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69篇
  588篇
综合类   939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9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WANG Yu  ZHANG Yi-Ping 《土壤圈》2004,14(2):253-257
Effects of NH4+ concentration, solution/soil ratio and temperature on NH4+ adsorption were studied in a Eum-Orthic Anthrosol. The slopes of the soil NH4+ adsorption isotherms and the fitted n, the coefficient for the adsorption intensity, and k, the coefficient related to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Freundlich equa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lution/soil ratio (SSR) and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T). For the range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value of ∂q/∂c, the rate of change of the amount of NH4+ adsorbed in the soil solid phase (q) with respect to th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of NH4+ in soil solution (c), was 0.840, indicating that q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 From 2 to 45 ℃, ∂q/∂SSR, the rate of change of q with respect to SSR, decreased from 2.598 to 1.996, showing that q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SR, while its increasing rate de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From SSR 1:1 to 20:1, ∂q/∂T, the rate of change of q with respect to T, decreased from -0.095 to -0.361, indicating that q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emperature became larger as SSR increased. Thus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order of importance in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NH4+ adsorbed in the soil solid phase was ∂q/∂SSR > ∂q/∂c > |∂q/∂T|, indicating that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amount of NH4+ adsorbed was with the solution/soil ratio; th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of NH4+ had a lesser effect; and temperature had the least effect.  相似文献   
52.
几种有机酸对恒电荷和可变电荷土壤吸附Cu2+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恒电荷土壤(黄褐土和黄棕壤)和可变电荷土壤(红壤和砖红壤)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乙酸、草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对土壤吸附重金属铜离子(Cu2 )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酒石酸浓度下,土壤对酒石酸的吸附量依次为黄棕壤(2 1 8mmolkg-1) >红壤(15 4mmolkg-1) >砖红壤(9 5mmolkg-1) ,土壤吸附有机酸后负电荷量增加,相同条件下增幅为砖红壤>红壤>黄棕壤;无有机酸配体时,供试土壤对Cu2 的吸附量为黄褐土>黄棕壤>砖红壤>红壤;加入有机酸时,随有机酸浓度增高,土壤对Cu2 的吸附一般表现为“峰”形曲线,峰所对应的有机酸浓度因有机酸类型而异,且随土壤可变电荷性质增强而增高;土壤吸附有机酸后对Cu2 的次级吸附不同于有机酸与铜共存时的竞争吸附,且因土壤性质表现迥异。这些结果意味着在存在有机酸配体的根际环境中,恒电荷土壤与可变电荷土壤对Cu2 的吸附明显不同,并将影响重金属离子在根际的转化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姜军  徐仁扣  王永  赵安珍 《土壤》2008,40(6):949-953
用恒pH自动电位滴定装置研究了氟离子(F-)、磷酸根(H2PO4-)和铬酸根(CrO42-)在3种可变电荷土壤表面吸附过程中羟基(-OH)释放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3种阴离子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吸附时-OH释放量的大小顺序为:F->>H2PO4->CrO42-,这与土壤对3种阴离子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一致。pH对不同阴离子体系中-OH释放的影响不同,在F-体系中,pH5.0时-OH释放量最高,其次为pH6.0时,pH4.0时-OH释放量最小;CrO42-体系中-OH释放量随pH的增加而减小;pH对H2PO4-体系中-OH释放的影响较小。Elovich方程(Y=a kln(t))能够很好拟合2~60min之间的动力学数据,说明-OH释放的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比较速率常数k的大小可以发现,虽然F-体系中3种可变电荷土壤在前2min释放的-OH量有很大差异,但在2~60min内,-OH释放速率差别不大。在H2PO4-和CrO42-体系中,-OH释放速率的大小顺序是:昆明砖红壤>徐闻砖红壤>江西红壤,与土壤铁、铝氧化物含量一致。  相似文献   
54.
吸附天然气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廖志敏  蒋洪 《油气储运》2005,24(4):19-22,i002
阐述了吸附天然气(ANG)的工作原理及其吸附技术、影响吸附剂吸脱附量的因素和解决热效应与气质组分问题的处理措施,并与压缩天然气(CNG)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吸附天然气技术日趋成熟,已经具备了工业化应用的基础条件.提出了加快研究开发ANG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秦治中  姜辉  陶传江  林荣华  吴学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29-1930,1933
通过室内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10%草甘膦水剂在5种浓度下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土壤的盐碱度(用电导率表示),钠碱化度(ESP),钠吸附比(SAR),总碱度及pH值都明显增大,且随施药次数的增加,上述各项盐碱化指标都不断的增大。虽然土壤各项盐碱化指标的变化还在非盐渍土范围内,但有盐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6.
杨树根际土壤磷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滨海脱盐土壤上11年生1-69杨根际、非根际土壤磷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69杨根系活动能抑制根际土壤对磷的吸附,抑制能力与培养溶液起始磷浓度相关,当培养溶液起始磷浓度为30 mg/L时,抑制能力最大,根际、非根际土壤磷吸附量之差为-15.57 mg/kg;I-69杨根际、非根际土壤磷恒温吸附数据都能很好地用一元 Langmuir方程、Freundich方程和Temkin方程拟合,其中一元Langmuir方程拟合最好;根际土壤磷吸附容量参数Xm,k, k1,k2的值明显低于非根际土壤,相关分析表明,它们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7.
对农林废弃物菠萝皮进行化学改性处理,以去除大气中的TVOC有害气体,减轻大气污染的同时实现废弃物的多次循坏再利用,为吸附剂的研究与空气净化提供借鉴。利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以及单因素实验对皂化改性菠萝皮吸附剂的制备工艺以及吸附条件优化;对渣粒径、温度和加入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吸附等温、动力模型拟合试验探究机理;通过BET、SEM及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横向对比试验与其他材料对比吸附效果并探讨吸附剂的重复利用能力。结果表明:无水乙醇与氢氧化钠体积比为1:2.8,浸泡时间为6 h,离心时间为13 min,预测值Ymax=8.2759%;渣粒径60目、温度22℃、加入量3g为最佳单因素条件;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926),吸附状态为多分子层多位点吸附;遵循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757),即以化学吸附为主的物理化学双重吸附过程;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孔隙率升高,表面褶皱增多,且酰胺N-H基团、-OH等有效基团参与吸附;横向对比试验证明吸附效果在1%水平上显著优于其他四种吸附材料,即改性菠萝皮>硅藻土>活性炭>竹炭>树脂,且至少可重复利用7次以上。  相似文献   
58.
采用五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影响改性菠萝皮渣吸附Cu2+的因子进行优化,得出在浓度60 mg/L、加入量1.2g、pH=5、时间2h、温度40℃时,改性菠萝皮渣有最大吸附率YMax=91.8%。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吸附可能以单分子层吸附占优势。吸附速率模型研究表明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吸附的动力学行为。活性炭对比试验表明改性菠萝皮渣对铜离子的吸附在低浓度时优于活性炭。扫描电镜下改性菠萝皮渣表面显示粗糙和多褶皱。改性菠萝皮渣对铜离子的吸附是物理和化学吸附相结合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生物炭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以豆壳烧制的生物炭作为载体,研究生物炭对Bt Cry1Ac蛋白的吸附行为以及生物炭对Cry1Ac蛋白的紫外保护作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生物炭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是典型的多孔结构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官能团。Cry1Ac蛋白与生物炭吸附平衡时间为50 min,最合适的吸附浓度比(生物炭:蛋白)为1:100,二者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在UVB紫外照射4 h后,生物炭与Cry1Ac蛋白复合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是单纯蛋白的4.93倍,显示生物炭具有较好的紫外抵抗效果。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制备得到的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Cry1Ac蛋白的抗紫外能力,为后续研发耐受紫外线的农药剂型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60.
畜禽养殖废水中过量的磷排放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为有效去除畜禽废水中的磷和对园林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本研究探讨La和Fe分别改性木芙蓉树枝粉(HM)和龙牙花树枝粉(EC)得到的4种材料(La-HM、La-EC、Fe-HM和Fe-EC)在不同投加量、溶液pH、吸附时间和初始磷浓度等条件下对模拟废水中磷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改性材料对模拟废水中磷的单位吸附量随投加量的增加呈指数或幂函数下降(P0.05);随溶液pH的升高,La改性的两种材料对磷的吸附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Fe改性的两种材料则相应呈幂函数下降(P0.05)。它们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更适合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4种改性材料对模拟废水中磷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00、12.02、7.18 mg·g~(-1)和8.43 mg·g~(-1),对实际养猪废水中磷的吸附量为11.63~21.71 mg·g~(-1),是未改性前的1.58~3.23倍。因此,La和Fe改性木芙蓉和龙牙花树枝粉是吸附畜禽废水中磷的潜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