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58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16篇
  40篇
综合类   277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丝织物老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丝织物在氙灯照射下环境温湿度对其老化过程的影响,为丝绸文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力学性能、表面形貌、红外光谱、特性粘度等对丝织物的老化状况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在氙灯照射下,环境温度、湿度对丝织物的老化速度和老化程度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湿度升高,丝织物的老化速度加快,蚕丝蛋白的结晶区破坏越严重,丝织物的老化程度也越严重,尤其是在较高的湿度环境(RH 70%)中,丝织物的初期老化速度较快,之后趋于平缓,而且在该湿度环境中,温度升高后丝织物的老化速度和老化程度增加不明显;在较低的湿度环境(RH 20%)中,丝织物的老化速度趋于恒定,并且温度的升高对丝织物的老化速度和老化程度影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高温高湿环境会加剧丝织物的光老化速度和老化程度,并且湿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2.
以蚕丝断裂强力作为蚕丝织物酸水解老化样品老化程度的考核指标,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和红外光谱去卷积拟合技术考察样品丝蛋白一级、二级结构的变化,分析丝蛋白β-折叠结构变化对蚕丝织物断裂强力的影响,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测试分析样品丝蛋白结晶度变化,以此探讨蚕丝织物的老化规律及老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蚕丝织物酸水解老化处理时间延长和氢离子浓度增加,丝蛋白的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蚕丝织物断裂强力随老化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与丝蛋白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的变化有一致性。进一步分析蚕丝织物断裂强力变化曲线区域特性,发现丝蛋白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的变化是引起蚕丝织物断裂强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对样品丝蛋白结晶度的测试结果佐证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93.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月龄(中年)和5月龄CD-1小鼠背海马突触前蛋白syntaxin 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3月龄小鼠齿状回、CA1及CA3区各层syntaxin 1的相对含量较5月龄均显著下降.表明中年CD-1小鼠背海马syntaxin 1含量全面下调.  相似文献   
194.
土壤中镍生态阈值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验室获得的毒理学数据建立土壤生态阈值需通过老化-淋洗因子校正以消除外源添加的人工污染与野外实际污染的差异。该文利用基于中国土壤的17个物种的镍毒理学数据建立镍土壤生态阈值并利用老化-淋洗因子对数据进行校正。结果表明淋洗效应在pH值大于8.5的土壤中尤为显著,除个别土壤外,淋洗因子(LF)值均大于2;老化效应在碱性土壤(pH值>7.0)中更为显著,且老化因子(AF)值随着土壤pH值的升高而增大。pH值、有机碳含量(OC)、阳离子交换量(CEC)可分别控制镍生态阈值变异的86.2%、9.0%和4.1%。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镍生态阈值的最重要因子,基于土壤pH值和OC的2因子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土壤镍生态阈值,其相关性达到95.2%,利用该研究获得的两因子模型并依据土壤性质参数可预测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镍生态阈值。  相似文献   
195.
国内烤烟烟叶醇化机理及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烟叶醇化是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烟叶可用性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卷烟产品内在质量的基础和保证。主要围绕着烤烟烟叶最佳醇化期研究,醇化过程中化学成分、酶和微生物等相关物质的变化趋势,醇化条件和环境与醇化质量相关性,生物制剂及辐射技术等外加手段的应用以上4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近几年来与烤烟烟叶醇化相关的机理及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烤烟烟叶醇化机理及技术的研究趋势将逐渐向多项醇化技术的联合研究、醇化技术参数进一步优化和工业适应性的推广应用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6.
锦鸡儿种子劣变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老化方法,在高温高湿(40℃、RH100%)条件下,对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lla Lam.)和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的种子进行劣变处理.同时重点测定和分析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高温高湿(40℃,100%RH)人工老化法的最佳处理时间梯度为0、8、16、24、36、48 h.两种供试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下降(P<0.05);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种子发芽指教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反映其种子质量的敏感指标;可溶性糖泄漏和脂质过氧化,是种子劣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7.
不同加速老化条件对苦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苦瓜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的老化温度和时间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苦瓜种子的加速老化处理条件,探讨建立用加速老化法测定苦瓜种子活力及耐贮性的操作标准。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的提高和老化时间的延长,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与CK(100%)相比,45℃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处理144h后发芽率下降到53%,41℃处理效果最差,处理144h后发芽率仍达到85%;发芽速度和整齐度随着老化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结果表明,45℃处理144h为苦瓜种子加速老化的适宜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98.
为探讨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人工老化对田间长势情况的影响,在人工老化条件下对登海605和鲁单818的萌发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种子活力、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与产量的形成显著相关,人工老化处理降低玉米的种子活力、田间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呈现出老化前期缓慢降低、老化2d后迅速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199.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是植物十八碳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与种子老化密切相关.洋葱(Allium cepa)种子为短寿命种子.研究LOX基因与洋葱种子发育及老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洋葱授粉后的子房和种子为材料,利用RT-PCR结合快速克隆cDNA末端(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AcLOX1 (GenBank登录号:KU363822)基因全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基因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利用RT-PCR和qRT-PCR分析AcLOX1在洋葱不同部位、种子发育过程以及种子储存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2 847 bp,包含一个2 61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7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AcLOX1具有PLAT_LH2 (polycystin-1,lipoxygenase,alpha-toxin_lipoxygenase homology)和LOX两种结构域;与桉树(Eucalyptus grandis)、杏(Prunus dulcis)、葡萄(Vitis vinifera)等物种的LOX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66%~7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cLOX1与其他物种的9-LOX聚在一起.时空表达模式表明,AcLOX1基因在洋葱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授粉后5~25 d随着时间增长其表达量增加,但在授粉后25 d到成熟及储存一年的种子中少量持续表达.本实验初步证实了AcLOX1对洋葱种子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且与种子老化相关联,为阐明洋葱种子短寿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0.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人数不断增加,逐渐进入老龄社会。随之而来退休人员也逐渐增加,到图书馆来的老龄读者人数也日益增多。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其存在的社会意义在于让任何人都能够平等的利用公共财产,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基于这一意义,为老年读者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恪守平等服务的原则。同时,做好老年读者服务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如何在图书馆服务中融入“积极老龄”理念是当前一项较为现实及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