明:发芽率随处理时间的变化不大、TTC还原强度随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尤其百农矮抗58小麦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85.
从吉林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入手,分析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问题,并尝试从社会层面、家庭及人际关系和老年人自身三个角度分析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的成因,最终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为改善我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借鉴,以提升我省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6.
适宜宰后成熟时间提高牦牛肉品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宰后成熟时间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集牦牛背最长肌,真空包装后进行成熟排酸,成熟期间取样测定pH值、剪切力、持水能力、色度,并通过标准化和动力学模型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除了黄色度b*以外,其余品质指标均在21d的成熟过程中有显著变化(P0.05)。相比于7 d成熟,延长至21 d的长时间成熟可将牦牛肉剪切力显著地降低47%(P0.05),并将蒸煮损失和红色度a*分别显著地提高28%和32%(P0.05)。通过对比线性函数、指数函数、二次函数对牦牛肉品质变化的预测效果,结果发现二次函数预测模型与牦牛肉宰后品质变化具有相对最好的拟合度(决定系数R2范围为0.90~0.98),其中pH值、剪切力、加压损失、亮度L*值随时间的变化函数呈现出凸函数特征,而蒸煮损失和a*值则呈现出凹函数特征。结果表明,相比于牛肉品质宰后预测中常用的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而言,二次函数更适用于牦牛肉品质变化的预测,而将牦牛肉宰后成熟时间延长至21 d可有效降低牦牛肉剪切力。研究可为牦牛肉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杭州市市民的居住现状和老年人的居住期望作了调查。初步分析了杭州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和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并从老年人的心理、行为特点等角度在居住区规划建设中合理考虑老年人的多方需求,通过改善老年活动场所和居住养老机构,完善居住区老年人休闲功能等,使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未来居住区规划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8.
为观察花椒中的提取物GX-50是否对UVB诱导的光老化皮肤细胞具保护作用,使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观察不同剂量UVB照射后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确定后续实验的UVB单次照射剂量;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X-50处理后的细胞活性;采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细胞化学染色法确定皮肤细胞衰老程度;测定丙二醛(MDA)和ROS含量评估皮肤细胞氧化损伤的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TGF-β1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胶原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UVB辐射成纤维细胞后,细胞胞体增大、颗粒增多、部分细胞死亡,在不引起细胞明显死亡的UVB最大剂量50 mJ/cm2作用下,10-6mol/L的GX-50在孵育24h时可显著增加成纤维细胞存活率(125.7%,P0.01);经UVB照射后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率增加,GX-50预处理后辐射组的阳性率明显降低(45.9%,P0.05);UVB组与对照组相比,MDA、ROS含量明显上升,GX-50预处理后辐射组MDA、ROS含量分别下降了22.6%(P0.01),22.8%(P0.05),基本与对照组持平;UVB辐射后TGF-β1分泌减少,GX-50预处理后辐射组则明显上升(14.7%,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VB可显著抑制胶原蛋白的表达,而GX-50预处理后表达量则基本恢复。推断GX-50对UVB引起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同时活化被UVB抑制的TGF-β信号通路,从而增加了胶原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9.
Drawn on the data col ected by surveying 1 340 urban households from six c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impacts of 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population aging on household meat consumption, b...  相似文献   
90.
为明确烤烟醇化过程中烟叶表面增香微生物对其品质的作用,以6个不同产地的烟叶为试材,通过菌株分离和产酶能力筛选,对筛选出的细菌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将烟丝发酵样进行感官质量评吸、常规化学成分和多酚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Y99处理样的感官评吸质量提升最为明显,能有效增加烟叶香气和甜感,其处理后的牡丹江、庆阳烟叶总分分别增加了2.26、2.03分,舒适度提升,香气质和香气量分别增加0.44、0.33分,刺激性和杂气降低。本研究筛选出1株可同时产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GY99。同时还筛选到3株可明显改善烟草品质的菌株,分别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GY96、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GY72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菌株GY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