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8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563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430篇
基础科学   227篇
  511篇
综合类   2180篇
农作物   237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1431篇
园艺   129篇
植物保护   17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储藏籼稻谷水分、细菌量和霉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符合安全水分的稻谷含水量下降,在15℃、20℃时,细菌量和霉菌量基本维持原来水平,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正常,无霉变、生虫现象,而当储藏温度超过25℃时,细菌量和霉菌量下降,但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不正常,并出现生虫现象,因此低温储藏有利于稻谷水分的保持和延缓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减少数量和霉变损失.方差分析和回归方程的拟合表明温度和时间是储藏稻谷细菌量或霉菌量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因素,并且细菌量或霉菌量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2.
以紫薯为主要原料制备发酵紫薯冻干粉,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紫薯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以发酵紫薯冻干粉为主要原料之一,添加脱脂奶粉和菊糖制作低糖低脂发酵紫薯奶片,通过电子鼻对低糖低脂发酵紫薯奶片及普通低脂紫薯奶片进行特征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发酵紫薯冻干粉最佳制作工艺为:紫薯发酵时间9.5 h,发酵温度37.6 ℃,混合发酵剂添加量7.6%,料液比9∶14(g/mL),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感官品质最高。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前后奶片的风味成分差别较大,不同工艺配方制作的紫薯奶片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添加菊糖和白砂糖对紫薯发酵奶片风味第一主成分影响极小,说明菊糖可以替代白砂糖加入到发酵紫薯奶片中,该研究能够为低糖奶片的生产研发以及紫薯深加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3.
以花生仁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研发纯花生植物基酸奶。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酸奶制备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纯花生植物基酸奶最佳工艺配方为:花生与水研磨比1∶5(g/mL),蔗糖添加量8%,果胶添加量0.10%,发酵剂接种量3%,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6.5 h。按此条件制备的产品色泽乳白,凝乳均匀,口感细腻,花生味明显,香气协调,酸甜适中,无乳清析出,感官评分为92分,理化及微生物检验结果均符合现行有效团体标准。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乳酸质量浓度及菌丝形态为考察指标,对米根霉首批发酵培养基及补料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适于米根霉半连续发酵的培养基,建立了米根霉半连续发酵工艺,并进行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乳酸的稳定性试验.得到首批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20 g/L,(NH_4)2SO_4 2 g/L,NaH_2PO_4 0.16 g/L,KH_2PO_4 0.14g/L,MgSO_4·7H_2O 0.2 g/L,ZnSO_4·7H_2O 0.22 g/L,CaCO_3 60g/L;补料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00g/L,(NH_4)_2SO_4 2 g/L,KH_2PO_4 0.1 g/L,ZnSO_4·7H_2O 0.33 g/L,MgSO_4·7H_2O 0.15 g/L,CaCO_3 50 g/L,摇瓶重复稳定发酵30批次,罐发酵重复稳定发酵20批次,葡萄糖转化率最高达到86%.  相似文献   
995.
固液发酵法生产柿子醋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柿子为原料,采用固液发酵法生产的柿子醋,含有醋酸、有机酸、醇、糖、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成分,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强。  相似文献   
996.
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杂交稻生长和根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杂交稻中优218不同灌溉方式和氮肥管理下水稻生长和根际环境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好气灌溉条件下各施肥处理产量均高于传统灌溉处理,产量比淹水灌溉增产10.5%~11.3%,主要表现在每穗粒数增加而提高产量。好气灌溉与淹水灌溉比较各生育期地上部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均增加,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提高,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增加有机肥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提高放线菌数量,在好气灌溉条件下施相同氮素有机肥放线菌数多于化肥。  相似文献   
997.
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可降解咖啡碱真菌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普洱茶渥堆发酵中筛选出可降解咖啡碱的菌株,采用咖啡碱液体筛选培养基从不同阶段普洱茶发酵样中筛选目标菌株,结合菌落特征、分生孢子结构以及18 S r DNA序列对目标菌株进行鉴定。并将目标菌株接种至茶叶内进行单菌种发酵,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咖啡碱、茶碱、可可碱、3-甲基黄嘌呤等嘌呤碱含量。结果表明,在普洱茶发酵样中筛选出一株有效降解咖啡碱的菌株,此菌株在48 h内对咖啡碱的降解率为87.7%。经鉴定为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序列相似性为99.8%。在聚多曲霉茶叶单菌种发酵中,咖啡碱含量急剧下降,在发酵结束时仅占干物质重的(0.414±0.077)%;茶碱质量分数大幅度上升,由最初的不足0.1%上升至(2.129±0.246)%,成为主要的嘌呤碱;可可碱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3-甲基黄嘌呤有大幅度增加,增幅达130%。本文首次从发酵茶叶中筛选出可降解咖啡碱的菌株,探究了微生物发酵中咖啡碱的转化产物,为低咖啡碱普洱茶的开发提供了菌种。  相似文献   
998.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otassium diformate (KDF) as a potential additive for alfalfa silage. Fresh alfalfa was untreated or treated with formic acid (4 g/kg fresh weight, FW) or three concentrations of KDF (4, 5.5 or 7 g/kg FW). After 60 days of ensiling, the addition of formic acid and greater levels of KDF (5.5 and 7 g/kg) effectively reduced silage pH and inhibited the undesirable bacteria, indicated by lower butyric acid, ethanol, ammonia N concentrations and microbial populations (including enterobacteria, yeasts, moulds and clostridia). Additives decreased the dry‐matter loss, and more water‐soluble carbohydrates were preserved in the silages with formic acid or potassium diformate than in the control. Alfalfa silages treated with formic acid at 4 g/kg FW or potassium diformate at 5.5 or 7 g/kg FW were classified as the highest quality silage based on the higher Flieg's point (above 70) and remained stable for more than 9 days during aerobic exposure. Potassium diformate is recommended as an effective additive for alfalfa silages at a level of 5.5 or 7 g/kg FW under the humid and hot conditions of sou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999.
以玉米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玉米波杂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玉米波杂饮料自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制剂添加量3.0%,煮制时间50 min,第2次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35℃。此条件下制得的玉米波杂饮料总糖含量6.43 g/L,总酸含量2.73%,酒精含量2.60%(V/V),感官品质得分95分,饮料呈米黄色,泡沫洁白细腻,酒香味浓郁,有愉快的偏酸味和较强的杀口感。  相似文献   
1000.
功能膜覆盖好氧堆肥过程氨气减排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畜禽粪便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氨气的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会降低有机肥氮素含量。因此,控制好氧堆肥过程中氨挥发是降低氮损失及减少堆肥周边环境恶臭的关键。为研究膜覆盖对畜禽粪便好氧堆肥过程氨气挥发的影响,以猪粪和小麦秸秆为试验原料,采用具有选择渗透性的Gore膜作为覆盖材料,在实验室好氧堆肥反应器系统中进行了为期27 d的好氧堆肥试验。试验设置覆膜组和对照组,采用开启1 h、关闭1 h间歇通风方式,通风速率为3 L/min,重点监测堆肥过程堆体温度、氧浓度和NH3排放速率等。研究表明:覆膜组比对照组高温期持续时间略长,更有利于杀死堆体有害病原菌;相比于对照组,覆膜组NH3排放量减少18.87%;相比于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两组试验NH3峰值出现时间均延后,且覆膜组延后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