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6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林业   231篇
农学   170篇
基础科学   114篇
  879篇
综合类   1194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三唑酮在土壤中的吸附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批量平衡法对三唑酮在湘南红壤、内蒙古黑土及北京地区浅色草甸土3种不同土壤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得三唑酮在这3种土壤的吸附均能用Freundlish方程较好地进行描述,吸附性随供试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呈明显变化.三唑酮在土壤固相中的分配主要受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pH值的影响,在土壤中的吸附常数Kf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三唑酮在供试土壤上的吸附是表面吸附-分配作用模式,但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有效地估计较大范围变化的微生物降解动力学参数,发展了基于瞬时精英保护策略的遗传算法(IEPGA)和简单改进遗传算法(IGA),并和多次在参数区间内获取随机初值联用Matlab的lsqnonlin搜寻的算法进行了比较.这些算法利用模拟数据和文献数据,估计了积分形式的Monod模型参数.结果表明,虽然三者均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但考虑到实际运行规模、时间以及最终结果精度,对于较大范围变化的微生物降解参数估计问题,多次(>20次)随机初值联用lsqnonlin的方法相对两种遗传算法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103.
阎华  黄升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69-1570
分析了针铁矿吸附硼酸根离子后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其对体系pH值的影响,并测定了比表面积,讨论了硼吸附后增加针铁矿对H+吸附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针铁矿吸附硼后,其电荷零点(PZC)下降,且下降幅度随吸附硼量的提高而加大.随着针铁矿吸附硼量的提高,针铁矿的比表面积也明显增大,对H+的次级吸附容量和吸附能力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104.
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养分(NH4+-N、NO3--N、Urea-N、DON和Total N)在不同介质中释放的动力学特性及生物效应。【方法】采用水中溶出法、土壤恒温培养法和盆栽生物试验。【结果】不同培养介质中,缓/控释复合肥5种形态氮素养分的累积释放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Nt=N0(1-e-kt)、Elvoich方程qt=a+blnt、抛物线扩散方程qt=a+bt0.5表征,并以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r=0.9569**~0.9999**),E1ovich方程次之(r=0.7705**~0.9933**)。缓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最大释放量(N0值)与其氮素累积释放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在水中以Total N>DON>Urea-N>NH4+-N>NO3--N,在土壤中则以Total N>NH4+-N>DON>Urea-N>NO3--N。以水为介质时,缓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释放速率常数(k值和b值)的变化序列均以Total N>DON>NH4+-N>NO3--N;以土壤为介质时,k值大小为Urea-N>DON>NH4+-N>Total N>NO3--N,b值则为Total N>NH4+-N>DON>NO3--N>Urea-N。与普通复合肥料相比,缓/控释复合肥的氮素利用效率(NUE)、氮素农学效率(NAE)及氮素生理效率(NPE)分别提高了11.4%、8.32 kg·kg-1和5.17 kg·kg-1。相关分析发现,5种形态氮素养分占总氮量的比值(Nx/NT)与水稻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素养分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定量描述氮素养分释放的动力学方程中以一级动力学方程评价更具有实效性。与普通复合肥料以单一尿素态氮养分为主相比较,缓/控释复合肥料的不同形态氮养分更有利于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5.
短程硝化反应器过程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脉冲刺激响应技术对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进行了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循环区的串联级数N为1.02,流态接近全混流反应器(CSTR),反应器沉淀区的分散数D/uL为0.00148,流态接近平推流反应器(PFR),整个反应器的流动模型可以表示为全混流反应器和平推流反应器的串联组合.对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曝气过程中的氨逃逸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氨逃逸的动力学模型,测得稳态运行时氨逃逸系数KNH3为0.692 L·h-1.通过物料平衡,建立了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的过程动力学模型,测得稳态运行时的模型参数:氨氮最大比去除速率vmax=8.13mg NH4+-N.(g MLSS)-1·h-1、饱和常数Ks=1.73 mg NH4+-N·L-1,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两者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8%.  相似文献   
106.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N forms in an uncoated slow/controlled-release compound fertilizer (UCRF) and the N uptake and N-use efficiency by rice plants. Water dissolution, soil leaching, and pot experiments were employed. The dynamics of N release from the UCRF could be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 by three equations: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equation [N1=N0 (1-e^-kt)], Elovich equation (N1=a + blnt), and parabola equation (N1=a + bt^0.5), with the best fitting by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equation for different N (r= 0.9569^**-0.9999^**). The release potentials (No values estimated by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equation) of different N in the UCRF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total N 〉 DON 〉 urea-N 〉 NH4^+-N 〉 NO3^-N in water, and total N 〉 NH4^+-N 〉 DON 〉 urea-N 〉 NO3^--N in soil, respectively, being in accordance with cumulative amounts of N release. The constants of N release rate (k values and b values) for different N forms were in decreasing order of total N 〉 DON 〉 NH4^+-N 〉 NO3^--N in water, whereas the k values were urea- N 〉DON 〉 NH4^+-N 〉 total N 〉 NO3^--N, and the b values were total N 〉 NH4^+-N 〉 DON 〉 NO3^--N 〉 urea-N in soil. Compared with a common compound fertilizer, the N-use efficiency, N-agronomy efficiency, and N-physiological efficiency of the UCRF were increased by 11.4%, 8.32 kg kg^-1, and 5.17 kg kg^-1, respectively. The ratios of different N to total N in the UCRF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N uptake by rice plant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equation [Nt=N0 (l-e^kt)] could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N forms in the fertilizer. The UCRF containing different N forms was more effective in facilitating N uptake by rice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compound fertilizer containing single urea-N form.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O原子在Rh(100)表面的吸附,得到了电子特性及各种结构参数,并给出了不同覆盖度下O原子在Rh(100)表面上3个位置吸附后的能量,结果表明,O原子在Rh(100)表面可以发生稳定的吸附,最高吸附能为2.53eV。同时,通过对O原子的态密度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O原子在Rh(100)面上的吸附主要是由于O的2p轨道与基底金属的4d轨道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保水剂在不同磷、钾肥料溶液中吸水倍率和对肥料养分吸持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磷、钾盐肥对保水剂吸水、保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磷、钾肥磷酸一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均能显著降低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并随肥料浓度的增加,保水剂吸水倍率显著降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来表征。4种肥料对保水剂吸水倍率的影响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一铵<过磷酸钙顺序递增,它们对聚丙烯酸钠盐型保水剂的影响大于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型保水剂。保水剂在吸水溶胀的同时,也吸持溶解在水中的肥料离子,吸持量的大小因保水剂和肥料种类而不同。肥料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着保水剂吸水倍率的降低,吸持量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09.
磷土壤化学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磷土壤化学研究进展,包括磷在土壤中的循环及转化,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及影响因素,土壤中磷酸盐的释放及其影响因素等。同时,讨论了缺磷胁迫下,植物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0.
水分胁迫对不同甘蔗品种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 OS5- 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研究水分胁迫对不同甘蔗品种叶片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蔗叶可变荧光产量 (Fv值 )下降 ,T1/ 2 减少 ,蔗叶光系统 (PS )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 Fm)和 PS 潜在活性 (Fv/ Fo)降低 ;蔗叶可变荧光衰减能力 (Δ Fv)下降 ,光合作用潜在活力降低 ,影响光合电子传递和 CO2 同化的正常进行 ,表现为可变荧光淬灭速率 (Δ Fv/ Fo)减慢 ,荧光下降比值 (Δ Fv/ Ft值 )变小 ,光合量子产额 (Yield)减少 .同时还讨论了水分胁迫对蔗叶光合作用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