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73篇 |
免费 | 107篇 |
国内免费 | 28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6篇 |
农学 | 216篇 |
基础科学 | 68篇 |
552篇 | |
综合类 | 1175篇 |
农作物 | 224篇 |
水产渔业 | 111篇 |
畜牧兽医 | 280篇 |
园艺 | 82篇 |
植物保护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105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108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15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77篇 |
2012年 | 218篇 |
2011年 | 214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147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乙烯对玉米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但乙烯对玉米氮素吸收与积累调控效应缺乏深入研究,局限了乙烯在玉米丰产高效栽培中的应用。本研究以郑单958、瑞福尔1号和德美亚3号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植株对氮素供给的响应差异,结合外源添加乙烯合成前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acid,ACC),分析乙烯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氮素吸收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氮素敏感型品种(德美亚3号和瑞福尔1号)比郑单958叶片缺氮表型明显,对ACC处理敏感,而且ACC处理抑制玉米植株地上和地下部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ACC处理抑制了低氮下叶片叶绿素合成,降低叶片可溶性蛋白积累,促进玉米叶片早衰,其中ACC处理郑单958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德美亚3号和瑞福尔1号;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氮处理抑制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ZmACS7和ZmACO15的表达,降低乙烯含量,ACC处理促进低氮条件下ZmACS7和ZmACO15基因的表达,提高乙烯含量;低氮处理抑制玉米根系中ZmNRT2.1表达,但ACC处理促进低氮下玉米根系中ZmNRT2.1表达,其中郑单958根中ZmNRT2.1表达在低氮条件下显著高于德美亚3号和瑞福尔1号。研究结果表明乙烯通过调控玉米植株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和ZmNRT2.1表达,调节了氮素吸收与分配,影响了植株生长,其中氮素敏感性品种比持绿型品种对乙烯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2.
53.
研究了3个系列D-A结构化合物在5种不同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发射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探讨了化合物的溶致变色规律,结果表明:3个系列化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发射波长发生明显位移,在甲醇中发射波长最大,在环己烷中最小,但在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中,随着溶剂极性逐渐减小,发射波长发生红移;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强度也各不相同,其中,在环己烷中最大,在甲醇中最小。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受溶剂极性的影响,均在甲醇中有最小吸收波长,在不同极性溶剂中化合物的吸光度也不相同,在甲醇及环己烷中的吸光度较大。3个系列化合物均具备作为荧光分子探针探测外部环境极性大小的潜能。 相似文献
54.
试验引入聚乙二醇改性体系以补偿五硼酸铵处理结构刨花板时造成物理力学性能的降低,并研究了处理后结构刨花板的吸水性能。结果表明:24h吸水厚度膨胀率和24h吸水率这两项指标与五硼酸铵添加量的相关性最大,该两项结果均随五硼酸铵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聚乙二醇种类对结构刨花板吸水性的影响大于添加量的作用。尤其是24h吸水率,4个添加量水平下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5.
Sokeng SD Rokeya B Hannan JM Junaida K Zitech P Ali L Ngounou G Lontsi D Kamtchouing P 《Fitoterapia》2007,78(7-8):526-529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pomoea aquatica aqueous and dichloromethane/methanol extracts on the glucose absorption using a rat intestinal preparation in situ. Extracts orally tested at the dose of 160 mg/kg exerte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glucose absorption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animals. The most pronounced effect was observed with the aqueous extract. Ouabain used as reference inhibitor strongly inhibited glucose absorption. On the other hand both plant extracts inhibited the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suggesting that the inhibition of glucose absorption is not due to the acceleration of intestinal transit. 相似文献
56.
利用Hyperion影像及盐碱地分布端元提取了鲁西北典型盐碱地光谱数据并对其特性进行了探析,以证实光谱信息对于该区盐碱地研究的可用性。利用生成的原始及包络线去除的光谱曲线,分别从土壤电导率、土壤盐分含量及一系列诊断性指标入手,借助诊断性吸收波段对本区盐碱地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盐碱地兼具其他地点盐碱地光谱吸收共性及自身特性,证实了基于遥感光谱信息的盐碱地特性分析是可行的,可用于区域盐碱地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57.
为优化模袋混凝土衬砌性能,合理利用当地粉煤灰和废弃硅粉代替部分水泥制备模袋混凝土衬砌.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固体紫外试验、核磁共振和热重试验研究双掺粉煤灰-工业废弃硅粉替代适量水泥后对模袋混凝土抗压特性、内部孔隙结构和水化物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双掺工业废弃硅粉和粉煤灰(如FA15S4)可以提高模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紫外吸收光谱表明其水化产物C-S-H和CH组成优于其他组别;核磁共振T2谱分布呈现“三峰结构”,左峰信号幅度最高,双掺工业废弃硅粉-粉煤灰有利于改善其内部孔隙结构.并且双掺工业废弃硅粉和粉煤灰后,热学性质良好.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的模袋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测试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7%.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废弃硅粉和粉煤灰混凝土在水工衬砌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Gymnasium i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Sports Center is a large-scale gymnasium. This paper analyzes unfavorable factors in its acoustics and illustrates different kinds of intention of the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project operation and technique are pondered one by one, it is expected that these thinking can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to the similar project.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采用了延缓不同活力来交稻种子吸水速率的方法,可促使其活力的恢复与提高,增强抗逆性,促进发芽生长。预湿处理将新种子发芽率提高3.2%,陈种子发芽率提高76%,新、陈种子活力指数分别提高19.5%、21.5%,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60.
旨在深入了解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在植物吸收和转运磷元素方面的机制。本研究归纳了近年来关于AM真菌能够促使植物改善磷营养(如磷酸盐转运蛋白、磷酸酶基因等)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AM真菌的菌根吸收途径,总结了国内外关于AM真菌对水溶性无机磷、难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等3种土壤磷存在形态下的利用机制。最后指出该领域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侧重点。 相似文献